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辉勇 《职业》2008,(15):72
世界卫生组织曾给"健康"下过一个定义: "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全面状态."由此可见,一个人健康与否,不仅看他的身体是否有病患,还要看他的心理状况如何.调查资料显示,目前青少年中约有28%的人存在各种心理与行为障碍.技校生未能考取普高,在心理上普遍有一种自卑感,与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相比,他们往往会出现更多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因此,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职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和他同居吧,因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就和他同居吧,因为那是地狱。"世界上有很多事物,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比如我们今天将谈到的"同居"。赞同也好,否定也罢,男女非婚同居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我国正呈一种趋势蔓延……让我们从下面这些网友激烈的口水大战里来看看大家是如何看待非婚同居现象的吧——  相似文献   

3.
陈文 《现代交际》2006,(10):48-49
现在有这样一种人,他抛弃已有的成功,重新开始自己的另一个生命。无疑,他挑战了主流和传统,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当权力与荣耀让他找不到自己,他就成了"叛将"--对名利说"不"的人。  相似文献   

4.
一天,一个很有智慧的教授问他的学生:"为什么人生气时说话用喊的?"所有的学生都想了很久,其中有一个学生说:因为我们丧失了"冷静",所以我们会用喊的。"但是为什么别人就在你身旁而已,你还是用喊的,难道不能小声说吗?为什么总是用喊  相似文献   

5.
"范跑跑",不是他的真实姓名,此君叫范美忠,汶川大地震前他在都江堰光亚学校任教。今年5月12日,他正在给学生讲课,忽然教学楼猛烈震动起来,他面对未成年的学生,连一句"快跑"、"跟我来"之类的话都没说就只身跑到了操场。范君的嘴也不慢,他很快就在网上发表文章,说:"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根据他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的一生。如果只从事一种专业,他可能成就某种大业;如果一个人在精心从事某一专业的同时,又有其职业之外的另一种爱好,他的生活很可能过得更绚丽多姿。 沈阳市公安局副局长张庆明就有一种很高雅的业余爱好——写诗。因此他就有了两种身份。一个是威武的让罪犯闻风丧胆的公安局局长;一个是飘逸的才华横溢的诗人。  相似文献   

7.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舟皮>"人性最深刻的需要,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从心理动因上看,"赏识"是一种心理认知,是一种可以萌生尊重感与认可度的感情基础.从教育学角度讲,每一名学生都是有着巨大潜能的可培育体.教育的真正成功,就在于让被教育者"真正成为他自己";而要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教育者的工作就是激发学生的存在的潜能,唤醒其原本的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标签效应”。就是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也就是给某人在某一方面下一结论,从而导致此人与结论相一致的行为现象。学生像一张白纸,你给学生贴上什么样的标签,他就会按照你贴的标签来对待自己。  相似文献   

9.
蒋翠华  董红燕 《职业》2016,(15):56-58
职业高中的学生存在着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作为教师与班主任,我们从事的是"有温度"的教育事业,应该帮助学生走出沼泽与困惑.本文就心理疏导策略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因为心理疏导是一种必要的工作方法与教育手段,它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要,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心理疏导体现的是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是人性化的一种具体表现,是满足人类个体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的一种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生命如花     
有一个少年,认为自己最大的弱点是胆小。为此,他很自卑。父母带着他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耐心地听完介绍,握住他的手,非常肯定地说:"你只不过非常谨慎罢了,这显然是个优点嘛。怎么能叫弱点呢?谨慎的人总是很可靠,总是很少出乱子。"少年有些疑惑:"那么,勇敢反倒成为弱点了?"医生摇摇头:"不,谨慎是一种优点,勇敢是另一种优点。只不过人们通常更重视勇敢这种优点罢了,就好像白银与黄金相比,人们往往更注重黄金一样。"医生问:"你喜欢哆嗦的人吗?"  相似文献   

11.
正春丽吃饭公司——北京这家门脸不大、名字"古早"、装修"简陋"的小餐厅,居然让京城大半个网红圈和时尚圈都来打卡,全国各地跟风模仿。这家草根小餐馆究竟有什么神奇?10天爆改烤肉店,有一种风格叫"土酷"95后的王皓晨,身材微胖,以前他就有个很拉风的外号——"鄂尔多斯小食神"。他开过西餐厅、做过潮牌服装,但总觉得生活中还有一些欠缺。一次合作中他认识了一直在做潮牌的马壮壮,两人都是无肉不欢的家伙,谈完生意就约着去  相似文献   

