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快建设科技进步对粮食产业的支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俊 《科学咨询》2005,(13):8-9
传统的粮食生产方式已经走到历史的尽头 传统的粮食生产方式,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代价等特征,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消耗来换取粮食产量的增长.以化肥投入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单位面积的化肥施用量逐年增长,尤其是在1999、2003年问,全国粮食总产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有明显的下降,2003年分别仅及1998年的84.1%和96.2%;但农作物单位播种面积的化肥施用量,却较1998年增长了10.4%.目前,我国单位面积的化肥施用量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这种传统的粮食生产方式,对于促进我国粮食增产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增长,虽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由于以下原因,它的运行也面临日趋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科技财政与自主创新:基于中国省级DPD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知识生产函数,利用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重点实证考察科技财政对自主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1)科技财政对代表技术创新的发明专利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代表技术模仿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无显著影响;(2)在发明这种技术创新活动中,非政府科技资金的产出弹性高于科技财政资金的产出弹性;(3)在发明专利这种技术创新活动中,科技财政资金与非政府科技资金有一定显著的替代关系,但从总体效果看,加上政府科技财政支持的产出弹性高于仅只有非政府科技资金的产出弹性;(4)非政府科技资金在发明活动中的产出弹性低于其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技术模仿活动中的产出弹性;(5)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高于科技财政资金和非政府科技资金的产出弹性;(6)从短期看,代表技术创新的发明过程呈现报酬递增特征,而代表技术模仿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活动呈现明显的报酬递减特征。但从长期看,则均呈现出明显的报酬递增性质,且发明活动具有最突出的报酬递增特征。  相似文献   

3.
张云华  彭超  张琛 《管理世界》2019,35(4):109-119
本文采用2003~2015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大样本数据,构建相关随机效应模型(Correlated Random Effect)尽可能降低传统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中一步法的内生性问题,实证分析氮元素施用对农户家庭层面"加总"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在清理数据的过程中,本文对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可能存在的面板数据衔接偏误问题进行纠正,进一步检验了计量分析结论的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户粮食生产过程中氮元素施用过量,对粮食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一结论是稳健的。氮元素施用对粮食作物生产效率的负向影响存在着异质性,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影响效果是显著的,但对不同区域农户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适当降低氮元素施用量的政策建议,即为农户施肥提供技术指导,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化和有机肥替代行动,健全化肥相关管理条例与科学施用的指导办法。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业不断朝着现代化地方向发展,对现代金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大部分农业规模经营者会通过金融信贷来满足其不断增加的资金需求。然而农业生产的弱质性也使得农户对于抗风险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保险的风险抵御能力恰巧能够满足这一点。本文将信贷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土地流转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1)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担任村干部等方面对农业保险的需要有显著影响;(2)土地流转对金融借款、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显著为正;(3)金融借款在土地流转和农业保险需求之间起到了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土地流转与农地滞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户的土地流转决策可分为流转和不流转两种,而流转又分为转入和转出。一般而言,"理性"的农户如果寻求非农就业,那么就会将农地流转出去;如果选择继续农业生产,那么既可能转入农地也可能不流转农地,从而滞留于农地。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基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对农户的流转意愿及实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新农合显著地改善了参合农户的健康状况并提高了其流转意愿;(2)对于发生农地流转的农户而言,新农合住院乡级、县级、县外三级补偿比例以及年度封顶线等指标尽管影响了其转入倾向,但这些作用并不显著,不能确切地说明该制度导致了农地滞留,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追踪和研究。本研究为更好地促进劳动力转移,减少农民数量,推动人口城镇化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价格、人口结构变化对粮食种植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农村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且人口结构不断老龄化,它们是否会显著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种植结构?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宏观省级层面,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对粮食作物种植比例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有显著正向影响,尤其是对蔬菜作物种植比例促进幅度较大。在粮食作物内部,劳动力价格上涨对小麦种植比例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玉米种植比例有正向影响。