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11~13世纪西藏西部地区及相邻地区木雕的研究,对其艺术风格、源流演变等问题作了探讨,认为这批作品是当地融合了印度西北部和克什米尔艺术之后创造出的杰作,这些作品对古格王朝时期的木雕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韩鸿 《中国藏学》2020,(3):184-194
拉达克是西喜马拉雅地区的重要交通、经济、文化中心,但是有关拉达克的近代史料多有散逸。作者在德国发现了现存最早的藏文报纸《拉达克新闻报》与《拉达克信使报》,这两种报纸内容涉及20世纪早期西喜马拉雅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是研究拉达克地区近代史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两种报纸的创办与内容均有较多的中国元素,同时也呈现出明显的宗教偏见和东方主义色彩,可成为研究西喜马拉雅地区"接触地带"文化的一个典型样本。  相似文献   

3.
族群源流史研究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对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材料和方法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除了传统的文献材料,出土文献、考古发现、人类学材料、语言学材料等均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而自然科学的介入则揭示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分子人类学在体质人类学的基础上将研究触角深入到基因层面,从而为解码族群源流提供了新钥匙.《岭南民族源流史》一书是分子人类学真正走入人文科学领域的系统性论著,标志着传统人类学与分子人类学开始进入系统结合的阶段.《越文化发展论》一书同样重视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其对於越族源的讨论在材料运用上的综合性以及看待问题的全面性,都堪称族群源流史研究的典范.这两本专著为我们重新看待秦人源流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冼周 《民族论坛》2012,(16):110-112
何光岳先生的遗作《炎黄源流史》以读音相近之故,论述俚人源于炎黄时期的方雷氏,其论证方法有误。关于俚人的名号"俚",何先生认为是源于方雷氏之"雷",这种观点与图腾的涵义不符,但我们不可否认俚人的文化有很深的雷崇拜的烙印。俚人铜鼓上的蛙饰不应看作是青蛙图腾,而是雷崇拜的一个因子。  相似文献   

5.
德莱塞的《嘉莉妹妹》开创了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新纪元。德莱塞在《嘉莉妹妹》中,在题材的选择上突破了传统意义的范畴。他放弃了以往充满理想主义的题材,在作品中体现了命运的不可抗争和人的无能为力。而在艺术风格的塑造上他注重细节描写和富有哲理性的阐述,这使这部作品自然主义特色更为鲜明。本篇论文从创作题材和艺术风格两个方面论述了《嘉莉妹妹》的自然主义特色和它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民族出版社与北京慈航经典《嘉兴藏》编辑顾问中心合作进行的发掘整理大型佛教经典《嘉兴藏》(径山藏)(以下简称嘉兴藏)工程,无论是从传承佛教典藏、弘扬佛教文化角度,还是从挽救国宝、弘扬中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说,都是一项功德无量的国家重点出版工程。它不仅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得到了中国佛教协会的重视和支持,还得到了各省市以及台湾、香港、澳门佛教界的重视和支持。中国佛教界的众多佛教信徒和佛教文化的众多专家、学者及各界群众,对这一重大出版工程,也都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和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对<汉满词典>一书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考古学突飞猛进的发展,研究西周史的资料日渐丰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文献材料和丰富的彝铭材料相结合,井参考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方法,对酉周王朝的构成以及疆域开拓等问题作了细致的研究。文中涉及上古时代处于中原的王朝的历史地位重新进行全方位的检讨和审视。周书灿博土撰著的牺周王朝经营四土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一书正是在广泛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史籍文献和考古材料,并结合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就西周王朝对四土疆域的开辟及经营这一…  相似文献   

10.
<圣经>是基督教的宗教典籍.它本身也具有非凡的文学意义.在<圣经>的众多文学体裁中,叙事占有重要地位.对<圣经>第一章<创世纪>中的不同叙事视角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了它所取得的叙事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阿里是古格王朝和藏传佛教后宏期的发祥圣地。阿里古格王朝时期佛教壁画艺术植根于雪域之巅 ,以其独特的造型 ,浓烈的色彩 ,精细的线描 ,写实的风格 ,浪漫的构思 ,纯朴的地方特色和精深的传统底蕴 ,成为藏族“苯”教美术与藏传佛教美术圣殿中独树一帜的奇葩 ,亦是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竖立起的一座凝聚着人民智慧与文明足迹的艺术丰碑。阿里古格壁画艺术在长期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广泛交融中 ,以鲜明的民族特色 ,浓郁的宗教文化色彩和神秘的地域文化特征 ,形成了自已独有的艺术风格。一、古格壁画构图的形式美由于古格地区寺院…  相似文献   

