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罗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著名人学家.他的<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一书是20世纪将马克思哲学重新人本主义化的重要文本.本文主要讨论了他重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这里,他反对将历史唯物主义诠释为经济决定论,而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学抗议.本文作者明确证伪了弗罗姆的这一做法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
弗罗姆对马克思哲学的人本主义诠释 ,其批判性价值张力在于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他那里 ,被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否定的异化史观再一次成为马克思面对社会现实的重要逻辑平台。人应该具有的本真创造性生存 ,作为一种非历史的价值悬设 ,成为批判现实的伦理尺度。本文作者明确拒斥了这种倒退式的理论倾向。  相似文献   

3.
弗罗姆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运用唯物史观提出新的心理学理论,并以此为基础从微观心理学领域展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他的社会心理学批判理论与马克思批判理论的视角、对未来社会的具体设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的社会现实给我们提出的理论课题依然是如何使历史唯物主义切入现实并改变现实.面对"美好生活"诉求,思考如何批判地认识日常生活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的一个重要面相.我们可以在20世纪众多日常生活批判,尤其是列斐伏尔的理论贡献基础上进一步思考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何以可能的问题.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不仅是揭示人类历史宏观规律的锐利武器,也是探明人类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微观维度的重要理论工具.在当代物质文明日益发展的条件下,马克思主义要面对日常生活在两个方向上的"异化",即"贫困化"和"衰退",马克思主义批判地认识日常生活至少也应该在这两个方面展开,即关于日常生活贫困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关于日常生活衰退的文化批判.因此,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包含政治经济学批判,但狭义的日常生活批判侧重于考察和引领生活方式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就是立足于日常生活这个包含并表现着整体的具体层面,运用并科学地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以考察在人类自我实现过程中引起的新的现实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5.
范春燕 《中州学刊》2004,(2):138-140
马尔库赛被西方有些人称为"发达工业社会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从人道主义出发,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早期的人本主义思想糅合在一起作为其理论根据,批判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并在"修正"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乌托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今年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问世一百五十周年.为此本刊专门组织南京大学几位学者撰写了一组论文.主题为"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关系问题的当代理解",旨在强调无论在经典马克思主义语境中,还是在当代条件下,历史唯物主义和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性命攸关的本质联系.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内涵的深化须臾离不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而对资本主义的现实研究与理论理解也自始至终需要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辩证法的哲学方法论自觉.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已经充分表明,脱离政治经济学研究这个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真实的,更不用说是影响深远的.几位学者将分别讨论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马克思与恩格斯)文本中的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问题,最后通过分析商品和货币问题,从经济问题的政治本质、货币现象背后的社会关系、剩余价值增殖对统治权力的强化等角度,对当下的金融危机进行了经济学哲学的解读,以期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研究与现实问题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双向融合、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不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不是因为经济学,而恰恰是因为哲学革命,正是那个“一定的”历史哲学语境,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一切细节上超过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是天然的经验的社会唯物主义,但只有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才真正走出一条科学道路,这使他所进入的一切思想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并且,也正是在马克思所从事的伟大政治经济学革命中,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这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面对社会历史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马克思将哲学的批判理性与现实的…  相似文献   

8.
从马克思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来看,马克思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他所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对于"市民社会"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分析的基础上的。虽然在研究中他也从现实的经验基础出发,但是他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来处理这种经验材料。他用黑格尔关于异化和异化的扬弃的方法来叙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他通过劳动的分析来探讨历史发展过程,而劳动的分析最终又转变成为资本主义批判的入口。他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不仅展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而且把这种唯物主义体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种实践的唯物主义又在商品拜物教的批判中深化了资本主义批判。因此,历史唯物主义是资本主义批判的批判哲学。  相似文献   

9.
蒲鲁东在关于社会进程及人类理想目标之实现道路等问题上的解读路径与马克思有着明显的不同,他是完全站在抽象法权的基础上来进行理论运思的。蒲鲁东根本瞧不起从现实发展的角度来理解社会进程之本质的思路。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一方面彰显了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经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在经济学领域中的良好运用,从而使他的这种批判显现出很强的针对性,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经济学研究水平滞后的前提下,马克思尚无法清晰地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历史理论,他在批判蒲鲁东时沿用了在批判费尔巴哈等人时已形成的阐述思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深层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拉布里奥拉曾用不同的术语指称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这些术语也最为集中地体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在他看来,马克思、恩格斯学说的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能够如实地解释社会生活进程的历史理论。同时,他也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哲学,而这正是它区别于传统哲学的地方。拉布里奥拉以"起源"的方法,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和理论的"自足性",批判了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