微观农户层面的实证结果与宏观结果保持一致,凸显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在农户家庭人口结构方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实证结果都表明老年劳动力比例对粮食生产无显著影响,而女性劳动力比例高对粮食种植比例有负面影响,而对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我国227家制造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市场导向和创新导向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以及创新导向和环境变动在市场导向和新产品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本研究的概念模型整体拟合度优于西方常用模型;(2)市场导向和创新导向对制造型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且均高于以前文献研究的一般水平;(3)创新导向和技术变化对于市场导向和新产品绩效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4)市场变化和竞争强度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对于制造型企业改善产品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依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采用DEA—HR模型,分析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绩效及区域差异问题。结果显示:(1)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参与主体之间存在利益诉求差异与信息不对称问题,制约了基质化产业的发展;(2)我国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能力为0.523,整体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状态,且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3)参与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协会组织与产业管理部门的技术效率表现良好,而农户与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效率偏低,成为制约协同创新能力发挥的主要原因,而规模效率偏低与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导致农户技术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技术推广经费短缺与未能有效参与市场竞争是导致技术推广部门运行绩效偏低的主要原因。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构建与完善主体连接与协调机制,提高农户的组织化与专业化程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技术推广部门管理与职能定位等对策建议,以提升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循环利用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本文采用2013年浙江省实地调研数据实证考察发达地区农户正规信贷需求及其对利率的弹性。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运用意愿调查和TobitⅢ模型等方法更全面地处理了此类研究固有的数据截尾、样本选择偏差和利率内生性三类计量问题,并提出了处理多笔贷款与利率弹性异质性问题的新思路。研究发现:(1)利率显著影响农户正规信贷需求,低收入群体信贷需求对利率也是敏感的;(2)正规金融机构并未对不同特征农户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3)中等及以上收入水平农户正规信贷需求较高,而富裕农户获得正规贷款的机会更多;(4)农户正规信贷需求非农化与大额化倾向明显。中国农村信贷市场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本文所揭示的当前经济发达地区农户正规信贷需求与金融机构定价的一些新特征将为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以及调整、完善农村信贷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成功零售企业定位点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全国样本的零售企业顾客满意度影响因子和评价数据的分析,对中国市场成功零售企业的定位点表现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了有价值的五个结论:(1)成功的零售企业有明确的定位点;(2)成功的零售企业一般拥有1个主要、1个次好两个定位点;(3)商品、服务、价格、购物环境等,成为成功零售企业定位点选择的要素;(4)同一零售业态的成功企业可以有不同的定位点;(5)成功零售企业的非定位点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趋向成功的零售企业达到行业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DEA-TOBIT法对分税制以来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农分级支出绩效及其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总体来看,1993-2007年分级视角下的中国各省份及东中西的财政支农资金的配置效率呈持续降低态势;浙江、江苏、河南始终处于前沿面,而内蒙古、云南、陕西、宁夏、新疆、山西、黑龙江处于低效状态;西部地区均低于东部、中部和全国的平均水平。TOBIT回归显示,城镇化率因子对于全国和西东中地区均显著,且对于中部地区贡献度最大,而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装机总动力以及劳动力文化程度因子仅对于特定区域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含有大小农户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规模农户数据,探究了农户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的关系,讨论了技术采用和要素选择对农户规模—生产率关系变化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水稻单产与播种面积呈差异幅度较小的显著反向关系,小麦和玉米单产与播种面积呈拐点分别为10亩和15亩的显著倒U型关系;50亩以内的农户生产率整体上稍高于50亩以上的农户生产率。研究发现,农户随着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而相应采取了机械替代人力的技术选择,虽然未强化小麦的倒U型关系,但明显强化了玉米的倒U型关系、减弱了水稻的反向关系。中国农户的规模—生产率关系已经走向或正在走向倒U型关系,过大或过小的土地经营规模都不利于生产率的提升。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稻单产与播种面积关系将会呈现为倒U型关系,小麦和玉米单产与播种面积关系将会表现为拐点进一步前移的倒U型关系。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战略,既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也有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改革提速的背景下,基于2013年宁夏试点区同心县的实地调研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贫困地区有融资需求农户采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贷款的行为响应。