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运动解淑玲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曲折的深入发展,是20世纪一个最为重大的现象。本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曾有过席卷全球的磅礴气势,也出现了低迷曲折的艰难坎坷,但不管是它大潮奔涌的辉煌岁月,还是处于低潮的困难时期,其不断发展的运行轨...  相似文献   

2.
在最近的十几年中,联合国及其有关国际海洋组织基于“海洋区域的种种问题彼此密切相关,必须作为整体加以考虑”的强烈认识,一直号召各沿海国家为了维护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实施海洋综合管理。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也明确指出“海洋环境(包括大洋和各种海洋以及邻接的沿海区)是一个整体,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议程》要求“各沿海国承诺对在其国家管辖内的沿海区域和海洋环境进行综合管理”。1994年我国政府…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进一步考察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党的十五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阐述。一、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要分两个阶段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第一次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的学说,即共产主义社会将经历“第一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作为社会主义,以区别于它的高级阶段;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划分为几个阶段的思想。这些思想的提出,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4.
许少菲 《探求》2000,(Z1):95-96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是我国第三代领导人对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高度概括。在这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以信息革命为主导的全球知识革命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知识经济的出现,展示了社会经济领域中知识的强大功能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办发[1996]22号)对社团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天津市委、市政府对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把握实质。通过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社会团体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形成将使社会团体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作用,社会团体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社团管理工体当咋一件大事来抓。自1989年《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对》发布实施后,市政…  相似文献   

6.
全球环境运动及其理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我们阔步迈向21 世纪的时候,回顾在本世纪中支撑人类理性并引发人类生存和发展观念产生重大变革的各种群众运动,唯有环境运动开展得最为广泛,以至于引发了一场环境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和对自然的价值取向,使人类环境观念从局部扩展到全球,从“危机观”转向“直接行动观”  相似文献   

7.
以网结缘:网络时代的生存方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二十世纪后半叶开始,信息 革命席卷全球,由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连接起来的全球网络系统,不断地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正如美国学者乔治·卢卡斯所言:“我看到我们现在站在真正数字革命的开始。现在同于那种社会和历史的分水岭,即将永远地改变社会的运作方式,这样剧烈地改变就如同工业革命一般。”数字革命开启了网络时代,人们以网结缘,生产、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1.网缘经济。网络改变我们的生存方式,首先表现在经济生活中:电子购物、网络商店、电子货币、在线交易等成为经济交往的基本形式,这一切都包括在电子贸易中。随着因特…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合作新机制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可以被理解为或多或少同时发生的一系列相互强化和相互依存的社会转型(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2001),它改变着人类社会交往与合作的时空结构(有社会学家称之为“世界压缩”),它预示着一个以新的规则重新组织全球社会的设想,因而会不断出现带着各种决策实施企图的行动者。如果这里的判断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9.
雁行模式创造了“东亚奇迹”,使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国家相继成为第一代和第二代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然而雁行模式存在的弊端却使东亚地区在全球经济表现不俗的1996年,出口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国际收支失衡,并且引发了1997年席卷东亚的金融危机,使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蒙受了重大损失。认真研究雁行模式及其形成的产业结构的利弊,不仅有利于东亚各国(地区)经济的振兴和发展,而且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有警示作用。一、雁行模式的内涵雁行模式是指过去30多年间东亚区域内先进国家(地区)与落后国家(地区)之间的产…  相似文献   

10.
七十年代开始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必须对过时的观念加以修改,探寻新的社会经济学说以及由国家垄断进行调整的新方法。席卷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只有凯恩斯“革命”才能与之比拟的对价值观念重新估价的过程,加强了制度社会学派对社会科学、国家政策以及资本主义世界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拨乱反正、继往开来,取得举世瞩目辉煌业绩的20年,国家和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为突出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变迁,这是一场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引发的规模空前的思想革命和思想解放运动,它带来了物质世界的振兴。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将以崭新的姿态,带领全国人民开创新业,这是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的指导,是物质与精神的互变。一、从理论原则的高度,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列主义、毛…  相似文献   

