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08至1948年间.美国政府派遣柔克文、托尔斯泰等与西藏发生联系,并且接待西藏商分代表团访问美国、这是其与西藏地方的早期联系时期。本文通过中外外交档案资料披露了这一过程.揭示了美国早期插手西藏活动的事实。这对于我们认清美国干涉西藏问题的历史由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方鱼 《百姓生活》2010,(9):60-60
松潘位于四川省,古称松州,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代。唐贞观十二年(638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向唐求婚未允,率兵攻打松州,促成了后来的唐番联姻文成公主进藏,使大唐西部边关保持了近百年的稳定局面;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置松州、潘州二卫,后并为松潘卫,从此有了"松潘"之名。中国的古城不少,却没有像"大唐松州"这样离奇的。  相似文献   

3.
试论吐蕃王朝时期的藏族教育杨明公元七世纪初期,藏族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松赞干布(公元633-650年在位),崛起于雅隆河谷,统一了整个藏族地区,于公元633年(唐贞观七年)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吐蕃王朝。他采取了一系列建政措施:建都于逻娑(今拉萨);分设...  相似文献   

4.
从驻藏大臣的设置看清朝前期对西藏的施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前期对西藏的统治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 )顺治、康熙时“政教分立”的间接管辖时期 ;(二 )康熙末年开始向西藏派遣官员至雍正五年正式设立驻藏大臣 ,由间接管辖过渡到直接管辖的时期 ;(三 )乾隆时“政教合一”的实行与各项管辖措施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清代治理西藏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在第一个时期(1644—1720),清政府对于西藏的控制是松散的,但这种松散之中深藏着高深的政治智慧;同时,在西藏一直采取温和的休养生息政策,营造了一个良好且宽松的社会、政治和宗教环境。第二个时期,也就是1720年之后,清政府在西藏逐步设立完善的行政机构,并派遣驻藏大臣。然而,这种稳定的政治结构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遭到了破坏。纵观清代各个时期的治藏政策,可以归纳出清代治理西藏的策略与清朝本身的国力兴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一.西藏和蒙古地区所兴起的佛教称喇嘛教命名不合道理据说二十七代藏王拉脱脱日年赞(汉史称瘕悉董摩)时,居住在雅垅地区雍布拉岗宫或称雍布拉卡宫内,获得经藏、宝箧经和邦贡百拜及嘛呢六字明等经卷,因此名彼王时代是为西藏有佛经之始。尔后到藏王松赞干布时,派大臣图美桑布扎于拉萨帕蚌卡玛儒宫,创造藏文,并译观音二十一部经续,由此才有创立佛教之名,是为西藏佛教之始。藏王赤松德赞在位  相似文献   

7.
藏传佛教又被称为藏语系佛教或喇嘛教,属于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体系,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藏传佛教,一是指在藏地形成或经藏地传播发展的佛教;二是指以藏语、藏文传播的佛教。按照西藏佛教史籍的记载,佛教传入西藏大约在公元5世纪。但是根据现有的可靠史料记载,佛教传入西藏应为公元7世纪前后的松赞干布执政时期,且有两个途径,一为印度,二为汉地,是由印度佛教、汉地大乘佛教、藏区原有的苯教以及藏地的民俗习惯结合而成的。根据它的历史发展过程,又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两大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藏传佛教形成了诸多派系和自己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统治过西藏的许多赞普当中,唯独具有高超的智力和不朽功绩的松赞干布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即使是公正的学者也是难以用一切美好的语言把他完全表述出来的。这并不是恭维和夸张。兹举其主要者归结为以下六点: 一、统一藏族各部落,创建了具有民族形式的政权 根据现有资料,在松赞干布尚未出世的331年前,就已经有了聂赤赞普,他与我国西汉王朝汉武帝在位时间大致相同(前140——87年),到王朝第30年代仲年德乌之间,西藏各地分别由许多部落割据,四分五裂,不相统一。至藏王达日年思执政后,先后征  相似文献   

9.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明君,在位23年间,励精图治,任人为贤,改善了唐朝内乱外患、经济凋敝的动荡局面,形成了贞观盛世。同一时期的雪域高原,一代英王松赞干布执政20余载,统一青藏高原各个部族,致力于改革发展经济,引进佛教,迎娶文成公主,加强了汉藏经济文化的友好发展。本文试图对二人在政治方面的改革举措进行对比探讨,对民族关系的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元631年(唐贞观五年),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之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公元651年(唐永徽二年),穆罕默德派遣使者来到大唐首都——长安。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即在其传播地区建立伊斯兰教活动中心清真寺。清真寺的建筑是吸收了中国历  相似文献   

