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语中,常用格助词“は”和“が”,两者因其独特的日语性格造成了外语学习者的大量误用。对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习者而言,由于相应语言现象的缺位,更是存在辨析的困难,这给日语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文章从应用角度对两者的性质加以分析,对其功能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2.
日语助词是学习日语的难点,了解及掌握"は"和"が"的基本用法,以及与汉语中主语的微妙区别,是学好日语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日语教学和日语学习中,经常遇到一些近义词。如果运用准确,会使语言表达的意义恰如其分,自然、贴切;如果使用不当,或者用错,就会使日语句子的意义发生变化,或者不通,或者让人产生误  相似文献   

4.
日语中的“べきだ”“ほずだ”“ゎけだ”有时都可译成汉语的“应该”、“应当”、“理应”等旭在日语表达中三者并不相同。以“べきだ”“ほずだ”“ゎけだ”各自的使用特征及它们的使用区别为中心,结合汉语的“应该”、“应当”等进行对比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日语的学习和研究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近义词,通过分析“かなしぃ”和“さびしぃ”不可互换的例句来探究“かなしぃ”和“さびしぃ”在意义上的区别。同时.再通过分析“かなしぃ”和“さびしぃ”可以互换的例句来研究同一个句子在使用“かなしぃ”时和使用“さびしぃ”时其意思上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日语中有很多表达形式可以“~之后~”即[V1之后V2]这种意思。本文从日语学习和研究的角度对“~てから”“~たあとで”“~たあとに”“~たあと”这四种常见的表达形式从词语结构、词义语感上进行了分解和深入的分析,同时从语法规范和逻辑上对这四种形式的使用条件、相互的区别进行了辨析和归纳总结。把握这些区别有利于日语研究和学习时对这些表达形式的“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从而提高日语学习者实际运用日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运用偏误分析理论和中介语理论,研究日本留学生学习以介词"在"为标记句式的偏误。以介词"在"为标记句式在日语中有不同的对应格式,日本留学生受母语表达方式的影响,容易产生偏误。偏误主要有四种类型:遗漏;误加;错序;误代。在分析偏误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日语如何解读古汉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有+国名”和代词“有”为例,考察了其在古日语和现代日语中的翻译和具体使用,指出前者虽未被日语吸收,但是后者受训读的影响已经进入日语。并在古日语和现代日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动词是对客观世界的各种自然事物及现象的各个片段及侧面的动性描述,所以把动词的语法意义和自然的物理性意义结合起来,才能更加全面地体现动词的实质意义。本文把日语动词的外部形态和表达形式与自然规律相结合,与汉语动词相比较,在物理意义的"功"、"能"关系方面作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は…が…”惯用句型在日语中用得非常普遍。如果不注意掌握其特点和用法 ,往往会出错误而不知所措。尤其是对把日语作为非母语的学习者来说 ,其用法实感头痛。为使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惯用句型的用法 ,本文分别就“…は…が…”惯用句型中的は与が的关系 ,が与谓语的关系 ,以及句子成份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1.
“视点”是发话者观察事物的视角或立场。“视点”分析法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手段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现代日语语法研究中。从中国人学习日语的角度出发,运用“视点”分析法,对在日语语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授受表现”进行分析和解读,旨在使日语学习者排除母语干涉的影响,准确掌握“授受表现”的表达技巧,顺利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参阅学界日语误用研究的成果,对中国母语者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日语格助词误用进行简单的总结,并对产生误用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3.
“助词”“助动词”的认定是日语词类认定的难点,也是重点,它关系到一个语法学说的基础理论构成,是众多日语语言研究者长期争论的问题。文章在详细论述部分先行研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对这一问题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4.
“ティル”是日语中表示动词“体”的重要语法形式,也是日语学习的一大难点。在不同的语境中,根据前接动词的不同性质,“ティル”可以表示“动作的持续”、“结果的状态”、“单纯的状态”、“历史回顾”、“习惯”等不同的意义。但则人们通常翻译成“(正)在~”“~着”“~了”等。这里从“ティル”的体语义出发,对具体汉译中的“ティル”与汉语动态助词“在~”“~着”“~了”的对应关系进行考察,目的在于加强并澄清人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弄清日语助词“ハ”与“ガ”的功能意义和根本特性 ,是分析和理解日语句子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6.
宾语是谓语最重要的关联成分,也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之一。在我国日语学界,作为重要的句子成分的宾语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通过将日语宾语和汉语宾语的比较对照,结合日语宾语的特点,提出了日语的"を宾语"、"が宾语"和"に宾语"的概念,同时也考察了日语宾语标志、双宾语、形容词宾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融合自主学习、学习监控的相关理论,结合本科日语听说教学特点,利用“爱课堂”教学平台构建起一套“专业日语听说能力-自主学习/学习监控方案”,并在连续两届日语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实践有效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听力学习策略,在听力学习过程中进行情绪调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以及课下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学好一门语言 ,其基本功是把握好其语法的主要脉络。日语的连用修饰语便是学习日语的主要脉络之一。在学习运用连用修饰语时 ,需要了解其品词范围、活用形式以及与中国汉语的状语之间在含义和连接位置上的异同点。只有做到充分的了解 ,才能够运用自如 ,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19.
日语中的副词数量多,且构成复杂。文章研究了与格助词“と”相关联的副词,主要考察了可添加格助词“と”的拟声拟态词及其它固有副词,代词、叠词等与“と”组成副词,格助词、数量词等与“と”组成副词性修饰语等。由此可见,日语副词与格助词“と”联系紧密,进一步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并运用副词。  相似文献   

20.
"X控"族词,其语义最初产生于ACG(动、漫、游)领域,出自日语"コン(con)",表示具有某种情结的人或极度喜欢、异常偏爱某事物的人,给人以变态感,与"痴"、"癖"相似。"控"是一个附加式"类后缀",语义为"相同或共同的"、"一类人"。"X控"族词,其语义="1个义类(控)X1个义象(X)"。对其意义,"占据一点,控制一片",便会不再让人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