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岁人生     
郑桂初 《老年世界》2009,(16):11-11
我五岁时,是国民党统治时期。那是一个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时代。我们全家6口人,房无一间,地无一垄,靠父亲租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冬春之季是荒月,我们兄弟姐妹四人都得出去要饭。我们四个孩子都到了上学的年龄,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家的孩子去上学。父亲叹着气对我们说:“孩子们,咱家连饭都吃不上,哪有钱供你们读书啊,就做个本分的庄稼人吧!”  相似文献   

2.
吴兴英 《老年人》2006,(5):30-30
我决绝地把父亲给的5000块钱塞回他的口袋,并把他送上了返回老家的汽车。旁边一位大爷见了,问我父亲:“老伙计,这是你儿子吧?”父亲笑着说“:是的,他送我回家。”可我分明看见父亲笑得勉强。长途客车徐徐出站,我对着父亲挥手。父亲坐在窗边,一副倦怠失落的样子,并没有往常的热情。车走远了,也带走了我对父亲的牵挂。回想起这天清晨,我和妻子刚刚起床,父亲就大汗淋漓地敲响了我家的门。正是春耕农忙时节,父亲的突然到来让我有些吃惊。难道家里出事了?因为父亲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平时很少进城找我,而且他在老家还种着几亩水田,这时的农…  相似文献   

3.
幼年惊魂     
《老年人》2014,(7)
正我1940年代出生在湘潭县农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靠租种几亩薄田为生。那时,每年秋收后我家交了租谷、纳了皇粮后,家里就没有几担粮食了。为了生计,农闲时父亲只得外出打短工,母亲则跑到湘潭县城的有钱人家去当保姆。看我无依无靠,母亲就把我寄养在云湖桥镇的姨妈家。1944年6月的一天,母亲突然从县城来到姨妈家,说是接我回老家,我听了非常高兴。不料第二天一早,姨妈家门外突然传来"咔嚓、咔  相似文献   

4.
肖胜云 《老年人》2014,(8):33-33
正父亲今年将满七十岁。母亲说要请几桌客,给父亲做七十大寿,同时宣布父亲正式"退休",安享晚年。父亲是个地道的农民,也是个手艺人——篾匠。他不仅手艺好,农活也干得不赖。他种的稻子比别人家的产量高,让村里那些作田的老把式都佩服不已。  相似文献   

5.
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16岁的母亲被一顶换亲的花轿,抬到了豫东平原上这个小小的黄河滩村。我的父亲是个粗鲁无知的人,如花似玉的母亲在他的醉骂殴打中凋落了青春。父亲的一位渔夫朋友看不惯我的父亲,他常常呵护我的母亲,训斥我的父亲:有本事多打几网鱼,种好滩里的庄稼,喝酒打老婆算啥汉子……这个渔夫14岁死了爹娘,没亲没故,多  相似文献   

6.
郎慧智 《金色年华》2011,(12):15-15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相似文献   

7.
我的父亲     
父亲是我心中的一首诗。他辞世快3年了,我时时还在怀念他。父亲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只读过4年私塾,但悟性极高,凭一套木刻本《康熙字典》自学,成为方圆几十里数得着的文化人。但他又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一个作田的好把式。他力气大得惊人,一个人背起百把斤重的圆扮桶能穿垅过坳,引得我小时候好生自豪。父亲给我的最深印象是为人乐观,哪怕明天没米下锅,他今晚还会拿起笛子、唢呐吹起来,吹得满垅的人向他靠拢。母亲常说他是“叫化子穷快活”,父亲回她:“黄连树下弹琵琶———苦中作乐倒也乐。”要不是父亲深谙苦中…  相似文献   

8.
我今年已89岁,出生在冀中平原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共有兄妹6人。那年头穷人吃不饱、穿不暖,一家人靠父亲熬盐土维持生计。父亲由于过度劳累而去世,母亲给地主家洗衣服,两个哥哥扛长工,弟弟则卖给了邻村的一户人家。  相似文献   

9.
简晓红  晏燕 《老年人》2004,(9):26-27
父亲经历了两次婚变。第一次是与我的生母离婚,只因为我母亲为他生的是3个不能“传宗接代”的闺女。第二次是与继母离婚,也是因为我同父异母的弟弟生的是女孩,没能将咱家的香火延续下去。于是,父亲不想“愧对”祖宗,为续接香火又第三次结婚了。父亲的第三位妻子比我的年龄还小,  相似文献   