在采用直接诱导性询问方法下,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运用Poisson Hurdle模型全面地处理了此类研究固有的数据特征分析、数据截尾、样本选择偏差和变量内生性4类计量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抵押贷款多次行为响应问题的新思路。研究发现:(1)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行为响应本身的考察要比对其行为响应具体次数的考察更有价值;(2)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缓解了小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小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行为响应程度较大农户更为积极。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正处在一个逐步构建制度、完善市场、创新产品的关键时期,本文所揭示的当前经济贫困地区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行为响应的一些新特征将为中国农地金融试点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使用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分析经济地理因素对农户就业选择的影响,并利用2008年花旗银行的关于1951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影响农户就业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笔者把农户就业选择分成了三种类型:务农农户,务工农户,自营工商农户。我的主要发现是农户居住地点的地势、纬度、到省会距离、交通条件、当地经济水平等经济地理因素对农户的就业选择有显著的影响。然而,农户的就业类型直接影响到农户的收入水平,因为非农收入要高于农业收入,因此本人认为研究经济地理对于农户就业选择的影响对于缓解中国贫困人口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创新性构建了包含银行破产机制和去杠杆机制的资产负债表直接关联网络模型。本文发现:(1)四类银行特征和4个外生参数影响四类传染渠道,且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四类传染渠道中去杠杆渠道(Loss~(DEL))和银行间负债违约渠道(Loss~(IA_DF))最为重要;(2)在传染过程中,银行破产会导致系统性风险急剧上升,且破产越集中,系统性风险越大;(3)系统性风险存在"区制转换"效应:当低于某一参数阈值,金融体系呈现出随时间递减的"常态"系统性风险(SR),该风险由银行体系杠杆率驱动;当高于某一参数阈值,金融体系呈现出随时间递增的"危机"系统性风险(SR),该风险由银行关联性和资产规模驱动,并主要来源于传染指标较高的大型商业银行;(4)4个外生参数对应了四类针对金融体系整体的宏观审慎政策,脆弱性指标(VBI)和传染性指标(CBI)对应了针对单家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政策,这些宏观审慎政策应根据金融周期(上行或下行)和系统性风险类型(常态或危机)来实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企业微观贸易数据对移民网络影响中国企业出口绩效进行了评估。结果认为:(1)移民网络对中国企业出口起着促进作用,且主要通过促进国内更多的企业从事出口发挥作用(扩展边际),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并不显著;(2)移民网络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出口概率与出口强度;(3)移民网络对加工贸易型及非加工贸易型企业的出口概率都存在正面影响,而对加工贸易型企业的出口概率影响更大;(4)港澳台商控股企业与外商控股企业更有优势利用移民网络促进企业出口;(5)移民网络提升中国东部地区企业的出口概率最为明显,但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出口的作用要受到企业生产率水平的影响;(6)信息与通讯技术会进一步提升移民网络对中国企业出口概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围绕产权排他性,通过构建测度农地产权结构的"内容实质—主体干预—排他边界"框架,以1978~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从农业生产要素效率变化的视角回答了农地产权结构如何影响农业绩效的内在路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农户的农地产权排他性得到了有效增强,且在提升程度上按照农地收益权、农地使用权和农地处分权的次序依次递减;(2)这3项权利排他性的增强均显著正向影响了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对农业绩效的作用效率,但影响的变动趋势存在着一定的差异;(3)在农地使用权方面,随着农户自主决策经营农地行为的日益排他,农业生产中的土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效率均受到了正向的显著影响,但影响幅度却在逐渐降低;(4)而在农地收益权方面,随着农户独享产出收益行为排他性的增强,土地要素效率受到了持续增强的正向显著影响,但劳动力要素效率却受到了持续弱化的正向显著影响;(5)最后在农地处分权方面,随着农户自由处置农地行为排他性的增强,土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效率均受到了持续增强的正向显著影响。据此,文章最后从农业生产要素效率变动的角度,简要讨论了农地产权管制的"合理界定"与"失当干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农地产权保护,增强农户产权排他性,推进农地处分权改革,以及从要素效率角度注重不同权利及政策之间相互协调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设计了干预组和对照组及样本容量,构建了项目前后两个时点1356户的大样本面板数据;采用农户资产指数和农户贫困指数两个稳定的贫困代理指标,以过滤时间效应的测量误差;采用双差分、倾向匹配得分和面板回归等多种方法,定量分析了联合国IFAD项目对农村减贫的净贡献。研究表明:(1)IFAD项目对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贫的作用是显著的,9省份项目实施期内有387646人摆脱了贫困;(2)IFAD项目干预对农户总资产和农户贫困指数的提升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3)IFAD项目对提高贫困人口赋权和妇女地位、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率、自然资源、环境和风险抵御能力也都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基于以上发现,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对我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WIOD数据库的相关数据,从全球空间——产业关联视角,重新审视了中国贸易碳排放及其动因。研究发现:(1)考察期内中国前向和后向隐含碳关联度与世界平均水平均呈下降趋势;(2)中国前向隐含碳关联度高于后向,这意味着美国等国家强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有失公允;(3)中国碳排放强度效应降低了前向和后向的碳排放量,而中国最终产品生产效应对其产生了较强的不利冲击。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回顾了有关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因素的研究的状况,分析了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因素.重点分析了西部地区土地市场低速的原因,希望能对决策者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