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07年暑假出现的高考奇人张非为出发点,以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为支点,分析了张非失败的原因,并以点及面,谈讨了生活申无处不在的“魔镜”以及其对人认识自我的影响,重点剖析了拉康关于“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自我的虚幻性和异己性以及走出镜像的重要性的观点在现实生活或文艺作品种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阿尔莫多瓦的电影《对她说》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对女性身体与精神世界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探索。影片以镜像理论中主体通过“他者”的镜像完成自我验证为切入点,探寻了男性感情世界中映照出的女性生活与精神状态;同时也通过女性这一镜像中的“他者”来完成了男性的自我身份验证;片中女性正是照亮男性的一面镜子,是男性的底片或映像,是心灵通过现实镜像的映照在此刻的复活。导演以片中片的叙事形式制造镜头内部的隐喻与映照,让影片充当了“镜子”的角色,因而对世界的本体与真相也就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老人与海》中的马林鱼是一个具有独特悲剧意蕴的文学形象.它的独特性首先就在于它是作为老人桑提亚哥自我的镜像而存在的,老人追逐马林鱼的过程就是他自我寻求、自我认同的过程.其次还在于马林鱼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马林鱼骨架所透露的存在的荒谬感与虚无意识.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自我是自欺的自我,因此,马林鱼作为一个“他者”对老人的自我建构产生了悲剧性影响.存在主义哲学表明,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荒谬的存在,这是既定事实,任何人都无法外在于荒谬.老人的这种求而不得、罢而不能,让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悲剧底蕴.马林鱼是“存在”的“镜像”.  相似文献   

4.
艾德娜是19世纪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中篇小说《觉醒》中的女主人公,她原本过着常人眼里幸福的生活,但有着双重性格的艾德娜却在传统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个缺口,即她自身的需求和欲望,并以此为契机,上演了一出离经叛道、追求自我的凄美好戏。该文试从拉康的"镜像"理论入手,解读艾德娜是如何从自我的完全缺失、构建伪自我、打破自我的虚伪本质直至幻想回归到"镜像阶段"以前的"前俄狄浦斯阶段"的艰辛历程。尽管艾德娜最终无法忍受作为"他者"的自我的压抑和控制而葬身大海,似乎验证了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理论,但我们无需如此悲观,而应将艾德娜的死解读为一种超然的解脱,是对父权凝视下女性主体不在场的彻底反抗。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的文化想象中,东方被预设为与之对立的“他者”,被动地参与西方塑造自我和认证自我的过程,并成为后者建构其主体性所需的“镜像”。美国华人作家严歌苓撰成长篇小说《扶桑》,书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纠葛却对以上的模式进行了种族和性别上的双重颠覆。本文借用拉康的镜像理论作为分析起点,对以上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挖掘。  相似文献   

6.
阐释学“重建原意说”由于理论自身的矛盾性,造成了理论内部自我解构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德里达的解构思路最大的特点是追索思考对象在语言中的原初状态 ,找出其异质与悖论因素 ,让其自身的悖论运动在自我建构中自我解构 ,以求在动态中了解事物。他的宽恕问题研究也是以这种风格进行的 ,但研究的方式已超出纯语言文字的范围 ,向解构的“伦理牵挂”、政治神学关怀“加重分量”。  相似文献   

8.
珠儿是美国作家霍桑小说《红字》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的心理发展过程印证了拉康的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中著名的“镜像阶段”(themirrorstage)说。她经历了对自身形象的认同———对自己的菲勒斯缺失的认同———接受符号的阉割,最终认同了父亲的权威和大的他者(Other)的权威,完成了镜像阶段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在人物的社会心理上是从儿童到成人的经历,珠儿开始的无知和狂妄最终被对法权的承认所取代。  相似文献   

9.
作为抗战时期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镜像,延安作家群的战时记忆具有“史实”和“心灵史”的价值。延安作家群通过对自身抗战记忆的回顾,叙述了在抗战时期个体的心路历程与精神轨迹。他们在长期的身心体验、跨域流动、思想改造以及革命实践中完成了对自我主体性的重构。面对新时期以来创作者对革命的批判与反思,延安作家群以革命作家的身份自觉,通过对苦难伤痕的自身超越深情地告白革命,打破了这一时期新启蒙话语形态下有关革命与伤痕叙述的二元对立方式。在对革命意义的一路追寻中,抗战记忆所赋予的意义空间也提供了他们对于自我定位和群体身份的确认。就其实质而言,延安作家群的“抗战记忆”是对于其自身革命一生的真诚告白。  相似文献   

