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如何对他进行评价,见仁见智,褒贬不一。记得范文澜先生曾经写过一篇题为《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的文章,半个世纪以来,在大陆地区几乎成为定评。可是,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的政治斗争形势而写的,其立论亦有简单化的倾向,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重新评价曾国藩又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董蔡时教授的新著《曾国藩评传》(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以下简称《曾传》),既不因袭陈说,又不趋迎时尚,而是根据史实,独抒己见。综观全书,其主要特点如下;第一,夹叙夹议,脉络分明…  相似文献   

2.
钟文典先生著《太平天国开国史》,是《太平天国史从书》的一种。它的出版,是太平天国史学界的一件大事。在学术著作出版困难重重的时候,或者如某些同志所说的,在太平天国史研究处于“低谷”的时候,广西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同志们出于对祖先的光荣斗争历史的尊重,为了繁荣学术研究,不借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太平天国史丛书》的出版。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我不禁为之感动和欢欣鼓舞!处于“低谷”的太平天国史研究,其出路在什么地方呢?我个人认为,太平天国史研究要走出“低谷”,其出路正如《太平天国史从书》序言中所说的:我们的研究要“全一点,  相似文献   

3.
论曾国藩在进攻太平天国和捻军期间与李鸿章的矛盾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曾国藩在进攻太平天国和捻军期间与李鸿章的矛盾斗争董蔡时李鸿章是曾国藩的门生,长期充当曾国藩的机要幕客。1862年,曾国藩扶持他组建淮军,保荐他升任江苏巡抚。他利用进犯苏常太平军的时机扩充淮军,独树门墙,至1864年春,已达6、7万人①,且全部使用洋...  相似文献   

4.
近来史学界的一些同志对左宗棠的评价和曾国藩、李鸿章截然不同,甚至说左是爱国的,曾、李是卖国的。虽然左也同样参加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但他晚年收复新疆,立了大功,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功足补罪。董蔡时同志写的那本《评传》,对左氏晚年事迹从丰富的史料中采取对比的手法,首先把左和林则徐对比,又把他和曾、李对比,指出左和林是爱国忠君的,曾和李是卖国忠君的。实际既卖国也就不能算  相似文献   

5.
建国三十多年来出版的太平天国史研究著作,已不下百余种。这套最近问世、由苏双碧撰写的《太平天国人物评传丛书》却以它独到的见解和崭新的形式,特别引起人们的注意。该《丛书》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史学的纪传体裁的长处,并将它同现代史学评论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历史人物传记别开生面。这些内容翔实的系列人物传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而且以它史论结合的新的评传形式,使人们对历史人物所体现的历史客观规律与历史多样性、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套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丛书  相似文献   

6.
著名历史学家、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1925年考入上海浦东中学高中特另班,1923年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1930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中文系,后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年、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曾兼任广西通志馆编纂太平天国史料工作,并负责太平天国纪念馆筹建。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54年调入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为一级研究员。先后完成并出版学术专著40多种,发表论文400多篇,研究涉及太平天国各个领域,重要著作有:《太平天国史纲》、《湘军兵志》、《李秀成自述原稿注》、《绿营兵志》、《晚清兵志》、《水浒传原本和著者研究》、《金石萃编校补》、《太平天国史论文集》、(十集)、《太平天国史》等,观点独到,史料翔实,对太平天国研究起到开拓与奠基的作用,在史学界有重大影响。其治学方法是:“断不盲从,断不轻信,去伪存真,实事求是。”著名史学家刘大年先生评价《太平天国》时说:“它不止在著名的研究工作中是带总结性的,在新中国的太平天国史研究中也可以认为是带总结性的。”  相似文献   

7.
集成与开拓─—《惠施公孙龙评传》评介金眉《惠施公孙龙评传》(以下简称《评传》)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装帧精美的著作,出自名学研究专家杨俊光先生之手。惠施、公孙龙是先秦“名家”,学术的代表人物。在古代中国哲学中,名学以其思辨的特点独树一帜。在两千...  相似文献   