11.
一九○四年(实际从一九○三年底开始)英帝国主义以它当时的殖民地印度为据点,对西藏进行了一次武装侵略,对我国领土完整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拟就这一事件进行一些剖析。 (一) 自英国变印度为其殖民地之后,对我国西藏地区就存有控制、侵吞之心。一八八八年,英国借口藏军越界驻防,公然从印度派遣英军侵入西藏,占领隆吐山,扬言清政府如不按其条件与之谈判,即将大举入侵。清政府在英国军事威肋和外交讹诈下,唯命是从,答应英国要求,派出代表,于一八九○年在加尔各答同英国签订了《中英会议藏印条约》(以下称一八九○年条约)。清政府在这个条约中承认哲孟雄(即锡金)为英国保护  相似文献   

12.
吕才与因明     
吕才,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卒于唐高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他是初唐杰出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新、旧《唐书》都说他博学多艺、聪明过人,对军事学、历史学、音乐、文学都有很高的修养。 玄奘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从游学印度回到长安,相继于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译出天主的《因明入正理论》、于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译出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将因明移植到中国;同时,他在译场向佛教徒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13.
“难题求婚”型故事作为一个以婚姻关系的建立过程为基本结构的故事类型,从传说的历史化角度看,必须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婚俗历史相联系。通过考察,“难题求婚”型故事的文化本质主要是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婚姻做为一种社会关系的意义。“难题”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婚姻的内在价值,体现婚姻的文化、经济、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14.
历史系于5月23日在院学术厅举行了庆祝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学术报告会,各民族师生30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上,对地方史和民族史素有研究的徐才安老师以大量确凿的史料说明,西藏从唐代开始,就与汉族发生了密切的关系,他赞誉松赞干布是一位大胆改革的英明君主,“做出了引进中原汉族先进文化,同汉族世代友好,永同一家的决策”。文成公主和金成公主入藏,则是藏汉人民友谊的结晶,对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两国的文化交往源远流长,而日本遣唐使在中日文化交流史留下了最为光辉的一笔。自唐太宗贞观四年(630)至唐昭宗乾宁元年(894),日本先后任命了十八次遣唐使。由于日本和唐朝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历次遣唐使所肩负的任务便存在着巨大差异。通过分析遣唐使的任务差异,可以看出日本遣唐使的派遣,是基于促进自身长远发展考虑而做出的战略选择,文化交流只是附属活动。  相似文献   

16.
治国方略是指治理国家的战略性指导原则和全盘性的计划、方针、政策。作为贞观时期政治和思想上层建筑的集中体现,《贞观政要》治国方略的产生、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于贞观时期经济基础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同时也受社会历史背景、思想文化传统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呈现出鲜明的阶级特征和时代特性。  相似文献   

17.
西藏原始社会里,藏族先民信仰的是多神教——本教。 公元前2年,西汉哀帝元寿元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汉族地区。公元六世纪末或七世纪初,佛教又从印度传入西藏。 从松赞干布时代开始,西藏佛教受到内地佛教很大影响。佛教在西藏经过同本教的长期斗争,同时又吸收了本教的某些内容,后来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西藏特色的中国佛教支系,即藏传佛教。  相似文献   

18.
试论吐蕃的刑事法律制度牟军自公元六三三年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奴隶制王朝,历经十一个赞普(国王)的统治,直列公元九世纪王朝崩溃,持续达二百多年。这一时期被藏学家公认为西藏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其原因除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统治十分强大外,还与当时有...  相似文献   

19.
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协议 一九五○年十月十九日,我军解放昌都,歼灭藏军有生力量五千余人,为和平解放西藏铺平了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原西藏地方政府不得不于一九五一年二月派遣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全权代表来北京,并于四月二十九日开始同中央人民政府举行关于  相似文献   

20.
一 1717年,准噶尔军攻入西藏,废黜西藏王拉藏汗和因拉藏汗擅立而没有得到青海和硕特部支持的入世达赖喇嘛.夺取了西藏地方的政教之权。当时与准噶尔部处于敌对关系之中的清朝为了将准噶尔部的势力从西藏驱除出去,于1718年派遣色楞、额伦图率所部军队入藏,但不久便在准噶尔军的攻击下败北。消息传来,康熙帝惊愕不止。同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