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逵的性格特征及其审美文化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假纯真”、“莽悍狂野”是《水浒》中李逵性格的主要特征,本文探究了这种性格所包含的审美文化心理因素,并结合文化传统初步揭示了它所具有的审美接受效应  相似文献   

2.
一个民族特性所形成的文化模式有着巨大的历史制约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公民文化,必须深刻认识中国国民品性和民族文化性格.着眼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所必须依循的"文化底蕴",着重归纳、分析近现代有代表性、有巨大影响的国民品性和民族文化性格方面的梁启超分析模式、辜鸿铭分析模式、孙本文分析模式、林语堂分析模式、梁漱溟分析模式和史密斯分析模式,系统剖析由生物的、地理的、文化的和心理的等要素所构成的"民族特性"的结构体.这些分析模式为今天把握国民文化特质、建设公民文化,提供一种文化参照.  相似文献   

3.
对于不同的民族来说,由于他们不同的地域环境、相异的发展历程,使得神话这种最初的原始文化形态所显示的民族文化和基本精神相差甚远,因而东西方神话对各自民族文化精神产生的影响、所显示的理想精神和民族性格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对于不同的民族来说,由于他们不同的地域环境、相异的发展历程,使得神话这种最初的原始文化形态所显示的民族文化和基本精神相差甚远,因而东西方神话对各自民族文化精神产生的影响、所显示的理想精神和民族性格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史向军 《人文杂志》2006,(6):144-146
城市承载的文化因素有机融合所表现的诱惑力和吸引力,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整体格调和人文性格。通过唐长安城的自然选址所应和的天人关系,城市建筑的主题文化概念和内涵以及内外文化交往和融合的程度来分析唐长安城市文化的主流特征,有助于我们认识现代城市建设中应该汲取和摈弃的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6.
论区域文化性格概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阎耀军 《理论与现代化》2002,16(3):57-62,70
区域文化性格,是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对人类的“群体性格特征”在地域分布上的状况进行观察时所感知到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既不同于个人性格、群体性格,也不同于国民性格,它是一种层层嵌套的复杂系统,只有在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地理学的基础上才能对它进行科学的研究。它具有自发自动的功能,众趋定向的功能,中介传导功能,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京派小说家的文化心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京派小说家在心灵深处与传统文化产生了浓烈的依恋情感 ;中国文化的内倾性格导致了京派小说家中庸、和谐、节制的文化心态 ,形成了“入世”和“出世”既对立又统一的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8.
区域性格的形成和塑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区域性格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区域性格在区域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扬弃。  相似文献   

9.
藏族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文化性格以历史地理为载体和基础,因此,一个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文化性格有密切关系。本文就藏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性格及文化内涵进行探讨,说明了在藏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受地理环境因素、生产方式因素、文化心理因素等许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周扬、成仿吾文论的湖湘文化品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周扬、成仿吾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湖南籍文学理论批评家,他们文论所体现的注重社会政治功利的价值取向和权力话语方式等特点与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学统、湖南人“霸蛮”的文化性格有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湖湘文化造就了他们文论的基本品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世纪末小说为立足点,揭示了转型期中国社会文化冲突的一大特征———颠覆精英,及其潜在的现实背景。并指出:文化痞子、城市平民、都市白领对精英的蔑视与挑战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革命意义,但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也可能导致灾难性社会危机,因而主张各阶层的文化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2.
从法律英语文体特点看汉语法律文献英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分析法律英语的文体特点就汉语法律文献英译进行了探讨,从词义、语义、结构和逻辑等方面就汉语法律文献英译这一问题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西方的特写与我国的通讯虽然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但在主题思想的表达方法、选材标准、结构意识、写作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认真寻找这种差异,找出彼此的长处与特点,对于改进我国的通讯写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天主教首先在广东的澳门建立了基地,进而深入肇庆、韶州和广州,然后在北京播种于宫廷、传扬于全国。近代广东得风气之先,在基督教传教活动中起了特殊作用,一因广东具有优越的博采异域文化的地理位置和古老传统;其次由于岭南文化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内引外联的开放性;再次,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在广东的居留与考察,为其了解中国国情、确立文化传教和结交上层、从而获得合法传教身份的方针提供了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学》一书所作的评论 ,认为该书对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一历史与社会现象首次作了系统的理论探讨 ,揭示了其规律性 ,是一部极具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的理论力作。该书的出版是当代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深化与拓展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中西语言文化在交际中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表达形式。语言与文化共存,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过去的教学忽视了语言的文化特征,忽视了不同文化载体的文化差异。20 世纪是跨文化交际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学语言,而且要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只有这样,才可能应用准确和地道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达到更理想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前期创造社与前期新月派既有所侧重地对西方唯美主义思想进行了吸纳,又以开放性的思维和视野,融合了西方其他文艺思想和中国古典文论的某些特质。因而,他们的理论与创作呈示出一种相同的复杂性:既反对文学的功利目的,又重视文学的功利效果;既拒斥现实,又认同现实的真实性。这种文艺思想的复杂性,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五四”文学的审美形态,而且对即将跨入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英汉句法差异对外贸会话产生的影响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传统的监察制度在明初进一步完善,而且颇具特色,它在明王朝的创建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对明初整个政局也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大中学教坛上把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的“三分说”分类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应分为两大类:常式比喻和变式比喻,并着重分析了 常式比喻与变式比喻之间的联系及其“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