10.
伊格尔顿是西方当代重要的理论家,由于其对意识形态研究的独特贡献,人们一般把他归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其实作为一个高产、多产、与时俱进的理论家,解构才是他的精髓,他在一次次的解构-坚守-建构-再解构中保持了理论的创新性和生命力。伊格尔顿对文学理论的解构则是其解构思想的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11.
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小说《最蓝的眼睛》塑造了布雷德拉夫夫人的人生悲剧。这个有着多重边缘身份的黑人女性在心理上始终滞留在幼儿的“镜像阶段”无法超越,造成了其人格的异化和分裂。本文试图从其“原始的缺失”入手,依托心理分析大师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对其建构自我的矛盾,其侵略性和其无意识的语言结构进行阐析,力图诠释布雷德拉夫夫人悲剧人生的深层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12.
在纳博科夫的小说中,作为小说重要符码的镜子和镜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方面是小说中镜子"镜像的频繁出现,一个方面则是指小说中由叙事的复杂呈现出来的镜子"镜像式的结构。在拉康的镜像理论看来,"镜像"不过是一个虚幻的自我,一个通过想象的叠加而构建起来的虚假自我。纳博科夫在自己的小说中创造了无数的镜像,通过镜像折射出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分裂。纳博科夫同样和他笔下的主人公一样,在文化的分裂之中,体验到意识分裂和身份分裂的痛苦。这种自我认证分裂,深深地影响了作家,使得作家创作出如此之多的自我认证分裂人物。  相似文献   

13.
莱辛在<野草在歌唱>中塑造了中年已婚女性玛丽·特纳这一个"疯狂的家庭主妇"形象.作为欲望主体,她不但与自我无法调和, 和她所在的社会和环境也无法调和,最终走向了疯狂和死亡.从后精神分析理论来看,其悲剧的实质是:镜像阶段中他者的出现使主体产生对他者认同的欲望,这种欲望永不止息但又无法获得满足;在俄狄浦斯阶段所经历的主体欲望和现实法则的冲突使欲望主体进一步压抑和异化,从而使主体最终成为非统一的自我.  相似文献   

14.
学界通常认为,费希特和谢林(在前者的影响下)都是在其哲学的起步阶段就建立了一种关于“绝对自我”的学说。本文试图表明,费希特在《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中从“经验意识的事实”出发,并没有真正建立绝对自我;反之,谢林的原创性体现在,他从一开始就依据概念分析而确立了自我的绝对者地位,从而真正第一次建立起关于“绝对自我”的学说。  相似文献   

15.
现代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和解构是符合哲学自身发展规律的 ,是哲学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发展。以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为代表的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运动 ,都推动了哲学的前进。但是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实现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现代转换 ,并开创了现代哲学的新航程  相似文献   

16.
拉康与弗洛伊德同为精神分析学大师,在主体自我形成的观点上,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在“力比多”驱使下的一系列求同行为的结果,在本我和超我二者协调下形成的;拉康则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诠释,创建了自己具有独创性的自我理论体系,认为自我是一个以镜像阶段为起,最,而后通过对镜像的不断认同、语言的异化为一个异己的自我。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康拉德本人晚年关于他的海洋系列小说的“艺术统一性”和“人生三阶段”之说提出质疑,指出《阴影线》应该是康拉德海洋小说中最具自我意识和道德责任意识的小说,故应纳入其有关年龄、性格和道德责任的海洋系列小说范畴。《阴影线》的年轻叙述者在镜像和日记中反思自我,在与海上死神的较量中肩负起道德责任。大海成为叙述者一面观照自我的镜子。  相似文献   

18.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形成的镜像理论是拉康的理论学说的起点和归宿,"镜子阶段"是一个自我欺骗的瞬间,是由虚幻引起的迷恋,是想象性思维的起点。围绕"镜子阶段"的分析帮助理解拉康的文字涵义,并理解拉康对于自我的本质、人类身份的建构的形而上的思考。《助于"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成为拉康镜像理论的形成标志。  相似文献   

19.
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依据对菲利普·罗斯的《解剖课》进行了解读,围绕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讨论了主人公祖克曼的自我是如何在他者中消解与重建的,在此过程中,语言对于作为作家的祖克曼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得出,自我本是他者,没有他者就没有自我,自我的建立和存在不是封闭的,是要不断重构、完善和外部世界包括家人、族群和社会的联系的,这也反映了作为犹太移民的作家罗斯对自我身份的困顿和反思。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拉康的理论,从主体的自我认证、镜像的侵凌和主体自我追寻的破裂三方面分析了《我不会说法语》中杜克特作为自恋者追寻自身完整性而不得的过程,使得曼斯菲尔德创作的这一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化,并且更深入地探讨了杜克特的自我追寻回归失败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