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海内外各界翘首以待的《壮族百科辞典》(以下简称《辞典》),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500多位壮学研究专家、学者两年多的悉力协力和精心编纂,终于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值得一千五百多万壮族人民庆贺的一件喜事,她终于有了一部全面反映本民族悠久历史、丰富文化和建设成就的专门《辞典》。这是党的民族政策和壮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作为一个壮族的儿子,我为《辞典》的出版感到由衷的喜悦,并且为编篡《辞典》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专家、学者表示深深  相似文献   

2.
广西壮族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广西壮族人口探讨》(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三期)一文中(以下简称《探讨》),根据调查收集的资料,曾对广西壮族人口发展简史;壮族人口与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以及壮族人口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控制广西壮族人口增长提出了几点建议。本文拟根据近几年来壮族人口发展变动的新资料,对壮族人口发展战略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一、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是壮族人口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人口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发展变动状况的主要指标。人口数量如何,不但决定了一个地区现实的人口状况,而且对  相似文献   

3.
三议广西土官民族成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土官民族成分问题不解决,存在一千多年的广西土官制度和自宋以后的广西壮汉民族关系的历史就得不到正确的阐述。为此,1963年我发表了《广西土官民族成分初探》(《民族团结》1963年2、3月合刊),1981年又发表了《广西土官民族成分再探》(《学术论坛》1981年2期)。随后又发表了《广西土官制度的渊源》(《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1982年2辑)和《过去土属地方修志应注意的问题》、(《广西地方志)1987年4期)两文,大量的史料说明广西西部的土官绝大部分都是“土酋”,是壮族的上层分子。  相似文献   

4.
《壮学丛书》首批重点项目《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和《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面世 ,是民族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 ,我谨代表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祝贺 !壮族是我国的第二大民族 ,国内人口 1 70 0多万 ,作为岭南的土著民族 ,她对开发、保卫祖国南部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壮族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壮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发明水稻人工种植的民族之一 ,种稻已经有 1 2 0 0 0多年的历史 ,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餐桌上以大米为主食 ,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 ,也是壮族的光荣 !但由于种种原因 ,国人对壮族尤其是…  相似文献   

5.
壮族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医学,是壮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壮族医学宝库中,壮医浅刺疗法以其用具简单、操作简便、疗效确实而世代流传,经久不衰。本文拟就壮医浅刺疗法的源流,作个初步探讨。 (一) 浅刺疗法在我国古代应用相当广泛,对保护和延续人类作出贡献。根据古代医学文献记载和考古学资料,它可能起源于广西壮族地区。《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  相似文献   

6.
胡鸿保  许斌 《民族研究》2004,(3):100-102
《近代壮族社会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2 0 0 2年版,以下简称《近代壮族》)是一部断代区域史,作者方素梅研究员截取1 84 0—1 94 9年这一重要的历史阶段,以广西及其毗邻地区的壮族群体为主要对象,运用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解析丰富的资料,围绕社会嬗变和近代化的关系这个中心,宏观  相似文献   

7.
我代表《壮学丛书》编委会 ,感谢大家出席《壮学丛书》首批重点项目《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和《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首发式。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创造并保持着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它不仅是本民族的宝贵财富 ,而且也是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历代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同化的政策 ,不承认壮族是一个民族 ,因而壮族研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是到了 1 9世纪末叶 ,西方国家的学者适应帝国主义侵略的需要开始研究壮…  相似文献   

8.
壮族史诗《布洛陀》是壮族文化的瑰宝。把它译成英语,让更多的国外学者认识和了解壮族及其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扩大壮族及其文化在国外的影响。本文拟从版本的选择、翻译的体制、翻译目的等方面对《布洛陀经诗》英译版本及翻译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汉文化的南传及其对瓯骆文化的影响李乃贤关于先秦时期中原汉族文化的南传及其对壮族古代文化的影响问题,覃彩銮同志已有专文论述(详见《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第4期)。本文拟通过考古学及文献资料,对秦汉时期中原文化的南传及其对土著巨骆文化的影响等问...  相似文献   

