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直以来,总以为沟通是必须依赖语言的。没有语言,如何沟通?没有外语,如何交流?改革开放,国门洞开,走出去,请进来,没有语言怎么行?没有外语怎么行呢?于是,外国语小学“平地而起”,外国语中学“雨后春笋”,“外教”、“老外”到处赶场,“疯狂英语”四处兜售。多掌握一门语言,就多一条渠道,就多一份机会,就多一点成功。因而,我对能说溜几门外语的人士佩服得五体投地;因而,我挤破脑袋进了外国语中学;因而,我不仅学习疯狂英语,还咬牙学习法语。哎,倘若自己能掌握五六门外语,那可真是如“…  相似文献   

2.
侠客的资本     
手边有两册书,是译文出版社的“独行侠英语口语手册”(一套四本),牵涉到海外求学、周游列国、洽谈生意和寻医求治几个方面。书都很小巧,以我拉杂散漫、爱穿宽大衣服的个性.往口袋里一塞是绝对不成问题的。即使想作淑女,把它们放进漆皮手提小包,也很妥当。不过,喜欢这几本小书,主要还是因为它们激起了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总觉得,行囊中有了它们.出国去潇洒一圈的可行性太大了.还有趣。本来,英语不是不会,面对老外生拉硬扯也能侃上几句,可是.那同你真正能说想说的话,能知道你面  相似文献   

3.
成飞 《今日南国》2009,(13):58-58
一、不努力学英语是不行的 很多学生出国以前以为到了国外,有了英语环境,自己会不费力地通过语言关。然而,除了小孩子,成年人欲消除语言障碍谈何容易?非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人学英语都会受母语的影响,这就是许多在国外生活了半辈子的老华侨,其英语程度还不是特别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修辞与编辑     
吕叔湘先生说:“编辑的任务是把关”。“在编辑要把的关之中,首先是文字关”,刘叶秋编审说:“无论作什么专业的编辑,都需要审稿、改稿、写稿,处处离不开语言文字。”可见,编辑的首要任务是把好文字、语言关,而修辞是直接讲究语言、文字运用的科学,因此,编辑与修辞学有着十分紧密  相似文献   

5.
《21世纪》2003,(11)
●97年的时候大家都想出国,好多不该出国的人也跟着出国。现在好多人又说都不出国,我们也都不出了。这种思维本身就有一种“跟风”的倾向●读书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价值,千万别说“出国”,叫“留学”●留学能够帮助人们走出死胡同,但留学本身可能就是条死胡同●整个中国留学潮里面核心的问题是:留学不是目的,留学是通道,通道的终点就是职业目标  相似文献   

6.
幽默放送     
《21世纪》2006,(5)
可怜的老外一家陕西人在纽约唐人街开了家餐馆,儿子当服务生,老妈管收钱,老爸做大厨。某一天,店里来了个老外,点了个套餐,吃到一半,“咣当”,把汤碗打碎了。儿子跑过去看了一下,说:“碗打了!”老外想:“one dollar……”老妈听见声音,也过来看,见地上有个破碗,问:“谁打的?”老外想:“three dollar”儿子说:“他打的!”老外想:“ten dollar!”老妈又说:“还得打一碗!”老外想:“hundred one”老爸正在厨房切菜,听见外面的声音,赶忙跑出来看怎么回事。忙乱中,忘了把菜刀放下。五大三粗的老爸,手持菜刀站在餐厅里,老外一看,心跳加速,血压急升,…  相似文献   

7.
高校外语教学,由于脱离所学语言的文化环境,因此需要死记硬背大量的单词和语法现象,从而成为令许多学生感到头痛的基础课之一。其实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生动、自然、丰富的文化传统和语源背景,以其作为母语的人们并不感到语言学习的枯燥与困难。在外语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通过不同文化背景的介绍与分析,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外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把握所学外语的本质与规律,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 语言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由于各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增加了在不同文化环境学习外语的难度。中国人听“老外”讲洋腔洋调的汉语感到很可笑,“老外”听中国人说“洋泾浜”英语也忍俊不禁。一位在厦门大学留学的美国博士听到中国同事称自己目前的工作与别人比较起来还马马虎虎时,对两匹马加两只虎与工作有什么关系百思不得其解。而中国人听到美国人说:“我爱你胜过爱我的狗”,恐怕心里也不大受用。这种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差异,是外语学习中语际错误的重要根源。 在外语教学中,80年代开始兴起交际法教学,越来越多的教师注意到运用不同语言文化差异来加强语言交际能力训练,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学习英语这门“国际性语言”的人越来越多,学校更是将之列为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程.但是许多学生在学了几年的英语后,尽管英语语音、语法都学得不错,说话却往往不得体.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例1:在英语系主办的英语角,当外籍老师对学生说:“你的英语说得很好.”时,学生会谦虚地说:“不,不,我英语说得很不好.”外籍老师会觉得很困惑,为什么学生这么自卑.  相似文献   

