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经济跨国企业的崛起是当前跨国企业发展的重要现象。数字经济的兴起创造了大量的新业态和新型商业模式,对传统产业以及传统商业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跨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出现了数字化、服务化、去中介化以及定制化("四化")新趋势。跨国企业国际投资模式及路径因此深刻演变,出现了轻海外资产、低就业、区位决定因素变化、服务业投资比重上升、非股权投资增多以及跨国公司全球布局更加灵活六大特征。跨国企业国际化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球FDI呈现"低增长"并伴随着大幅波动的新常态。在新的形势下,数字及新兴制造技术成为国际投资流动日益重要的区位决定因素,发达国家在吸引外资以及对外投资方面的优势重新提升,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竞争激化,同时新形式的市场垄断问题隐现,国际协调亟待加强。面对数字经济的兴起以及全球跨国公司战略转型,中国利用外资战略的着眼点应从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引智"和"招商引能",投资促进及便利化的重点、方式及业绩评估体系需要作出新的调整。同时,在全球数字经济及相关投资规制中发挥引领作用,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产品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转变进行了思考分析。通过对现阶段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开发和售后服务上所取得的进步和创新进行详细阐述,以及对其存在的技术落后问题和服务质量问题进行揭示,表明中国现阶段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低附加值、低利润率的组装环节,但却呈现出了向上游技术研发环节和下游的销售服务环节转变的强劲的势头。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翁春颖  韩明华 《管理学报》2015,12(4):517-521
知识、信息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加速流动有助于我国制造业通过接受国际领先企业的知识和技术转移来提高核心能力.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全球价值链驱动模式入手,对全球价值链下的知识转移进行了分析,认为不同价值链驱动模式下我国本土制造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取来自领先企业的知识存在差异,从而决定了其技术进步与升级路径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在Reijnders和de Vries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基本框架下同时考虑行业和技能异质性,并利用WIOD数据库以及相配套的劳动力就业数据库,多维度考察中国就业变动的整体、行业和技能特点。按照各因素的相对贡献,本文利用链式结构分解方法,深入探究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劳动投入系数效应、中间投入外包效应、最终需求外包效应、最终需求规模效应和最终需求的产品结构效应对中国就业变动的影响,得到的基本结论如下:中国整体及细分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新增就业规模庞大,加入世贸组织后服务业相较于制造业实现了更快增长。此外,各类技能劳动者的工作时长明显增加,并以低技能劳动者的工时延长最大。结构分解结果表明,最终需求规模增加对中国就业增长的贡献相对最大,技术进步显著抑制就业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效应相比,劳动投入系数下降是抑制中国就业增长的关键因素。外包对就业的影响因生产工序不同存在显著差异,但最终需求外包增加对中国就业的促进作用明显更大。当纳入细分行业和技能就业的考虑,这些驱动因素的影响同样具备差异性。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如何实现更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下的贸易利益分析方法,有效排除了传统总值贸易中存在的“重复计算”等问题。在梳理国际贸易理论演进下贸易利益内涵改变的基础上,从价值增值和要素收入、创新和经济增长两个方面阐释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下静态和动态贸易利益的内涵,并从经济发展和企业能力等角度总结了影响贸易利益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丰富全球价值链分工对贸易利益影响的传导机制、真实测算基于权属的贸易利益及构建完整贸易利益评估体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00~2006年的《中国知识产权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高度细化合并数据,考察制造业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研发创新行为的问题。研究发现: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外资企业、加工贸易企业以及高技术企业的作用尤其明显。进一步,本文从技术外溢的过度依赖、技术吸收能力以及发达国家的"俘获效应"等3个角度,探究企业嵌入价值链没有产生预期的技术升级效应的原因。同时,本文还以中国加入WTO的外生冲击构建因果识别机制,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不同价值链嵌入程度企业的自主研发行为,发现在考虑WTO冲击后价值链嵌入仍然对制造业企业研发行为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该效应对高价值链嵌入度企业的抑制作用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实现中国制造的价值链攀升,需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引入外部竞争机制以及更深度地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基于阿明顿需求函数的传统实际有效汇率的缺陷日益明显。本文在BJ(2015)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出、增加值和出口的全球价值链实际有效汇率理论框架,并进一步拓展到双边出口实际有效汇率新概念和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来看,IMF和BIS实际有效汇率低估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低估率达41.71%,且低估程度呈扩大趋势;(2)从价格结构分解来看,增加值名义有效汇率和增加值相对自价格有效汇率共同助推了2005年以来人民币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从区域结构分解来看,美国、日本和欧元区构成部分是人民币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主要因素;(3)双边国家相对实际价格变化是双边出口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主因,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出口实际有效汇率变化总体上呈升值状态,但差异性较大;(4)中国对美国出口实际有效汇率中赋予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权重为负,东亚国家的货币贬值不是降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而是促进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传统有关货币贬值的"以邻为壑"效应失效。  相似文献   

9.
10.
11.
