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时期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时期,属于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的理论奠基和开创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法具有国家意志性、阶级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的本质,分别总结出了法的本质发展的形式本质、阶级本质和实质本质,是我们阐述法的本质的基本理论依据和进一步发展创新的基础。新时期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的深刻内涵,强调法的形式本质,弱化法的阶级本质,突出法的实质本质,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依法治国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并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真谛。作者认为:法与阶级和国家有着必然的联系;法的国家性,阶级性、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性等的本质属性是内在统一、不可支解的;法的基本特征是法的本质的外化;法的作用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影响社会生活的体现、是国家权力运行的体现、是社会生产方式自身回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人性与道德关系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难题。多年来 ,我国哲学伦理学界对此进行了探讨与争鸣 ,但仍未得到完满的解决。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受制于社会经济关系的经济决定论和人性是道德的主体基础论是不矛盾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可以这样表述 :人性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是个性、集团性和共性的统一。人性理论对于伦理学的特殊意义表现为它是伦理学说的理论前提。人性对道德的特殊意义表现为三个层次与方面 :第一 ,人道主义意义 ;第二 ,道德价值意义 ;第三 ,道德理想意义。人性是道德的主体基础。人的本性即他们的需要 (利益 :物质的和精神的 )是道德发生和实践的最初动力 ,不断的人化自己与动物相同的自然本能 ,丰富人的社会性 ,弘扬人的主体性 ,不断使德性超越天性 ,理性指导约束本能 ,社会性超越一己偏私、丰富个性 ,这正是人不断走向完善的必由之路。理想人性的造就成为道德的最终目的 ,人性论构成各种伦理学说的逻辑出发点和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将创新实践作为其创生发展的逻辑起点、理论源泉与原发动力,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学术品格及历史发展逻辑和客观现实依据,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宗旨的理论秉持.创新实践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自由精神的追求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不断拓展,其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不断发展的永恒推动力量.将自然生态美与人类生...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是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性所进行的讲求方法的活动.实践本质观和实践人本观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事物的本质和人的本质问题理解上的历史变革和历史创新的精神实质.这就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必须运用实践本质观与实践人本观相结合的方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观和人本观内在地结合起来,以克服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从客体、客观性方面理解事物的本质和从主体、社会性方面理解人的本质,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观和人本观相分离的失误.  相似文献   

6.
<正> 人性,不仅是文艺理论的核心,而且是人的本质,是社会的本质。几千年来,有关人性的论述观点实在繁多,但归纳起来只有三种: 一是自然性说。认为人性就是:“食色”、“生物性”、“动物性”、“人的自然性”、“人类自然本性”…… 二是社会性说。认为人性就是:“善”、“恶”、“人的世俗德行”、“人的阶级性”、“人的社会性”…… 三是自然性和社会性混合说。认为人性就是:“人类自然本性和阶级性”、“人类自然本性和社会性”…… 研究人性的方法也不一样,有人用“异化复归法”、有人用“遗传学”、有人则用“辩证法”……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段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著名论断,到处笼统地引用。在引用时,还常常被理解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或者:“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由此而推出:阶级社会中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阶级关系,因此,没有人类共性,人的本质、人性等于阶级性。这,似乎成了我国学术界的一种传统看法。从过去发表的许多文章看来,如何正确地理解上述马克思的这段话,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关键。为此,本文试图探讨一下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真谛。  相似文献   

8.
王庆华 《云梦学刊》2008,29(3):74-76
马克思主义基于人的现实性提出,自然性是人性的基础,社会性是人的本质规定,主体性是人性中最有价值的属性.马克思人性理论扬弃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论,强调了人的社会本位,同时主张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有许多隐而不显的对身体的著名论断。概括起来,马克思主义的身体观具有以下三点特点:1、身体的社会性;2、身体的阶级性;3、身体的时空性。贯穿马克思主义身体观的一条重要主线,则是马克思的三种社会形态的划分: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身体观对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郭向军 《理论界》2010,(7):77-78
列宁、毛泽东时期的工人革命和战争实践,属于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借鉴吸收和运用发展阶段,法的本质观体现出掌握政权的阶级(工人阶级)意志性、人民意志性、阶级工具性的本质特征。列宁、毛泽东所处的客观环境决定了其对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的继承和发展的时代特征。在敌我矛盾对立的革命战争实践中,法的本质必须体现出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提供保障的本质特征,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工具性本质特征。认识到这一点,将对我们在新时期坚持科学发展观,认识列宁、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的丰功伟绩提供理论支持,进而更好的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1.
法的本质问题是当前法学界正在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少同志认为,只用阶级性来解释法的本质是不够的,法还有非阶级性的一面,本文即持这种观点。但本文不同意把一部分法说成只有阶级性,而另一部分法只有社会性的观点,认为法是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南,唯物史观民主理论需要新的视野。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具有不同的理论取向和历史维度——批判性和建设(建构)性。当代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建设性维度通过民主的内容和形式、性质和水平、阶级性和社会性、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前提、目的与手段等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个方面的内在理论逻辑:一是树立创新的马克思主义观,坚持把"老祖宗不能丢"与"说新话"结合起来,二是树立科学的国情观,把立足国情与放眼世界结合起来,三是树立具体的结合观,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四是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马克思主义.正是这四重逻辑的内在统一,才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4.
论共同人性     
共同人性问题是当前开展的人性讨论中的关键性问题。它对于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理论,如何真正弄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以及如何用它来指导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人性就是阶级性”的提法是站不住脚的共同人性的长期被否定,和“人性就是阶级性”这一提法的广为流行有很大关系。人性就是阶级性,那么,就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共同人性。因此,在探讨共同人性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人性就是阶级性”的提法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人性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家瑶 《学术论坛》2001,1(3):13-15
对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理解是所有关于人的理论的基础性命题,也是经济学研究和经济思想形成的重要哲学前提.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同时,客观地评价作为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基本前提和分析工具的"经济人"假设,从理论上说有益于马克思主义人性问题研究上的深化发展;从实践上说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本质特征,有益于社会健康转型和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极少数长期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公开宣扬法律无阶级性,否认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性是法的唯一本质属性的正确论断。说什么“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法律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只有社会性而无阶级性。”如果承认阶级性,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等等。曾几何时,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点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披着学术研究的外衣,公然大肆攻击以宪法规定为最高表现的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性,使早已定论的法的本质再度变得扑朔迷离。“平暴”斗争的彻底胜利,为我们拨开了笼罩在法字上的阴霾。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根本问题。迄今为止,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界定,有诸多不同观点,其中阶级性是所有主流观点的核心。在紧扣阶级性分析本质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界定不仅要体现其阶级性的一面,也要体现其社会性的一面。在具体如何认识和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更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上,存在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之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法本质观的现实本质由现实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是一种事实性本质,反映了法的阶级属性,即为我国传统法学理论所认识的马克思法本质观;马克思法本质观的理想本质反映了法的社会属性,是一种价值性本质。我国传统法学理论片面强调法的事实性本质而忽视法的价值性本质,是对马克思法本质观的片面解读,从而现实与理想的双重视角解读马克思法本质观,对于法治中国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深刻地揭示了民主的本质。历史性、阶级性、相对性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核心理念。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为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各种民主政治制度,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7,(12):216-221
任何思想要形成体系都有其特定的生成逻辑。作为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成逻辑大体涵盖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承继与创新是其思想基础,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鉴借与汲取是其历史积淀,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提炼与概括是其现实地基,党的顶层设计与人民的基层实践的对接与耦合是其主体要件。深入分析这一科学体系的生成逻辑,为深化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进路提供了思想构境和方法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