10.
父爱无色     
我父亲年轻时是个军人,后来复员回了老家。对我们说来,不幸的是,复员后的父亲仍然用当军人的感觉过日子。弟弟一岁时,他扶弟弟走路老"一二二",他还要求我们叠出的被子必须有棱有角。弟弟高考时报考中文系,他骂,他认为他的儿子怎么也要上军事院校。后来他气哄哄地埋怨母亲说:"这是我的儿子?!"在这样的心态下,他一直忽略我的存在。客观地讲,他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可他认为管女儿是母亲的责任范围。读小学时我曾问过他几次作业,他翻翻限度说:"你妈呢,问她去。"于是我学会了排斥父亲。记得有一篇课文,写一位父亲出海打鱼养家…  相似文献   

11.
要命的阑尾     
我的父亲以前是一名外科医生,他体格强壮,说起话来声音洪亮,经常在手术台前一站就是十多个小时。就是这样,他下了手术台以后脸上仍然没有丝毫倦意,走回家时脚步咚咚咚咚,响亮而有力。我父亲在他二十五岁那年,娶了一位漂亮的纺织女工做自己的妻子,他的妻子婚后第二年就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那是我哥哥,过了两年,他妻子又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一个就是我。  相似文献   

12.
祥和的阳光     
祥和的阳光谢明子父亲是一位好学的作家,他的藏书不少。四个顶着天花板的大书柜,总是饱饱满满,那么傲然地占去了他书房的大半空间。或许是耳儒目染,我从小就爱看书。时常像穿堂风一般,不打“门票”就溜进父亲的书房,挑选我爱看的书。久而久之,我对他好些藏书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平凡的父亲     
平凡的父亲张述峰我的父亲是一位极普通的手艺人,他幼年丧母,青年亡父,家境十分贫寒。在旧社会,他勉强读完了小学,就随兄学艺,16岁出师,当了一名雕刻匠。此后50余年,他干的就是这一行。他靠着双手日夜操劳,养家糊口,抚育了8个儿女。父亲为人忠厚,秉性木讷...  相似文献   

14.
人生如棋     
游万里 《老年世界》2011,(21):17-17
他是我的邻居,一位孤单且善良的老大爷。父亲亲切地称他为二叔,而我则喜欢躲在远处调皮地叫他老光棍。  相似文献   

15.
读字典     
文革初期,没有书读,父亲对我说去学一门手艺吧,艺不富人,艺不穷人。那时父亲在一个偏远的山村供销社工作,月工资才32元,要养活一家六口,也希望我早日学成手艺人,为他分担生活之重,便领我到他工作的村子拜师学做篾。母亲出生于大户人家,她和父亲的认识不同,她说没田不叫富,没书不叫智,要我不能放弃了识字读书,让我带上一本字典。  相似文献   

16.
解放前,四川农村70%以上的农户靠租种地主土地生活。由于佃户数量多、政治地位低,在保护土地私有制的封建社会制度中,土地租佃制度极不合理,"上粮户(大地主)坐拥阡陌,食租依税自有余饶",而"佃农则终岁血汗,供田主租石外,不足养其父母妻子者多!"四川土地租佃制度由来早、租额重,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梁伟 《老年人》2015,(2):27
父亲去世的前一天晚上,上床睡觉前他还洗了个热水澡。父亲平时就是个爱干净的人,难道冥冥之中竟晓得自己的生命大限到了……这让我们子女感到内心歉疚。父亲也真是,连个净身的机会也不给我们。父亲退休前是位邮政投递员,一位在底层讨生活的普通劳动者。每天天一亮他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泪     
父亲90岁高龄了。不知什么时候,他喜欢上了我烙的葱油饼。他说,没想到我烙的饼这么好吃,和他以前烙的饼一个样!现在,他都烙不出以前那个味儿了。父亲嚼着饼,满脸的幸福。听了父亲的话,我很欣慰也有些难过。父亲老了,可在他眼里,我永远是个孩子。  相似文献   

19.
胥加山 《老年世界》2008,(24):24-24
1978年,村里开完“分田到户”会后,家家喜笑颜开,唯独父亲闷闷不乐,只因不识字的母亲在会上自告奋勇地要下了离村最远的5亩贫瘠的荒地。虽然母亲苦口婆心劝说父亲,天下没有荒地,只有懒人,再破我们家人口那么多,我要下荒地,还不是图个地多。可父亲生母亲的气直到第二年秋天。在母亲的带领下,全家劳力天天泡在荒地上,终于在第二年秋天迎来了丰收。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1996,(7)
债权可否作遗产继承?编辑同志:我父亲生前是科技人员。他离休后为几家乡镇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收入颇丰。一位远亲向信用社贷款,求他作了担保人。到了还款期限,债务人还不上债,父亲履行担保人的义务,代债务人还了这笔贷款。父亲去世后,我去找这位远亲追索他欠父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