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政府形象建设直接关系到政府管理的有效性,是影响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关键。政府的基本形象应是精干、廉洁和高效。良好的政府形象借助诸多形式得以展现,其中传播是主要手段,它使政府和公众之间有可能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沟通缩短相互之间的社会距离。 相似文献
2.
当前政府形象传播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比如能力困境、责任困境、接受困境、道德困境和引导困境等,产生这些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期待与现实的反差、宣传与交流的信息失衡及问责与担当的制度缺位等。破解政府形象传播的现实困境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确立服务公众的形象本位,二畅通对话交流的形象渠道,三巩固为民谋利的形象符号,四疏解舆论监督的形象批评,等等。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地方政府重大项目运行常引发舆情聚变,新媒体崛起加大相关问题处理难度的背景下,亟待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一方面通过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系统理论建构,对理念、主体、客体、内容、程序等系统要素加以明确。另一方面,推进相关舆情分析制度体系创新,做到预警系统建设、汇集分析评估、应急处置引导三统一。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新媒体和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所带来的大数据潮流使得社会公众对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细节更加了解。本文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固有形象劣势切入,分析了互联网媒体中对于地区整体形象和地方政府形象的混淆,借助政府形象识别理论提出了地方政府形象重塑的四个方面,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本文建议将公共价值作为地方政府形象重塑的核心,通过对"双联"行动等政府行政创新,从政府形象定位、形象设计、形象传播各环节提出了以甘肃省为代表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形象重塑与传播创新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改革向纵深推进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我国社会舆情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博客的迅速发展更加强化了这种作用.在传播信息的快速化、便捷化以及网络蝴蝶效应的多重作用之下,诸多社会事项通过博客演变成博客舆情,甚至成为舆论导向.博客舆情已渗透到网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产生传播效果的同时也析出广泛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6.
7.
8.
政府上网是政府对信息技术浪潮顺应的结果 ,为政府获取特定支持提供了便利 ,给政府形象重塑带来重要机遇。政府的廉正形象、民主形象、服务形象、经济形象和容纳形象 ,是各国运用政府上网的契机重塑形象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地方政府重大项目运行常引发舆情聚变,新媒体崛起加大相关问题处理难度的背景下,亟待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一方面通过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系统理论建构,对理念、主体、客体、内容、程序等系统要素加以明确。另一方面,推进相关舆情分析制度体系创新,做到预警系统建设、汇集分析评估、应急处置引导三统一。 相似文献
10.
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它具有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与即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个性化与群体极性化等特点。主要通过电子邮件、新闻组、IM、BBS、Blog和Wiki等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我国各级政府网络舆情掌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渠道,以及广大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途径;同时,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高度重视、积极回应,互联网也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这些都对政府传统的舆情掌控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舆情是我国映射社会舆论发展与变动的"晴雨表"。社会舆情的传播规律和主要传播特征是社会舆情问题研究的基础性和关键性问题,为社会舆情预警问题研究奠定理论和研究基础,为政府和公众应对危机舆情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现,社会舆情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博客作为网络舆论的重要载体,诸多公共事务通过博客传播演变为博客舆情,甚至成为舆论导向。分析博客舆情可以为政府进行有效的网络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亦是构建和谐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博客舆情的群体属性与传播模式,无疑是有效应对博客舆情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国家形象的形成最终取决于认知主体的主观认知、态度与评价.寻求能够影响主体认知的传播方式是一国对外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前提.作为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语言的国际传播超越了语言自身价值而实现了国家利益.这一视角为汉语国际传播构建国家形象带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目前有大约3.83亿网民,其中包括2.26亿网民看网络新闻;1亿网民访问BBS;1.82亿网民开博客;1.55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2.4亿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网民成为网络舆论的主要推动者,当爆发危机事件或产生敏感话题时,地方政府必须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成为意见领袖,解决网络舆情所产生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17.
18.
试析政府公共关系与政府形象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各国对于政府形象的研究,日益引起政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有些国家的政府已专门设置了改进政府形象的职能部门,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规划和形象设计。中国现在正在推行改革开放,从而对政府形象提出了新的特别的要求,政府公共关系的引入可以帮助把政府形象更好地公之于众,使民众知晓政府,理解政府,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因此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应该大力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从而构筑政府的崭新形象,本文着重探讨了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是塑造政府形象的手段,中国政府形象塑造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中国政府形象塑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政府形象的三大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政府形象作出理论区分,即公众期待的、应然的政府形象与公众感受的、实然的政府形象,并强调政府形象的行为性与人格化特征。文章论述了我国政府形象的三大转变,即“权力形象”向“责任形象”转变,自利形象”向“公共形象”转变,经验形象”向“理性形象”转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