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著名作家茅盾同志曾这样高度评价过一篇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安排得这样的自然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觉到它的份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的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部分,不但描出了人物的风貌,也描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这篇小说就是选入高中一册语文课本的阅读文章——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  相似文献   

2.
在十七年短篇小说中,茹志鹃的《百合花》是相当新颖别致的一篇.对于该小说的独特之处,评论家已有许多论述.人们称赞它的细腻的笔触,称赞它的严谨的结构,称赞它的抒情的笔调,这些赞美无疑都是恰当的.但我读《百合花》,觉得它的最根本的特色是在于它遵循了一种不同于当时大多数小说的创作原则,即它主要是依据感情逻辑而不是理性逻辑来展开全篇的.  相似文献   

3.
从女性文学的角度看茹志鹃的小说,其独特性显而易见。茹志鹃的女性意识表现为关注女性的角色转换,并以人道情怀关注人自身的生命价值。茹志鹃用女性的眉笔细腻展现了普通人特别是女性的心灵历程和情感变化,显示了茹志鹃在十七年时期作为女性作家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1980年,茹志鹃在回顾《百合花》所经受的曲折命运时说:“在那个时候,难怪有些编辑部不敢用它,它实实在在是一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这话不仅道破了《百合花》的深层意蕴及曾受冷遇的原因,而且启示我们从新的角度对《百合花》进行解读,最终揭示其艺术魅力的奥秘。《百合花》以“情”动人,然而并非以前众多论者所认为的“军民鱼水情”。只要对小说细加品味便可感到,小说在歌颂军民团结之外,似乎还在向我们低声诉说着什么,使我们情感世界深处漾起一种朦朦  相似文献   

5.
茹志鹃的《百合花》于1958年在《延河》杂志上发表后,产生了三种效果。一是成为茹志鹃在小说创作上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代表作;二是曾一度遭到非议;三是广大读者推崇备至,甚至连大师级的茅盾也称赞:“我以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茅盾评论文集·谈最近的短篇小说》) 细细推敲上述三种效果,一者盖茹志鹃使人情、乡情、军情、民情共同交织出感人至深的战地风情,与一般战争题材的炮火硝烟、冲锋陷阵、越沟堑炸碉堡的阔大场面和悲壮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清新的景、温馨的情、诗…  相似文献   

6.
《世说新语》(下称《世说》)是一部以历史人物言行为题材的“志人”小说。它从《国语》、《左传》、《史记》以及先秦散文中的历史故事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开创了我国“志人”小说的先河,与“志怪”小说一起形成了我国古代小说的两大流派。“志怪”小说以虚幻神奇见长,而“志人”小说却以传神写照取胜。作为“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基本上是忠于史实的,是否还有虚构成分呢?弄清这问题,对  相似文献   

7.
白行简的小说代表着唐传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文笔细腻,描写传神,写实手法的运用使小说摆脱了之前志怪小说的桎梏,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本文从白行简的代表作《李娃传》进行分析,阐述了白行简小说的艺术结构及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周瘦鹃是鸳鸯蝴蝶派的核心作家,以著译哀情小说闻名,世称"哀情巨子"。周氏编译的《心弦》收录西方小说十篇,却鲜有相关论述。经考证,作为"我们的情侣"丛书之一的《心弦》,选择编译的十篇小说均为经典之作,其主题与周瘦鹃的"哀情"文学观密切相关。从《焚兰记》、《赤书记》与《重光记》的译本分析可以发现,周瘦鹃的悲情初恋、惨情叙事与言情模式等人生体验与文学理念融汇到《心弦》的编译之中,透露出译者的"哀情"情怀。对《心弦》编译的考证与论述,既可以补充文学编译史的疏漏,又可以丰富周瘦鹃"著、译、编"的全方位研究。  相似文献   

9.
《谭海》是日本明治时代作家依田百川的代表作,是一部汉语文言笔记小说,与菊池三溪的《本朝虞初新志》并称日本汉文小说的双璧。《谭海》在创作上明显受到中国史传文学的影响,风格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小说相似。其文笔简约精粹,延袭了魏晋小说的质朴风格,并从《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等书中直接汲取了艺术养料。《谭海》是一部志人小说,虽然是遗闻轶事,但是作者特别强调实录的精神,我们也借此可以了解日本近古以来的风俗习惯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下称《世说》)是一部以历史人物言行为题材的“志人”小说。它从《国语》、《左传》、《史记》以及先秦散文中的历史故事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开创了我国“志人”小说的先河,与“志怪”小说一起形成了我国古代小说的两大流派。“志怪”小说以虚幻神奇见长,而“志人”小说却以传神写照取胜。作为“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基本上是忠于史实的,是否还有虚构成分呢?弄清这问题,对于肯定其文体的属性,深入探讨其写作特色,追溯小说艺术虚构的历史渊源,都很有意义。本文拟就这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我们认为,《世说》的人物故事不完全是“实录”式地刻板记录“人间言动”,其中有不少虚构或想象成分。有的是选取历史上或当时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或事,加以虚  相似文献   

