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波普尔对辩证法有很大误解,认为在辩证法方面,黑格尔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几乎相同.波普尔对辩证法进行机械地理解,对辩证法的核心即矛盾进行狭隘地理解,对辩证法家代表人物恩格斯用以说明辩证法的实例进行片面地理解.  相似文献   

2.
艾战胜 《兰州学刊》2007,2(3):10-12
当今学术界对波普尔科学哲学的研究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对波普尔提出的理解理论并没有给予重视和专门研究.实质上,波普尔的理解理论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有着共同的基质:科学发现与客观理解具有共同的模式,即"P1→TT→EE→P2",而且波普尔的理解理论与科学哲学都以理性批判为基本方法,以三个世界理论为本体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中的"历史主义"、"理性主义"和"二元论"三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理论和逻辑的分析,指出,波普尔由于不懂辩证法,他对柏拉图、黑格尔特别是马克思的一系列攻击都是出于误解和偏见,暴露出他的科学主义在面对社会历史问题时的无能为力和自相矛盾性.  相似文献   

4.
在关于方法论个体主义的讨论中,涉及一个重要问题——心理主义。波普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波普尔、沃特金斯、阿加西等都讨论了方法论个体主义与心理主义的关系。波普尔始终坚持批判心理主义,其目的是为了确保科学方法的统一性、社会理论的自主性以及社会科学解释的合理性;沃特金斯在其早期认为心理主义有助于对社会现象进行彻底解释,但在其后期提倡的中层解释方法中,心理主义却几乎没有立足之地。阿加西原则上对心理主义持反对态度,他主要是通过对心理主义的批判,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制度主义的个体主义理论。本文通过论述三位波普尔学派代表人物对心理主义的批判,以求更好地理解他们关于方法论个体主义的主要思想和侧重点,并为更加准确地评判方法论个体主义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5.
卢卡奇以马克思"辩证法是社会辩证法,不包括自然辩证法"为根据反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否认自然辩证法.而实际上,马克思的辩证法既包括社会辩证法,也包括自然辩证法,由此卢卡奇既没有正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也错误地理解了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对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的众多解读中,历史主义、极权主义和自由主义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而其有关平等主义的论述则不受重视.笔者通过梳理波普尔对一些重要思想家的平等观念的引述和评论,从平等观、平等与不平等的关系、不平等观等三个方面讨论波普尔的平等观,指出其并不重视机会平等或结果平等,而是将平等理解为一种具体的实践过程.这对更为全面和准确地理解波普尔的“零星社会工程”的渐进性和“开放社会”本身的理想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波普尔把马克思说成是社会预言家,视马克思为历史决定论的典型代表,甚至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法西斯主义。对波普尔的反历史决定论思想作一个深入的解读,指出其对唯物史观错误解读的原因,证明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的唯物史观就显得很有必要。在文章中通过解读波普尔反历史决定论的思想总结出波普尔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错误解读的原因,主要是波普尔不能辩证的理解唯物史观和脱离实践的解读唯物史观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在当代中国学术中,一方面人们高举辩证法的大旗,另一方面辩证法的敌人——“变戏法”和“教条主义”,实质上也就是哲学诡辩论和独断论却泛滥成灾?这是因为辩证法的本质和原初意义长期处于失传、失真、被遗忘和被异化的状态,辩证法被泛化扭曲地理解为“客观规律学”,并进一步被异化地理解为排斥了质疑与批判的科学真理体系。辩证法是哲学发展的高级形态,对话、辩驳才是辩证法真实的外在形式,批判与革命是它的内在本质,诡辩和独断是它的真正敌人。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实现辩证法的本质还原,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进行再学习和再认识。  相似文献   

9.
波普尔在论证"开放社会"时提出四大悖论并做出相应解答,旨在阐释其民主和自由理念,为"开放社会"提供理论支撑.民主和自由理念是理解波普尔的"开放社会"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之关键所在.本文循着波普尔论证的逻辑进路并结合西方自由主义传统对波普尔的民主和自由理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评析.指出,波普尔所推崇的民主是代议民主制下的民主;他所倡导的自由是三权分立制度的英美式的消极自由;他所着力美化的"开放社会"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世界".  相似文献   