12.
李新峰 《民族研究》2012,(4):68-76,109
明洪武初,撒里畏兀儿降明。明朝将其分为四部,设为安定卫等几个羁縻卫。目前,学界正根据各卫与各部的对应关系,判断撒里畏兀儿内部的族群划分状况,而对究竟为撒里畏兀儿设立了哪几个卫,各卫如何对应各部,认识仍存疑点。本文重新解读《明实录》对卫所设置的记载,结合明初俞本《纪事录》中的重要记载,提出了新的看法:明初撒里畏兀儿既非《明实录》记载的设安定、阿端两卫,也非现代学界认为的设安定、阿端、曲先三卫,而是设为安定斡端、曲先答林两卫,分别对应阿真、阿端两部和苦先、帖里两部。这个结论说明,现代裕固族的祖先撒里畏兀儿,在明初分为源自于阗和库车的两大系统。  相似文献   

13.
古格王国之所以在17世纪中叶亡于它西北的兄弟邻邦拉达克,与基督教传教士对藏传佛教缺乏了解的盲目传教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古格王国的不幸倾覆,相当有效地阻止了基督教对藏传佛教的颠覆活动,也阻止了西方殖民者对西藏的全面渗透。  相似文献   

14.
北宋初期党项内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蕤 《民族研究》2005,(4):57-64
北宋初期估计有十余万党项民众先后内附于宋,这些内附党项集中分布在东起麟府、西到环庆的宋夏沿边地区。党项内附后,更加凸显了宋夏沿边地区农牧并举的经济形态;党项也出现了定居的趋势。由于党项内附引起宋夏沿边人口的增加,使大面积山地得到开垦,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下游的黄河泛滥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亚莎 《中国藏学》2002,(3):87-106
坐落于西藏自治区后藏康马县境内的艾旺寺是目前极少能够保存下来的11世纪卫藏佛教艺术遗存,寺内残存的雕塑呈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风格-为20世纪30年代最早考察该寺的意大利藏学家G·杜齐命名为“波罗/中亚”艺术风格,由于艾旺寺所在地是萨玛达地区,“波罗/中亚”艺术风格又最早出现于这一地区,西方学者亦称这种风格为“萨玛达类型”。这一综合性的艺术风格,顾名思义,主要由东印度波罗王朝艺术样式与“中亚”艺术共同构成,西方藏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中亚”这一部分,杜齐提出“于阗说”;维塔利主张“西夏说”。杜齐之后,罗伯托·维塔利在这一研究领域中脱颖而出,对早期卫藏艺术的研究不断深化。与此同时,20世纪80~90年代中国西藏文物普查队在对艾旺寺的调查基础上,提出艾旺寺雕塑显示出印度、汉地、于阗等多种风格的融合,说明这一风格不仅样式特殊,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笔者希望在中西双方的考察研究的基础上,能够对艾旺寺的雕塑遗存,对“波罗/中亚”艺术风格的源流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对艾旺寺雕塑中的汉地艺术影响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6.
历代中央王朝在经营西域的过程中无不将屯田作为解决粮食运输困难的重要措施,以服务于国防目的的军事屯田方针长期不变。18世纪以来,随着新疆逐步纳入中央政权的管辖,新疆屯田从临时性以边养边措施演变为持久的到全国性的经济开发的一部分,改变了新疆的经济格局。作为一项前近代国家的传统边疆经济政策,对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最后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对新疆近现代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清前期阿拉善蒙古盐务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拉善蒙古盐务问题在清代蒙古盐区中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以阿拉善左旗档案馆馆藏清代档案为主要资料,结合同时代其他历史资料,理清清前期阿拉善蒙盐发展的轨迹,通过对阿拉善蒙盐不同发展时期和若干发展阶段的分析,以探讨其对内地相关盐区的影响,并剖析了清政府对其态度及政策的转变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版画看西夏佛教艺术对元代内地藏传佛教艺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西夏在藏传佛教艺术向内地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藏传佛教艺术随着藏传佛教不仅传到了西夏 ,而且在西夏生根、开花 ,在自己艺术的基础上融汉传和藏传佛教艺术于一体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这一艺术对元代内地藏传佛教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版画为例 ,通过西夏和元代内地藏传佛教版画艺术之间的比较研究 ,具体揭示了二者之间的这一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