11.
中唐陆长源的小说集《辨疑志》,批驳怪诞虚妄之说,是对当时流行的小说志怪主题的否定,但其写作意图又是来源于小说实录"阙史"的传统。《辨疑志》的叙事结构同样体现出对志怪类故事的批判倾向,又以逆志怪的形式带来志怪小说"惊奇"式的审美感受。《辨疑志》的批评对象是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盲信,这是中唐士人理性精神在小说写作中的表现。它对小说志怪传统的继承和反拨,与士人学风从六朝到唐代的转变密切相关,透露出唐代志怪衰落和小说转变的一种思想动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茹志鹃的作品《百合花》和前苏联杰出作家瓦西里耶夫的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都是以战争为背景而创作的,两篇小说一问世就在社会上赢得了巨大的赞誉,几十年来备受人们的推崇和盛赞,成为不可多得的佳作。这种成功,究其原因,倒不在于两者都是战争小说,而主要是由于两者都探讨了战争中的人性美。本文从虚写战争、英雄平民化和抒情格调三个方面来挖掘文本所表现的战争中的人性美这一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3.
《庄子》与中国小说起源的关系密切,"小说"和"小言"等小说概念出自《庄子》,概括中国古典小说审美精神的"志怪"一词出自《庄子》,《庄子》寓言中含有《山海经》"奇说"式的小说内容,这些使《庄子》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源头。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小说》、《志怪》为名的第一批小说专著,是《庄子》对中国小说起源深远影响的必然结果。从出土的先秦小说可看到《庄子》小说内容的历史背景,也显现出《庄子》的独特之处,它是中国小说的理论源头。  相似文献   

14.
战国小说的单篇之作可分为志怪和杂史两类,《墓主记》《王会》等属志怪小说,《高唐赋》《神女赋》可视为赋体志怪;杂史小说有《太子晋》《说剑》等。战国小说的丛集之作有志怪、杂史及轶事三类,其志怪作品又可再分为地理博物和卜筮占梦两类,各以《山海经》《汲冢琐语》为代表;《晏子春秋》《穆天予传》属杂史小说,《韩非子·说林》可归属于轶事小说。战国小说呈现与子史“互体”的自在状态,标志着中国小说史的开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存世宋代官私书目的小说类作了深入的梳理和分析,并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的小说类进行了合理的比较,切实地探讨了宋代小说观念的发展概况。《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将志怪传奇之书归于小说类,确立了后世书目小说类的基本架构。《郡斋读书志》和《直斋书录解题》等书目,反映了南宋书目家进一步清小说类畛域的努力,它们所体现的小说观念,较之《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又显示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从《崇文总目》到《直斋书录解题》,尽管还存在一些不一致的现象,但已经在主导倾向上形成了关于小说类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中古志人小说,往往都把目光集中在《世说新语》上,故研究得可谓透彻,而忽视了其它。文学活动不是封闭的,文体也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志人小说的成熟也不是一蹴而就。反映魏晋清谈风尚的志人小说,自《语林》发轫,《郭子》则继之,而《世说新语》则是集大成者。《郭子》在志人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汉志》小说包含先秦小说与汉代小说两种类型,先秦小说是先秦语体文献在战国时期的新发展和新样式,本质上属于语体。这两类小说反映先秦两汉时期小说演进的两种类型,同时也预示了志怪与志人小说的嬗变。《汉志》所著录小说实际上包含两个层次的意义,一是语体意义上的小说观念,一是近于现代意义上的小说观念。这两种不同的小说观念被《汉志》杂糅在一起,这不但遮蔽了先秦“小说”观念的真实面貌,同时也模糊了现代意义上小说观念的真正起源。另一方面,《汉志》有关小说的看法尽管源于对先秦小说的认知,但它所阐明的小说观念主要是围绕先秦社会采集民间议论这一现实而展开的,这意味着《汉志》的小说观念与先秦小说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阎连科推出的每一部新作在小说艺术形式上都有着很鲜明的探索性,其长篇新作《炸裂志》自2013年初秋问世以来,虽然也曾引起学界的短期集中关注,但迄今为止尚未得到文学批评家的高度重视,在已公开发表的论述中,大多数文章都是作者面对媒体的访谈整理稿,仅有的几篇学术论文,依然老调重弹,多围绕着“神实主义”展开讨论.从“民族志小说”的视角对《炸裂志》在小说艺术形式上的探索性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炸裂志》是一篇风格鲜明的民族志小说.  相似文献   

19.
茹志鹃的成名之作《百合花》,是社会主义文苑中一株芳馨的佳卉。当初,这株“百合花”一开放,就以独有的风姿韵致吸引了人们,为作者赢得了声誉。二十几年过去了,茹志鹃的艺术追求进入新的境界,又创作出了《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等令人耳目一新的现实主义力作。但是,《百合花》却并未因此减色,它照样深得读者喜爱;时间的检验,证明了它不可否认的艺术价值。然而,《百合花》的美学内涵并不是就已为人们所充分认识。这诚如哥德所言,“优秀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题材小说是十七年(1949-1966)文学革命历史小说的一部分。从性别视角可以读出解放战争题材小说蕴含着战争与性别关系的思考,某种程度上表现了作家对具有进步意义的中国当代女性形象的一种审美想象。《保卫延安》偏重男性主体群像塑造,是一部男人的书。《红日》《林海雪原》在展现女性形象主体性色彩的同时,对女性身体的修辞渲染未摆脱传统性别文化将女人视为被看的观念。《百合花》的审美价值则标志着女性作家在写作中超越有限后所能达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