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共产觉人的最终目的是消灭阶级和建成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目的,无产阶级首先必须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打碎资产阶级的反动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但是夺取政权并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终结而不过是它的开始。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其目的是为了利用它来继续进行阶级斗争:剥夺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经济基础,为消灭阶级创造一切必需的条件。列宁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消灭阶级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实践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对此列宁曾经作过一个简洁明了的解释: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 (二)在人类发展的一百多万年或更长的时间中,阶级的存在只是一个短暂的时期,它“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马克思),其时间至今不过数千年。阶级是一  相似文献   

3.
石镇平 《江汉论坛》2006,1(7):17-21
过渡时期的历史总任务就是消灭阶级,而不仅仅是消灭剥削阶级。也就是说,只有彻底消灭了阶级而不仅仅是消灭剥削阶级才算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20世纪以来的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的标准,在刚刚消灭了剥削阶级、远未消灭阶级的情况下,就过早地提前宣布进入了社会主义,犯了超越阶段的错误。因此,现实各国的社会主义还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而是尚未完成马克思过渡时期历史任务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一) 讨论真理有无阶级性,必须首先弄清什么叫阶级性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报纸有阶级性时指出:“有人说,报纸没有阶级性,报纸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种话就讲得不对了。至少在帝国主义消灭以前,报纸,各种意识形态的东西,都是要反映阶级关系的。”《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44页)可见,因为报纸反映了阶级关系,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就叫有阶级性。没有阶级性是什么意思呢?毛泽东同志也有过明确论述:“大字报是没有阶级性的,等于语言没有阶级性一样。白话没  相似文献   

5.
《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谓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设想” ,其实并不是马克思的 ,而是他批判的《哥达纲领》的。马克思诚然是从这一“设想”出发开始他的推理的 ,但这并不因此就证明他对这一“设想”的认同。毋宁说他由此推理而否定了这一“设想”。社会主义的未来制度只能从它的历史规定中逻辑地推出 ,这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对此 ,马克思早就有类似论述 ,这才是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真正“设想”。  相似文献   

6.
“阶级”一直是我们切分人类社会的理论之“刀”.我国、欧美学界对阶级理论、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的争论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阶级”与阶级的“名实”问题、“阶级结构”测量与计算的问题、“阶级”的形态问题、“阶级”的界限问题,等等.我们认为,首先,只要人群分类的条件存在,阶级必然会一直存在下去;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理论的“阶级”也有与时俱进的必要,毕竟它的发生场景主要在欧美,我们不能总是抱着过去那些缺乏实证数据支持的理论自言自语.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我国现阶段的阶级状况、阶级斗争形势和主要矛盾问题时,都要涉及到怎样算是消灭了剥削阶级,即消灭剥削阶级应以什么为标准的问题。有的同志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一方面说,从原则上说,划分阶级和消灭阶级都应该以经济关系为标准,可是在分析消灭阶级的问题时,却又认为,消灭阶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消灭剥削阶级不仅要消灭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变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而且还要消灭作为剥削阶级的社会力量,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和对剥削阶级分子进行改造。这样,就把划分阶级和消灭阶级的标准看成是不同的了。这个问题实有商榷的必要。我们认为,阶级的划分是以人们的经济关系,主要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为标准;阶级的消灭也同样是以经济关系为标准。剥削阶级赖以存在的经济关系被消灭了,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便不存在了。至于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改造剥削阶级分子,那是我们在消灭剥削阶级的斗争过程中所必须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并不是判定剥削阶级是否存在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一九八○年六月十九日刊登的辛仲勤、薛汉伟二同志论述《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的文章,着重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说的“不断革命”的特定含义,并分析、批判了一种流行的很值得商榷的观点。我觉得这篇文章很启发人。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原则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英国的市场社会主义学派认为把市场作为手段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市场社会主义,尽管市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西方社会主义流派有其可借鉴的地方,但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对市场社会主义进行科学辨析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及其阶级实质李永伦孙中山在1903年12月复某友人的信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到社会主义:“所询社会主义,乃弟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①从这以后一直到1925年3月逝世,孙中山在许多论著、讲演和信函中多次论述了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宰”见于甲骨文和《论语》等古文献。史学界对宰的身份的看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宰是奴隶,一类认为是统治集团的官吏。认为宰是奴隶的史学家有宋衍、范文澜、郭沫若等。范文澜、宋衍等据《说文》宰是“罪人在屋下执事者”的解释,主张宰是罪犯奴隶。宋衍说:“有一些是自由的公社农民,因犯罪而被没收为奴的,宰便是。”(《历史教学问题》1957年第3期)范文澜说宰是手工业和厨下奴隶。管宰的大官叫做冢(大)宰,是百官中权力最大地位最高者。郭沫若的看法与他们略异。他认为宰和臣一样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命题。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正是由于生产力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才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经历了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将来必将  相似文献   

13.
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是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重点之一。我们的许多教材对这个问题的全部论述,都是以马克思的“工人阶级解放的条件就是要消灭一切阶级”这一命题为出发点的。笔者认为,把消灭一切阶级作为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不符合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的实际。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社会主义的性质问题,是孙中山研究中热烈争鸣的一个问题。兹略抒管见,就教于学术界前辈及同行。按照孙中山自己的表述,他所倡导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早在1911年,孙中山曾说:“余实社会主义家也.”就连他的论敌、保皇派巨魁梁启超也公开承认:“提倡社会主义,以他为最先。”在孙中山的大量文稿中,社会主义就是民生主义的同义语。判断历史人物思想性质的主要根据,不是他本人的主观意图,而要看其思想的客观社会效果。这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们屡次教导我们的一条重要原理。评价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无疑也应遵循这个原则.  相似文献   

15.
社会阶级、阶层概念是社会结构中两个最重要的范畴。当前由于社会变革而将社会结构的研究置于理论工作者的重要理论视野,这一任务的具体化使得社会阶级、阶层问题自成地成为社会学界近年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诗中有画”是中国古代诗学的经典批评术语,围绕着它,生发出了诗画转化说、诗画相异说和诗画一致说。究其本意,苏轼所认为的“诗中有画”,是指诗歌要像绘画一样具有相似写意风格,并且这种艺术风格是由绘画主导产生。围绕着“诗中有画”的争论,反映了不同时代对诗歌形与神关系的不同看法,是一种话语运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明清之际曾经出现过一个以朴素唯物论为理论基础的“经世致用”思潮。在这一思潮指导下,许多学者强调学问须有益于国计民生。它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应予肯定。然而,“经世致用”这一思潮并不是凭空出现的,任何思潮都与它前代思想有着某种程度的联系,都必须以“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思想资料作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85页)。经世致用思潮的出现与明中叶后期开始的“实学”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这一思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9.
辨析“以人为本”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爱宝 《社会科学》2001,1(11):30-33
“以人为本”是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命题 ,无论是在学术讨论中还是在实际运用中都表现出了某种歧义 ,甚至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所以有必要对这一命题加以辨析。例如 ,在评价享乐主义的消费观或人生观时 ,有人认为享乐主义是一种“物支配人”、“以物为中心”的观念 ,是“以人为本”的失落 ;但也有人认为享乐主义恰恰是“以人为本”的结果。有人在分析可持续发展战略时 ,一方面指出 ,不可持续发展是传统的发展观造成的 ,这种发展观树立经济增长第一 ,重视以物为本 ,忽视“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他们赞成平等的联合,而不赞成互相压迫。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很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的领袖。”(《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我认为,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符合中国历史的客观事实,可以作为衡量中华民族英雄的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