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歌词作为一种语言形式,逐渐成为语码转换的特殊载体。对中文流行歌曲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后,运用陌生化理论,从语符陌生化、语义陌生化、语音陌生化三个方面来探讨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并指出应该持一种辩证的态度看待流行歌曲歌词中的汉英语码转换。  相似文献   

2.
结合语言顺应论和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分析中文流行歌曲中的语码转换现象。研究表明,中文流行歌曲中汉英语码转换的深层原因来自于社会规范顺应、语言现实顺应和心理动机顺应,其语码转换都应将这三个顺应因素结合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语码转换是言语交际中的普遍现象,是指两种或更多语言之间的转换。流行歌曲中的语码转换同日常交际中的语码转换相似,但也有其独特性。解析歌词中语码转换这一现象,对了解流行文化、掌握歌曲语言的表达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语言学角度,运用语码转换研究的有关理论,分析歌词语篇中语码转换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在以汉语为主体语言的歌词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相当普遍。从转换形式上看,转换有轮换式转换和插入性转换,并体现在单词、词组、小句和语篇各个层次。这些特点使得歌词语篇中的语码转换区别于其它语篇中的语码转换。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接触现象,语码转换是语言顺应性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本文从Verschueren顺应论角度分析大学校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探讨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对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影响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广州地区报刊广告的汉英语码转换及其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语码转换既是一种语言现象 ,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这在广州地区报刊广告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以《广州日报》和《羊城晚报》为例 ,对广州地区报刊广告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既阐述了汉英码转换在不同广告类别和广告语篇结构中的分布情况 ,也分析了汉英语码转换在报刊广告中的表现模式。文中还对汉英语码转换的主要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流行歌曲中的汉英语码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语言学中,语言、语域、方言、俚语等被称为“语码”。语码的选择、语码间的转换或混合构成了社会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我国大陆八九十年代流行歌曲中的汉语与英语夹杂使用的现象,可以用语码转换理论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8.
语码转换作为一种跨语言的表达形式,在小说语篇中别具一格地体现其意义与功能。通过考察新加坡小说中汉英语码转换的形式,揭示了语码转换在三个层次的主位结构中的分布特点,即小句(或小句复合体)主位,超级主位和宏观主位、突出了语码转换对构建文学语篇和传递新信息的功能,探讨了选择语码转换的多种动机。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学作品中的英语语码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详细分析了网络文学中英语语码转换的表现形式和功能,说明了语码转换在网络文学中的重要意义,揭示了网络文化、网民的心理与文化背景及网络作家自由、原创的精神对网络文学的影响,讨论了汉英语码转换产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10.
语码转换是使用一种语言的过程中用引进另一种语言的方式而交替使用两种不同语言的现象。朝汉语码转换是朝汉两种语言长期接触过程中产生的语言变异现象,现已成为朝汉双语人日常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手段。朝汉语码转换的构造形式可以分为单语框架和双语并构两大类,朝汉语码转换的功能包括表意、表情、元语和语势等四种。  相似文献   

11.
语码转换现象是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语言教师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所采用的语用策略之一。恰当使用课堂语码转换对语言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文章结合二语习得理论和功能性语码转换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包括顺应语言现实、顺应教师心理、顺应学生实际)探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语码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本土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一方面借鉴了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则更加注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契合,将中国诗歌文学、民歌与中国传统音乐技法、欧洲传统音乐技法、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等进行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的艺术歌曲.本文主要从歌词、音乐语言、结构安排等方面入手,管窥中国艺术歌曲极其显著的特征之一--本土性.  相似文献   

13.
查尔斯·霍兰德的《华人品钦英语歌谣集》是国外学者研究中国移民品钦英语较早的专门著作,该书以歌谣和故事的形式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中后期华人移民品钦英语显著的语言特点。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在发音上具有明显简化和替换倾向,构词方法主要以重叠和模仿为主,而语义上则以同词异义为主,句法基本是中文思维的产物。尽管本质上是中文的一种变体,但是华人移民品钦英语还是基本满足了他们社会交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网络聊天由于自身的一些特点,往往比面对面的交谈更倾向于使用语码转换。网络聊天室中实时聊天语料的分析结果可以将语码转换区分为句问转换和句内转换两种不同形式。网民使用语码转换的背后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使用动因,使得网络语言丰富多彩,对促进和规范我国语言文字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英文歌词中在第一人称的使用上要高于中文歌词,其原因体现了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更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朦胧含蓄之美。从中英文的语言学角度分析,第一人称指示词在英语及线性语言中是不可缺少的成分,而中文第一人称指示词形象性不强,所以体现出中文第一人称指示词隐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汉语声调特点对英语语调学习的负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的声调不同于英语的语调,汉语为声调语言,英语为语调语言,两者各具特征。分析汉语声调的主要特点,指出其对英语语调学习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随着网络的发展,语言开始延伸到新的时空中。它与网络结合形成了网络语言。一些常用的英语网络语言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对汉语网络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语言的概念与分类,在分析诸多常用的汉英网络用语实例之后,总结归纳了各自的构词法特点,接着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就英语网络语言对汉语网络语言有何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我国原始诗歌的起源,认为原始诗歌是由原始语言发展而来,在其起源阶段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论述了原始诗歌的发展演变--早期的歌、诗结合的诗歌(举重劝力之歌、劳动歌、一般诗歌);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图腾歌舞;反映民族历史发展的原始史诗;走向世俗和人间的原始情歌。同时概述了我国原始诗歌的基本特征:多属于抒情,或直言其情,或直抒胸臆,篇幅短小,语言短促,呈现集体性、口头性、综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谚语是人类文化最古老和最有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谚语以其语言凝炼、警策、和谐、形象、表意透辟、深刻等特点成为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本文主要例析了英汉谚语共有的语言特征,从一个侧面去了解英汉民族语言的共性所在。  相似文献   

20.
认识一种语言,应首先从句子结构开始。汉语句的结构和英语句的结构有相似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汉语是意合型语言,英语是形合型语言,这就在很多句子结构上产生了不同。文章将从这个方面展开讨论,进而提高对汉语句和英语句特点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