12.
阮凯歌 《职业》2018,(26):111-112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课堂上,语文老师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聆听"美"的乐章,接受"美"的洗礼。语文的语感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在长期品味文章的韵味、意趣、情致过程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迅速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笔者认为令人享受的语文课堂就应该让学生如同"舟行碧波,人在画中游"。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同样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优美的语言和顺畅的文辞能让一位教师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的目的是通过语文帮助学生打开发现美的眼睛,从而看到一个更加真实和美好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在阴晴不定的政治气候中,历史患有一种选择性的失忆症。"京华名士"袁克文,就曾经这样被遗忘和错过了——他留给我们的印象是如此模糊,以至于只有少数人粗略地注意到,他是某一个时代行将结束时掩面沉没的旧日王孙。  相似文献   

14.
钱学森在校园中是个神秘人物,除了上课,教师和学生都只偶尔在古根海姆大楼跟他擦肩而过。他总把自己关在研究室里,学生跑去请教问题,他随便一句"看来没问题嘛",就把他们打发走。有时他完全封闭自己,不论谁去敲门,哪怕是事先约好的,他也会大吼一声:"滚开!"  相似文献   

15.
看完《顺溜》后,小宝动不动就说"屁",很明显,他是故意学里面的人说话。平常我听了就笑笑,也没说什么。我的暧昧态度导致他愈演愈烈,三句话里至少有一句要缀上"屁"字。那天,我实在生气了,就大声地斥责他。可是宝爸来了一句:"这个妈妈总是反复无常"这句话迅速点燃了我的  相似文献   

16.
正有一天,美国经济学家丹·艾瑞里看到《经济学人》杂志社在网上刊登的一则订阅广告,里面有三种订阅方式:电子版需要59美元,纸质版需要125美元,电子版加上纸质版是125美元。艾瑞里觉得这则广告有点奇怪,看上去"纸质版需要125美元"这一种订阅方式显得有些多余。身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传媒实验室艾尔弗雷德·P·斯隆基金会教授的他决定对此验证一番。于是,艾瑞里请来100个学生做调查。他拿着有三种订阅方式的广告单让这些学生选择购买。结果正如所料,订电子版  相似文献   

17.
前段时间,有清华大学学生将浓硫酸泼到动物园狗熊身上的新闻,此后,又爆出成绩优良的高中学生抢劫低年级学生的事,还有贵州某大学的大学生们戏弄民工的事件。就在几天前,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谈到关于城市弱势群体的问题,有一位大学生竟然当众宣称,他并不同情这些人,因为在他看来,这些人就是一文不值的垃圾。其语惊人,更让人不安的是他那种不以为然的冷漠神情。这不能不让人深思:我们的学生到底怎么  相似文献   

18.
<正>他们以网为家,在游戏里谈情说爱,笑傲江湖。对他们来说,"老婆"是幼齿还是人妻不重要,给他们装备点卡就OK。李易是个大一学生。玩网游《天龙八部》时,他认识了女玩家七七。由于级别接近,两个人经常一起组队玩。李易人很仗义,七七在游戏里被人欺负,他马上过去帮她打架。认识一周后,两人就在游戏里结婚了。  相似文献   

19.
"鸳鸯浴"洗出新娘"耻辱史"谢之中是毕业于北京某著名学府的心理学硕士,由于对事业过分专注,年近30仍旧子然一身。他自己倒无所谓,但是当听到有人偷偷在背后指手画脚,议论他是不是生理有毛病时,他突然有了种紧迫感。他"病重乱投医",不管是谁牵线搭桥,只要对方不是个让人见了就倒胃口的女人,他总会百分百地投入,并心急火燎地直入谈婚论嫁的实质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让儿子有一条生路,他宁愿一个人背负着"无情父亲"的骂名。从一开始,他就没给自己留退路,预料到儿子会恨自己一辈子。但作为父亲,他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