8.
对于19世纪60年代叱咤风云的捻军,半个世纪以来学者著作多有说它是太平天国的一部分,并说后期捻军诸王也受封于太平天国。江地说,捻军诸王是南京失守太平天国灭亡之后,"遵王赖文光仍在江北军中奉太平天国正朔,执行太平天国各项制度。封王之举,想系赖文光采取的权宜之计,代表太平天国当局赐爵"《捻军史研究与调查》,齐鲁书社1985年出版)。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1991年出版)卷八《后期王爵人物表》中,将之与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等同列的,也有后期捻军诸王鲁王、梁王、荆王、魏王和加入捻军诸王的太平军…  相似文献   

9.
当1944年范文澜写了《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之后,曾国藩这位被清人誉为“中兴之臣”以及被国民党政府视为立德、立功、立言的“完人”,就被打入了历史的别册。这种“定论”持续了40余年;1978年当李泽厚完成《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时,仍然以此为基调,虽然试图小心翼翼地有所评价,但还是在结尾时指斥了曾国蕃其人其书的“虚伪的深刻意义”(见李著《后记》)。因而1979年当钟叔河先生提议出版《曾国藩大全集》时,出版界为之哗然。而1982年当这一计划列入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计划项目时,则标志着离对曾国藩做出一个较为公正评价的时候不远了;1989年,在《曾国藩家书》的重印前言中,钟权河先生似乎还不得不先引用刘伯承元帅的话,以证明曾国藩其人其书并非全无道理,尚“可以借鉴”。而当1990年至1992年唐浩明先生所著三大卷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副标题分别为《血祭》、《野焚》、《黑雨》)由湖南文艺出版社陆续出  相似文献   

10.
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起义,从广西开始,波及大半个中国,震撼了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太平天国起义后,在南京建立政权,维持十四年的政权,其政权的重要制度——职官的设置和具体情况,最早有清政府的御用文人张德坚的《贼情汇纂》,较系统地记述了太平天国前期职官的设置、官爵名称、人员的情况等。后来治太平天国史者一直是将其作为重要的史料。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过太平天国史研究泰斗罗尔纲先生等几代学者的努力,先后出版的专著有郦纯的《太平天国制度初探》、简又文的《太平天国典制通考》等,此外,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萧一山的《清代  相似文献   

11.
董蔡时同志关于“太平玉玺”和《朝天朝主图》的考释文章,①认为根据拜上帝教教义和太平天国的政治体制,天父上帝、天兄耶稣、光王、明王不能称万岁,这是正确的。该文对图、玺的颁行和启用时间的考证,也言之有据,颇足参考。但是,对图诗的诠释和对玺文的读法与解释,我却不敢苟同,现提出来就正于董蔡时同志。一、关于《朝天朝主图》的辨释根据《太平天国诏谕》,《朝天朝主图》原件幅直,上栏为图文,下栏为诏书。所以,我认为解释《朝天朝主图》的最可靠便当的材料,当推洪秀全为此图所颁的诏书。如关于  相似文献   

12.
《幼赞王家书》,即《幼赞王蒙时雍致二叔上国等家书》,是太平天国史研究者所熟悉的一封太平天国书信。太平天国幼赞王蒙时雍在该信中,叙述他参加团营起义和到达南京后的情况,并表达了他思乡怀旧的思想感情以及对叔伯兄弟、张姓“契亲”的拳拳致意。1944年,《幼赞王家书》首次在广西桂平太平天国纪念堂陈列,后由于日本侵略军南犯桂平,在抗击日军的疏散中,《幼赞王家书》流失。从此,不见《幼赞王家书》的庐山真面目,仅见其文照和原文的抄录。自《幼赞王家书》公之于众,史学界便出现《幼赞王家书》是真迹还是伪造的争论.那末,《幼…  相似文献   