12.
肖瑛 《社会》2008,28(2):39-39
功能分化和领域分离被视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构成许多建基于启蒙理性的社会建设理论的核心观点。但分化条件下不同社会领域及功能之间如何整合的问题在启蒙理性传统中却付阙如。本文在M.莫斯的“总体的社会事实”的启发下,尝试构建一个“总体的社会组织”概念来考察涂尔干的“法人团体”想象。文章认为,涂尔干的“法人团体”想象是以在社会组织层面整合国家与个人之间,社会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以及社会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道德功能之间的人为对立为目标,“法人团体”属于中介性的“总体的社会组织”范畴。虽然涂尔干的这一想象有简单化和乌托邦化的嫌疑,但其对于洞悉和超越高度分化状态下的社会生活弊病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互联网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过去10年内,全球信息通信技术和信息服务的革命给澳大利亚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变化,而澳大利亚政府在发展互联网的过程中则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特点是,(1)政府在制定互联网政策时既综合了社会各方的意见,又规定了各自的责任;(2)政府在互联网发展中的作用是加强领导,而不是过度限制;(3)政府对互联网的管理是强调自律,同时实行法治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络中人际互动的新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90年代全球“信息高速公路”(NII)热潮兴起以来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言的“地球村”(GlobalVillage)正呈现在我们面前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虚拟化的网络社会正逐渐成型。互联网络已远远超出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体的意义 ,它简直就是一个无所不在 ,无时不在 ,既虚拟又实在的影子社会 ,并对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虚拟公司”、“虚拟商场”、“虚拟闲聊”等另类的人类生存方式渐露端倪。“虚拟生存”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生存方式正在全球兴起。有关信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成…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确定社会团体应有的地位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是当前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社会团体包括各类民间的学术性团体、群众性组织和慈善性团体。按照我国有关部门现行的有关条例和法规,凡是各类基金会、学术团体或其他民间的群众性组织,必须有一个挂靠单位和上级主管  相似文献   

16.
日知会与武昌革命○黄卫国李广慧吴玉章同志在分析辛亥革命在武汉爆发的原因时指出:“辛亥革命的爆发,不在别的地方而在武汉,并不是偶然的,在1904年以后,这里已经建立了革命团体,并有人坚持在士兵中进行鼓动和组织工作。在辛亥革命以前,这里有两个革命团体,一...  相似文献   

17.
袁德 《社会福利》2002,(3):16-17
费边社会主义的名称是由“费边社(Fabian Society)这个团体的名字而来的。这是19世纪末期在英国伦敦成立的一个所谓的社会主义团体,其团体的宗旨是  相似文献   

18.
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是西方近代文化开端时期的两场意义重大的社会运动。这两场运动的目的是迥然而异的:一个要申张人的感性权利,另一个别要重建人的神性(信仰)权威。然而尽管动机相异,二者的矛头却指向同一个对象,即腐败虚伪的罗马教会,而且事实上也摧毁了罗马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由于种种非学术方面的原因,国内学界以往一直有一种重人文主义、轻宗教改革的倾向。本文试图说明,在这两场运动中,人文主义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感性化特点,而宗教改革却对西方近代文化和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更加深刻和持久的影响。质言之,人文主义是阿尔卑斯山以南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富丽浮华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虔诚深刻的思想革命。  相似文献   

19.
吉登斯"反思性现代性"理论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钰  张襄誉 《社会》2002,(10):40-44
“反思性”(reflexivity)在社会学中并非一个全新概念 ,自从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初创以来 ,它就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各派社会学理论中。然而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关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激烈争论的背景下 ,吉登斯等人的反思性概念与以往社会学所涉及的“反思性”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和内涵。吉氏关于反思性现代性(reflexivemodernity)的理论将反思性看作晚期现代性的一个内在特征 ,以及试图用“反思性现代性”来化解现代与后现代之争 ,都为我们理解当下社会生活的性质提供了诸多新的启示。一般意义上的“反…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一个异地商会组织的深度个案研究,本文从内部组织原则入手,展现了该社会组织构造差序公共性的实践。“差序公共性”包涵了三个逐渐外推的层次:“团体的公共性”体现为组织内部对领导层结构的协商安排,克服派系关系的分裂效应而实现组织整合;“地方的公共性”体现为对组织会员资格的弹性界定与模糊运用,通过会员资格的非排他性和延展性建立社会归属意识;“政治的公共性”,体现为将组织积极纳入国家政治的自我要求。从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出发,“差序公共性”形成了一个由主导性地方派系为中心、以会员为一般边界、以来源地社会为归属、以政治社会为外延的差序格局,这使得社会组织在构成组织单位的同时又融入地方社会和体制政治。本文的讨论,弥补了当前社会组织研究中“社会”分析不足的缺陷,展现了一种“同心圆”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也体现了社会组织现代化发展的一种特殊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