9.
应该“学好英语再出国”还是“出国后才能学好英语”并非是学术之争,而是关系到要不要为学英语花上大笔外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庞大的留学生市场中92%为自费留学生。就留学而言,最大的拦路虎还是语言关。不少刚出国的留学生,因为语言关没过,无法上专业课;于是保留学籍,花费高昂的学费在当地语言班继续学习。所以,准备留学前,头等大事就是学好外语,使自己能熟练地听、说、读、写。  相似文献   

11.
早就听说邓亚萍在清华读书,现在怎么样了?邓亚萍已经是清华大学的硕士生了,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标准得令老外都感到吃惊。  相似文献   

12.
几个月前,一位刚刚出国去澳大利亚就读硕士课程的学生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讲述了他因英语能力不足、听不懂上课内容而烦恼。其实,这位同学在出国前已经参加过雅思考试,并且考试成绩符合所申请课程的英语能力的要求,那怎么会“水土不服”呢?在给这位同学的回信中,我鼓励他对自己的英语能力要有信心,并且建议他在学习主课的同时到大学语言中心学习学术英语课程。前几天,这位同学又写信给我,高兴地告诉我,他在学完为期5周的学术英语课程后,深感受益匪浅,现在他已经顺利过了语言上的难关。  相似文献   

13.
一人们常说:“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英语是一门使用广泛的语言,”;“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语言’一词也用于“他使用恶毒的语言攻击我”;“鲁迅语言的特点是一针见血”;“赵树理的语言有山药蛋味”等等。一般来说人们很少注意‘语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真性感     
罗西 《社区》2012,(8):51-51
我喜欢与老外交流。早年采访美国人潘威廉教授,平常他一说“谢谢”。中国人总是“纠正”他说“不用谢”.他很委屈地问我:不用“谢”,那要用什么字?问我工作如何.我谦虚地说:马马虎虎啦!他伸出大拇指夸我:厉害!我解释说。马马虎虎就是“很一般”的意思。他一脸无辜而疑惑:马马虎虎,是两匹“马”两只老“虎”,这不是很棒很棒吗?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80年代的出国热,我们都曾关注过《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的故事,那些嫁给老外的恩恩爱爱的恋爱佳话一时成为街头巷尾的话题。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外给中国人为媳做婿,给中国人家庭生活场景,添了许多趣事。 沈先生:韩国儿媳“宠坏”了儿子 去美国前,已知长子在美国刚娶了一个韩国媳妇。 儿媳的英文名叫June(琼),比儿子年轻9岁,她是在17岁时从汉城移  相似文献   

16.
英语是一种广为世人所用的历史悠久、词语丰富、词意众多、使用灵活且搭配能力很强的语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学习既是基础又是很重要的一环,一个人词汇量的大小会影响到他的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的水平和发挥。换言之,词汇学习是学习英语的“硬件”,此关不过,学好英语只是一句空话。而英语词汇的记忆是困扰许多英语学习者的一个难题,如何有效地记忆英语词汇成为英语学习者们关心  相似文献   

17.
老妈探亲记     
老妈来美国之前,只会3句英语:Hello,Thank you,Goodbye。还别说,这有限的3句英语在老妈刚进美国时,就派上了用场。入关检查时,老妈对窗口内检查证件的"老外"招呼:"Hello!""老外"以为这位热情的中国老太太懂英文,就一连串地说了几句"鸟语"。这下老妈懵了,笑嘻嘻地对着老外连忙摇手,并用中文说:"嘿,  相似文献   

18.
沈黎明 《新天地》2016,(1):12-13
温柔又犀利的大忙人 京剧名家孙毓敏行动活力十足,语言感染力超强.不论在多么严肃的、一本正经的场合,面对多么高层的领导,都能把想说的、该说的用大实话、大白话说出来,越是这样直截了当,越是透着恳切、真诚,并且让现场气氛一下子轻松、活泼起来.比如她为北京社区教育提意见,专门“演”了一个故事.她说几年前自己出国参加—个国际会议,早起到公园散步,总有人对她笑,并主动问候:“Morning”,“Hello”.“我当时吓了一跳,我又不认识他们,为啥冲我打招呼,咱还真不习惯.”  相似文献   

19.
孟园 《金陵瞭望》2008,(21):92-93
在他出版的自传《我不是老外》中,他说:我永久离开美国,是要跟着中国人往前走。最大愿望是能真正成为“南京人”!  相似文献   

20.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语言从听说开始,是有声的符号系统。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将声(模仿)、形(书写)、意(理解)结合起来。不仅如此,因为英语语音和语法、构词法及拼法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但在科技界,总有一些人认为,学英语只是为了看参考书,不必讲究发音;甚至以“哑巴英语”自居。有的语音学专家也认为“学英语只是为了看书写文章的人”,不必在“使英语发音更加完美”上下功夫。这种观点使不少人在过语音关时“煮了夹生饭”。因为好习惯很难养成,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倒总是些坏习惯;所以,不少科技工作者的英语发音常常不标准。众所周知,夹生饭是不易做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