10.
卢卡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辩证法,是黑格尔辩证法的革命改造,体现了本体论内在逻辑的展开和揭示。他恢复黑格尔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根基处的作用,其根本目的在于纠正对辩证法进行扭曲的经验主义、修正主义传统。卢卡奇所做的工作亦是将黑格尔与马克思放在一个发展的平台上进行对话,其实质仍是独立自主地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正> 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在对这一命题的理解上,很多人仅限于一般地承认联系是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重要内容之一。我认为,联系范畴是对辩证法全部内容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贯穿辩证法的主线。一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辩证法明显带有现象学方法的描述性、解释性的思想元素,现象学的方法或许可看成对辩证法的一种补充,能够深刻地揭示主体意识之内思维和存在的同一问题,但本身却不能承载辩证法的真实内容和根基。卢卡奇的中后期思想开始转入对辩证法与经济学关系(《青年黑格尔》的主题)的探究,这是对其前期辩证法思想的拓展和完善还是其思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如果存在根本性转变,那么应当如何准确地把握这种转变的起源和内涵。卢卡奇在《青年黑格尔》中所阐释的辩证法究竟是一种包含了生命概念的真实内容还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科学方法论,它的真实根基是什么。上述交互联系的问题既涉及对卢卡奇历史总体性辩证法的理解,也牵涉当今对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质性理解。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关于研究辩证法的必要性的思想包括了理论(包括方法论)研究具有三重逻辑,即本然逻辑——理论具有生命力的客观辩证法、实然逻辑——理论研究自身的辩证法与应然逻辑——理论研究的历史辩证法.其次,恩格斯关于复归辩证法的思想蕴涵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管近代在细节上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比希腊人朴素的自然观要正确些,但是希腊人把自然界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比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要正确些;二是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三是黑格尔是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四是马克思的功绩就在于,他把黑格尔倒立着的辩证法颠倒过来,引发了辩证法形态的根本变革,创立了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14.
波普尔认为,以柏拉图、黑格尔、马克思为代表的历史决定论把“是”与“应当”混在一起,是事实与价值一元论,在理论方法上是错误的。波普尔本人主张事实与价值的二元论,认为无论历史还是外在自然都不能替我们决定什么、选择什么,道德决定不可能从社会事实或对这些事实的描述中推导出来,而是源于我们的自由选择。对“休谟问题”中的“事实”与“应当”,马克思持一元论和二元论的辩证观点,由此坚持了历史决定论中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内容,国内学术界一直重视对此问题的研究。贺来教授的《辩证法与实践理性——辩证法的“后形而上学”视野》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即是这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正确地理解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深层关系,是理解辩证法历史命运的关键性问题。在此问题上,贺来教授打破了常规之见,他认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自发端之日起,不仅不处于对立状态,反而是内在地纠缠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6.
卡尔.波普尔的哲学以“否证论”为其整体标识和理论旗帜,从中引出他的“否证技术”即“试错渐进”的理论和方法。波普尔的此论以研究人的实际活动为要旨,其观点一元地贯彻在他的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政治哲学之中。马克思的哲学也以此为要旨,但他的活动论却是实践论。应该以实践论为核心,一元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的哲学。波普尔的试错渐进理论,揭示了人的认识的和社会的具体活动的机理,这对于理解马克思实践论中关于具体实践的原理,进而理解全部马克思哲学具有很大的启示价值;但这种试错渐进理论,不承认人类总体性实践及其规律,更看不到这些规律通过“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的检验作用制约着相对规律的形成和展开,这又是片面的。波普尔只承认“趋势”而不承认“规律”,只承认“科学预测”而不承认“历史预见”,这仍然是由于他不了解人类生活的实践本质,离开了马克思的实践论来“批判”马克思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7.
谭扬芳 《甘肃社会科学》2007,(2):142-145,209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分析波普尔关于社会历史规律的基本观,其失足在于片面、机械地理解了规律的普适性、重复性和趋势与规律的关系.同时阐发了承认社会历史规律的存在及其决定作用,是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基本前提,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决定性与人的实践活动的主体选择性是辩证统一,并简单分析了波普尔偏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辩证法是怎样一种学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根据不同情况给它以各种不同的定义。比如,把辩证法定义为“关于联系的科学”、“关于发展的学说”、“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逻辑学”等等。这些不同的定义表明了辩证法的多面性。正如列宁所说的,“辩证法是一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怎样理解辨证法是一种“多方面的认识”呢?“多方面的认识”又是怎样地构成了辩证法从而使它成为一门完整的学说?研究这两个问题,对于防止片面地、机械地理解辩证法,显然有着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哲学家把辩证法理解为对谈技术。黑格尔借康德二律背反思想的冲击力,一改古希腊式的理解传统,把辩证法理解为客观事物和思想观念中的内在矛盾。马克思在批判性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提出人化自然辩证法,其主要内容有三:一、人化自然本体论层面的辩证法;二、人化自然界限扩张与非人化自然界限退缩的辩证法;三、人化自然界限扩张与"自然必然性"界限扩张的辩证法。人化自然辩证法以人的认识和实践为存在范围,用马克思的话表述是"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这种思想逻辑的必然性结论可想而知,人化自然辩证法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论矛盾群     
李卓  张光成  张宏杰 《理论界》2006,4(10):157-158
现行的辩证法体系、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僵化理解,以及对现代科学对哲学带来的丰富养料的不能正确消化,影响了对对立统一体系理解的深化。本文认为:如列宁、毛泽东一直强调的,对立统一规律就是辩证法的核心。从这一核心来理解作为辩证法特征的普遍联系,这普遍联系事实上就是一个相互制约的矛盾群--当然,这是一个巨大的、多层次的、无限伸展的矛盾群。而我们本文讨论的矛盾群,只是对决定事物性质最有意义的一部分。本文对矛盾群的提出打破了抽象地、直观的、孤立地理解矛盾的状况,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更符合矛盾存在的辩证状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