10.
壮族“牛魂节”、“祭祖节”探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魂节"、"祭祖节"是壮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其先民的牛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观念及其习俗,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汉文化的因素,使之既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又有汉文化的成分。节日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一个民族的经济、文化和民族心态的综合反映。壮族与其他民族一样,具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本文拟对其中的"牛魂节"和"祭祖节"的源起、内涵及功能进行探讨。不妥之处,请专家踢教。一、牛魂节牛我的宝咧,牛我的财咯,四月八来了,脱轭节到了,我把牛来敬,我把牛轭脱,让你喘口气,让你歇歇…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怀着十分欣慰的心情阅读了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反映壮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布洛陀经诗译注》一书。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少数民族整理出版规则领导小组保存、发扬和整理、出版壮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项重大的科学成果。壮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壮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巨著的出版,不仅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壮族优秀文化遗产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对加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斗争智慧,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积极意义。本书的出版实在是广西民族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从宗教学看壮族布洛陀信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壮族布洛陀信仰属于原生型巫教,可称为原生型民族民间宗教,它与壮族的生存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壮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布洛陀信仰的活动在社会批判运动连续不断的年代,曾一度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宗教理论的改进和宗教政策的宽松,由于社会对民族文化(包括宗教文化)的重视和对民间信仰的关注,由于布洛陀信仰研究的开展,壮族地区布洛陀信仰开始了它的重建的过程。以广西田阳敢壮山为中心,壮族民众自发地恢复布洛陀祭祀和相应的文化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并得到学者的理论支持和政府的理解。这种民族信仰重构现象,表现了壮族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布洛陀信仰的旺盛生命力及其对新的时代的调适能力,如引导得当,会丰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充实壮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3.
《壮学丛书》首批重点项目《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和《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已经出版面世。今天 ,广西社会科学院和广西区民委在这里举行首发式 ,我谨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 ,对首发式的隆重举行和明天即将召开的学术座谈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向光临首发式的各位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为编纂《壮学丛书》付出辛勤劳动的专家、学者以及关心、支持《壮学丛书》编篡出版的有关部门和人员致以诚挚的敬意 !《壮学丛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立项编纂的、系统展示壮族悠久历史及其灿烂文化的文化建设工程 ,具有…  相似文献   

14.
关于壮族干栏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壮族干栏文化是壮族传统文化体系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之一,它有自己独立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受到汉族民居文化的影响,又对周邻其他民族的民居文化产生过影响。通过对壮族干栏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综合研究,对于加深对壮族历史文化及其对丰富中华民族文化作出贡献的认识,对于继承和弘扬民族民居文化的优良传统,促进壮族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民族地区缩小差距加快发展问题叶小文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小平同志说:“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邓小平文选》以下简称《邓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  相似文献   

16.
歌墟源流──壮族歌圩与其他民族歌场之比较(一)潘春见关于壮歌圩的源流问题,潘其旭的《壮族歌圩研究》、梁庭望的《歌圩的起源及其发展》、昭民的《广西壮族歌圩》、农学冠的《壮族歌圩探源》等,都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可以肯定,壮族歌圩在起源上与远古氏族的生产生...  相似文献   

17.
荣耀与追求:广西壮族土司民族认同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广西壮族土司的"攀汉现象",既是政治文化的产物,也是英雄历史心性的体现。壮族土司以及受土司影响而在壮族民间所形成的"汉人后裔意识",并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壮族自我意识的缺失。这种文化策略,也是历史上壮族"汉而不化"、"融而不合"奇妙现象的原因之一,对后来的壮族民族自我意识的再生亦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出版广西民族学院周光大教授主编的《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一书,已于1998年2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第一本以一个民族为实体,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关系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研究的专著。该书在对壮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衍...  相似文献   

19.
运用审美人类学的方法与视野,对流传于桂西一带壮族民间的《麽经布洛陀》的创生机制、审美思维、审美制度等进行阐释,探讨壮民族传统审美文化中创造审美意象的机制及其在新语境下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壮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读《布洛陀经诗译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翘首以待的《布洛陀经诗译注》(简称《布洛陀》,下同),在广西诸多学者悉心协力、科学整理后终于公开出版了。《布洛陀》素有壮族传统文化“百科全书”之称。当我们逐字逐句把它读完后,深感这并非过誉。《布洛陀》不仅保留了独特的古壮语、古壮字,为壮语文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而且记录了壮族历史变迁的方方面面,为前人探索壮族的神话故事、社会结构及其性质、伦理道德、风土人情、生产习俗、宗教活动等等,以论证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解开南方少数民族古史中的一些“哑谜”,开辟了内容丰富的学术园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