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咚咚喹那悠扬、轻快的音调,把人带进鸟语花香、人勤春早的土家山寨,那长不及五寸的小竹管里竟然吐出一个美丽的春天。" 相似文献
2.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湘西境内多山,山上树木成林,樟、梓、楠、柚、松、杉等木材,大都质地细腻,纹路曲美,有的还气味芬芳,防虫防腐。这些质地坚硬,耐久实用的木材,自然成了人们建屋造房的首选。行走在湘西那些那些尚未开发,仍保存了古老风貌的山村古寨,房屋、家具多为木质构造,简易者拙朴,繁复者华贵。 相似文献
3.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银饰是苗族人世代的伴侣,很多苗民以银为美,以银为富。逢年过节、婚娶大事、赶集待客,苗族人都会盛装出场,戴满银饰,环佩叮当,自成一景。当然,钟爱银饰并擅于制作银饰的,并非只有苗族人,很多侗族人、彝族人等也十分喜爱穿戴银饰,他们中也不乏锻制银饰的能工巧匠。 相似文献
4.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流传广泛,各地名称不尽相同,如"舍巴日"舍巴格资"舍巴骆驼"跳年"(汉语)等,但表演形式和内容基本相同。摆手舞产生于土 相似文献
5.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苗族鼓舞历史久远,自古以来,鼓舞表演就包含了苗族人民虔诚信仰和勇于创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尤其是在与外来势力的斗争和反抗封建朝廷的过程中,苗 相似文献
6.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曾经,每逢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新居落成等场合,土家族人便会由三四个人打着钹、敲着锣、吹着唢呐进行表演,或者惟妙惟肖地再现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或者淋漓尽致地表现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及神话传说……那表演常常会把你带入其设置的意境中去,让人陶醉不已。 相似文献
7.
<正>2004年4月13日,云南。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湘西自治州被列为全国第二批三个综合试点地区之一。2007年6月8日,北京。文化部召开全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工作表彰大会,湘西自治州文化局被评为全国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10月26日,湘西。 相似文献
8.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位于湖南省西北边陲,山环水绕,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龙山县优质紫砂陶储量达5000万吨以上,保靖县被称为"陶城镁都",其紫砂陶于2007年向国家申报为地理标志产品,储量约3.5亿吨。3县境内出土的大量文物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土家先民就制作了灰陶、黄陶、黑陶、白陶、彩陶等古陶器,2002年,龙山里耶不仅出土了36000余枚秦简牍,而且还发掘了大量的陶器制品和彩陶罐。《永顺府志·龙山县志》记载:"陶瓷在明清时,颇有盛 相似文献
9.
<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属楚之黔中郡,历史悠久,世代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两个主体民族。据统计,总人口为268.34万的湘西州,辖8县(市),少数民族人口达200.8万,占总人口的75%以上,其中土家族110.59万人,苗族88.61 相似文献
10.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从西汉长沙王夫人辛追,到今日蜂拥来到"中国最美小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的游客,都对一种经印染而成的蓝白相间的布料情有独钟,这就是我国历史源远流长的手工技艺奇葩蓝印花布。凤凰蓝印花布是中国蓝印花布中兴起较早,持续兴盛较长,近年逐渐复兴的印染传奇。凤凰的民间染业大约起于宋初,盛于明清两代,到民国末年和新中国成立初年即逐渐衰落。之后,由于凤凰刘氏一脉的薪火相传以及凤凰旅游的逐渐火热,这种朴拙优雅、颇具文化韵味的蓝白布 相似文献
11.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凤凰纸扎传承久远,技艺精湛。根据相关史料记载,纸扎于唐代传入湘西,清末民初达到顶峰,《凤凰县志》有描述:"清末至民国初期,县城有数十家纸扎铺子,散在大街、虹桥、东正街、十字街等处,纸扎工艺的主要原料是竹片、篾丝、木棍,扎成各种人物、动物、花草虫鱼、用具等形象,糊以皮纸,施加彩绘,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凤凰纸扎具有浓厚的湘西地域特色,汇聚了浓郁的乡风民俗。它取材广泛、结构严谨、造型夸张、色彩鲜明,并与湘西土家族、苗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紧密 相似文献
12.
<正>遗产发现地:保靖县保靖县位于湖南省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东临古丈县、永顺县,南靠吉首市、花垣县,西接四川省秀山县,北连龙山县。酉水,是湖南四大水系之一沅水的支流,自古就是上游重庆酉阳和湘西龙山、中游保靖、下游永顺和古丈等地 相似文献
13.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龙山县地处湘鄂渝三省市交界边区,是湘西自治州的西北门户,境内竹源丰富,竹质优良,使用竹制品的历史十分悠久,"竹之使用,远在上古,操作之具、起居之器、争战之备,每取于竹"。凡是日常生活中能用木做的一些生产、生活用品,土家族竹篾艺人们都可用竹制品代替,竹子与土家人有着不解之缘。土家族竹雕是传统竹雕的一个分支,属于土家族竹艺,起源于书篮、笔筒等日常生活用品的雕刻。历史上土家族竹雕主要以山水、人物、动物为表现主题,在不断发展和传承的过 相似文献
14.
<正>遗产发现地:保靖县苗画源自湘西苗族妇女绣花的样稿。最早苗族妇女绣花的花样也是使用剪纸。及至清代末期,一位叫王正义的精通绘画的花垣苗族人,使用白色粉浆直接画在深颜色的布上,代替了古老的"锉本"剪纸,供妇女们直接按画刺绣。这种画在布坯上的刺绣样稿,生动而富于情趣,线条 相似文献
15.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土家语称为"帕帕格次"或"拨普卡",汉语多称为毛古斯或毛猎舞。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的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