13.
一太平天国文书、史料难值的原因我们阅读太平天国文书以及有关史料,常常觉得它们比两千年前的《史记》、《汉书》等著作还要难懂。因为“史”、“汉”中的词语意义不明之处,还可以从工具书中查出来;而太平天国文书与有关史料中的词语意义不明之处,却无处可查。简又文在《太平军广西首义史》一书序言中说:“太平军中隐语术语甚多,加以方言俗语与文言掺杂,由是多有词句不明,意义难于索解者。”因此,“梁岵庐先生尝有研究太平天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的古代文论研究,起步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在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下,陈钟凡先生首先涉足这一领域,于一九二七年出版了《中国文学批评史》,尽管此书仅七万余言,然其开拓之功是不可抹煞的。稍后,郭绍虞先生在一九三四年和一九四七年分别出版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下册,初步奠定了“文学批评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其间,还有朱东润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以其简明与清晰的特色,在当时学术界独树一帜;方孝岳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按时代,分专题阐述了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此外,还有朱维之先生的《中国文艺思潮史略》和傅庚生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通论》,前者重在缕析“思潮”,后者实以“文理”取胜,但都缺少史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5.
《史记》研究的最新成果──读张大可先生《司马迁评传》来可泓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大可先生的《司马迁评传》,全书十章,三十七万字,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思想发展的高度评述司马迁家世、师承、生平及其思想的形成、发展、升华轨迹,叙事与考证兼备,继承与创...  相似文献   

16.
玄林“新语”《王弼评传》,王晓毅著。30.9万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2月出版。责任编辑:蒋广学。写书作文,不拘一格,评传体裁,也非例外。看到王晓毅博士的新著《王弼评传》一书,采取了凸显晓白明畅的“传”而又不失逻辑严谨的“评”的样式,十分高兴。特...  相似文献   

17.
彭小舟 《船山学刊》2001,(1):127-128
幕府与幕僚,是中国历史上是的一个奇特现象。 “人幕之宾”指的便是东晋的那个郗超,而著名的幕府有忽必烈入承皇统前总理漠南汉地军国事务的金莲川幕府。历史发展到了近代,因缘风云际会,曾国藩幕府更以规模空前整齐庞大、事功进展的广度与高度及其深远影响而成为“神州第一幕府”。长期以来,吸引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继李鼎芳《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朱东安《曾国藩幕府研究》和史林《曾国藩和他的幕僚们》之后,2000年10月成晓军新著《曾国藩的幕僚们》(以下简称“新著”)已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了。 综观全书,具有如下几个突出…  相似文献   

18.
一个多年争论的问题太平天国曾否开过“女科”事,是太平天国史上一个多年争论的问题。一九六一年出版的商衍鎏《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纪略》、一九六三年出版的郦纯《太平天国制度初探》(增订本)两书,对该问题都着重研究。最近徐川一、周也夫撰文《太平天国‘曾开过女科’吗? 》,又提出与新版《辞海》编者商榷。我回顾对这问题四十年探索的经过。最初误信汪堃《盾鼻随闻录》和沈懋良《江南春梦庵笔记》两书,把他们捏加的部份,写在《太平天国史稿》上。到一九五一年,我考出这两部书的问题,在《太平天国史料里的第一部伪书——〈江南春梦庵笔记〉考伪》一文里提出看法: “《盾鼻随闻录》所记太平天国开女科举及女状元榜眼探花姓名一事,是十分可疑的,大概就是汪堃捏造的”,《江南春梦庵笔记》更是“进一步虚上加虚,假中更假”。商衍鎏先生自述他的论证是从我这一个看法“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得来的。我读郦纯先生的论证,知他也是从我这个看法来的。但是,我本人在两年后,因看到新史料对这个看法已有改变。  相似文献   

19.
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余明侠教授所著《诸葛亮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不独为评论诸葛之佳作,其熔事功与思想于一炉之成就,尤为治史者评论历史人物立一典型。《诸葛亮评传》为匡亚明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种。匡老于序言中明言著述主旨为“评价思想与评价业绩,两者不应偏废”,余明快教授一本斯意,也明确其著述原则为“要写好一部评传就必须将传主的不朽业绩(或传世之作)与深邃的思想和谐地结合起来。不可执其一端,有所偏废”,并根据这一原则,广搜文献,亲访遗迹,三易寒暑,反复修订,终于为“大名垂宇宙”的诸…  相似文献   

20.
<正> 孟轲曾提出:“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这个命题,曾广泛流传,被人认为是孟轲主观唯心主义最典型的说明。在报刊上、在讲堂上,大都把它说成同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一样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也是这样解释的,《评传》作者认为,孟轲“唯心主义的不断扩张、膨胀,终于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的地步。在他看来客观世界的一切都在自己主观世界之中,只要老老实实地反求诸己,向内追求,就会得到一切,从而精神上会感到极大的幸福和快乐。”这是有代表性的通常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