笔者主要基于VAR动态系统模型、联合脉冲响应函数,对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浙江省制造业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技术能力、高级人力资本、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规模、制度创新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基于研究结果,分别从提升技术创新及应用能力、加速高级人力资本积累、完善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企业自身实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及成效五个方面,对浙江省制造业升级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淡天俊  刘笑  李敏 《经营管理者》2009,(17):250-251
高校要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竞争力。基于价值链原理,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进而结合价值链模型提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通过匹配链接GTAP模型与全球价值链核算分解模型,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综合考察中国遭受贸易摩擦冲击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贸易摩擦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影响体现在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利益重配、生产链条回缩、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网络变迁与区域集聚等方面;贸易摩擦冲击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共同抑制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活动,造成企业进口中间品需求和国内中间品需求大幅萎缩,损害与弱化了其全球价值链贸易收益及生产活动参与程度,且产业层面上下游关联引致的负面波及效应显著;同链共振效应抑制了贸易壁垒实施方及非直接关联的第三方对中国的中间品出口国内增加值及复杂GVC参与度,但日本、韩国及东盟国家承接了较多中间品贸易转移;贸易摩擦冲击造成了中间品贸易网络的整体性萎缩,改变了原有的网络社区结构。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生产不断演进的背景下,参与国际分工各国在共享分工福利的同时,如何避免 外部世界的冲击?关于这一问题,若从一国所处的与其他国家的价值链贸易网络的视角给予 考察,或许能够得到一些答案.本文基于2000年~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贸易网络具有“小世界现象”和“无标度特性”等复杂网络性质,且整个网络的演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接着指出,在全球生产网络分析框架下,一国可通过强化其在全球价值链贸易网络中的集约性和广延性特征,实现自身重要程度的提高,弱化来自外部波动的影响.最后,从进口(投入)和出口(产出)两个方向对上述结论给予验证,即一国可通过增加上下游贸易对象数量并降低贸易强度分布集中度,做广做均全球外贸发展布局,弱化内外部之间风险互相传导的冲击,稳健全球价值链贸易网络.  相似文献   

16.
吴瑛 《经营与管理》2014,(10):52-54
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是我国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笔者基于产业演进历程,分析其成因,寻求突破对策。通过中日珍珠产业演进的比较,发现技术、时机等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而双方拥有的优势要素不同、生产的商品价值类型不同、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区别,形成双方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不同位置。从拓展国内消费市场、发挥关联产业的作用、将文化理念融入产品、明确政府定位并实现其作用几个角度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朱晓武  魏文石 《管理评论》2021,33(11):324-340
探究共识与分叉的因果机理是区块链治理的关键问题.在突发事件下(如黑客攻击)区块链难以达成共识,导致分叉.本文从独特的视角研究一个重大区块链项目的 失败案例(The DAO),分析黑客攻击事件如何影响区块链的共识与分叉.构建区块链的经济理论框架,建立共识模型并求解均衡条件.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分析当区块链项目遭遇黑客攻击后,矿工既得利益、区块链应用价值判断和挖矿难度调整三个因素导致区块链分叉的机理,并讨论矿工风险厌恶、多链挖矿对共识和分叉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矿工算力差异、利益诉求有别,回撤操作反而造成区块链难以达成共识,原链分叉为高价值、高难度的新链,以及低价值、低难度的旧链,破坏区块链的最优均衡.本文深化区块链治理的理论,为数字货币是否采用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监管等问题提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表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WIOD),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测算对比了各主要经济体从中、美两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中获取的实际经济利益和为此承担的隐含碳排放。测算结果表明,在过去十余年间,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渐将低附加值、高污染的原材料生产转移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将高附加值、低污染的高端元器件生产留在本国内部,在从电子信息产业全球贸易中获得绝大部分经济利益的同时,将大量污染留给了中国。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来看,虽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产值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我国只是较多的参与了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劳动密集型的环节而已,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并不高,仍需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全球价值链模型对北京市服务外包升级的历史路径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服务外包的升级关键因素在于劳动力的培养,本文在分析了北京市在劳动力培养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结合印度、智利等国服务外包成功升级的经验,总结出北京市未来发展服务外包的路径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生产不断演进的背景下,参与国际分工各国在共享分工福利的同时,如何避免外部世界的冲击?关于这一问题,若从一国所处的与其他国家的价值链贸易网络的视角给予考察,或许能够得到一些答案.本文基于2000年~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贸易网络具有“小世界现象”和“无标度特性”等复杂网络性质,且整个网络的演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接着指出,在全球生产网络分析框架下,一国可通过强化其在全球价值链贸易网络中的集约性和广延性特征,实现自身重要程度的提高,弱化来自外部波动的影响.最后,从进口(投入)和出口(产出)两个方向对上述结论给予验证,即一国可通过增加上下游贸易对象数量并降低贸易强度分布集中度,做广做均全球外贸发展布局,弱化内外部之间风险互相传导的冲击,稳健全球价值链贸易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