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学术界在朝鲜历史研究上有个框框是三个没关系,即主张高句丽与高丽政权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与当前朝鲜政权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高句丽与当前韩国政权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目的还是重在现在的中朝关系。然而历史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历史性表达,它不仅具有社会关系的广泛性、长期性,而且更突出了社会关系的政治性、民族性。本文试图对中国与朝鲜半岛历史关系中的两位著名将领的史料性的历史回顾,从社会学上梳理这个关系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2.
自金正日去世以来,朝鲜半岛局势经历了起伏转折.金正恩继承政权后,面临政权稳定过渡和发展经济的目标.无论从朝鲜内部发展需求看,还是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亟须推进朝鲜国际化.目前,朝鲜自我安全利益认知,以及意识形态、国内经济机制和国际社会制裁成为朝鲜国际化的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3.
处在中国东北史开创阶段的卫氏朝鲜 ,其政权性质与归属等问题 ,在国际学界存在诸多争论。本文就卫氏朝鲜的政权性质与归属、从青铜文化到铁器文化的考古文化学的考察、政权的灭亡与汉四郡的设立三方面作了简要的考论 ,对卫氏朝鲜在中国东北的民族与政权之间存在的基本的历史联系作了必要的考察。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清入关后清鲜两国内外政策的调整和两国步入宗藩关系的轨迹及其内外部因素进行了综合考察和分析 ,指出清兵入关后 ,朝鲜一度希望联络日本和明郑政权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 ,给清鲜宗藩关系带来若干变数和不稳定性 ,但随着大清政权的稳定和儒化政治的推行 ,朝鲜不得不正视现实 ,摒弃视大清为夷狄的理念 ,并掀起北学运动 ,从而自觉接受大清的宗主地位 ,至乾隆朝 ,清鲜两国终于形成稳定而典型的宗藩关系。此外 ,本文还对韩国全海宗教授关于清鲜朝贡关系的若干论点作了辨析。  相似文献   

5.
朝鲜实学以实学思想表现出的特色大体分经世致用派、利用厚生派、实事求是派.经世致用学派指以李ED6A为思想主流的星湖学派;利用厚生学派指以燕行使为队伍的北学派;实事求是学派指金正喜等后期的学斋实学派.北学派是在朝鲜封建社会濒临崩溃,社会内部萌生近代文化因素的18世纪后期出现的一股社会思潮.在朝鲜诸实学流派中,就启蒙、指向近代的意义讲,北学派思想最具先觉者之特色.以洪大容、朴趾源、朴齐家等为代表的北学派,通过出访清朝,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他们冲破了朝鲜排清自大的狭隘民族主义,对儒家传统的尊华攘夷的华夷观进行了批判,提出了华夷一也、北学中国的进步主张及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利用厚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论事大主义与朝鲜王朝对明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事大主义是儒家一种外交理念 ,是小国保存自身、应对大国的策略。它发端于东周 ,广泛存在于古代的儒家文化圈之内。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中亦存在于分裂时期诸政权之间、周边藩国与中央王朝之间。而在朝鲜半岛与中原王朝交往中尤其重要。朝鲜王朝高举事大主义的大旗 ,诚心事奉明朝。形式上它依从儒家礼仪制度 ,奉行朝贡之策 ;思想上归依中华。朝鲜对明朝行事大之礼 ,明朝则对朝鲜采“字小”之策。维护朝鲜的利益不受侵犯 ,是壬辰战争时期明朝出兵援朝抗倭的原动力。正因为朝鲜对明朝采取慕华、事大之策 ,所以明代中朝关系成为典型的宗藩关系  相似文献   

7.
国家是外交决策的主体,朝鲜的外交近代化并不纯粹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被动过程;朝鲜对清朝关系的亲近抑或疏远,始终服从于朝鲜内政的现实需要。从"藩臣无外交"到"以夷制华"、"脱清独立",朝鲜对清朝的政策延续了现实主义的外交传统;其变化过程反映了朝鲜政治的风云变化,也体现了朝鲜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国权观念的增强,是"开港"之后朝鲜主动适应近代条约体制、积极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结果。然而,一个缺乏统合性的政权,其外交政策难以保证连续性和有效性;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国力,它在国际社会上也不会拥有真正的外交权力。当朝鲜统治层还在为权力而争斗、朝鲜上下还在为"脱清、自主"而纠结的时候,朝鲜已经无法扭转日渐沦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中国与朝鲜的关系历史上,朝鲜半岛政权长期对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奉行“事大”政策;同时,中国封建王朝对朝鲜予以“字小”,由此双方保持了长期稳定的相互关系.“事大”“字小”问题与“殖民史观”是有本质区别的,对该问题辩证地看待,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历史上的中朝关系,做到历史研究为现实服务,加强中朝(韩)之间的友好关系,从而对东北亚政治局势的稳定乃至世界和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一、为朝鲜核危机埋下了祸根1.朝鲜战争使半岛南北彻底分离早在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就根据《雅尔塔协定》分别进驻半岛朝鲜南北两侧,双方按照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占领区进行管理并帮助分别建立了政权,造成了南北双方在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差异,美苏矛盾加深和南北尖锐对立,朝鲜半岛局势不断恶化。朝鲜南北双方建国特别是苏美撤军之后,都宣称自己是唯一合法的政府,并都视完成朝鲜半  相似文献   

10.
辽东公孙政权与东亚诸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末三国,随着统一帝国的崩溃,分裂割据势力纷纷崛起。对东亚世界而言,既有的秩序中心已不复存在,东亚诸族开始谋求各自发展。乱局之中,辽东公孙政权的崛起成为这一时期左右东亚局势变迁的关键。作为一个汉族割据政权,公孙政权隔绝了东亚诸族与中原政权的联系,成功获取了本属于中央政权的无上权威。公孙氏三代在处理与东亚诸族关系时,着眼点始终在于获取现实利益,这一切都是由其割据政权的性质所决定的。公孙氏与高句丽、夫余、乌丸鲜卑三族的关系既否定以汉魏为中心的既有国际秩序,又不具备真正的实力来规划新的国际政治格局。从历史发展来看,辽东公孙政权在处理与东亚诸族关系问题上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论16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进程和基本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世纪以前的中外文化交流,是在亚欧旧大陆范围内进行的,实现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包括使节、商人、宗教徒、游牧民族、战争等五个方面,其发展进程表现出偶然性、缓慢性、周邻性、在东亚邻国单向性辐射传播、接受以佛教为基本内容的外来文化和华夷观主导性等特点。虽然如此,16世纪以前的中外文化交流对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和世界发展进程仍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阐述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分析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演进的特点,并提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创新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学界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笔者认为,尽管新文化运动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偏差,但它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西方思想的引进,为中国社会确立了"科学"与"民主"的文化观,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仅就这一点而言,应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它的理论特色、范畴体系和统领地位值得我们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5.
919 年5 月4 日爆发的大规模的青年爱国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四运动的发动,是以新文化运动为先导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中国青年的新觉醒,为中国青年作为新的社会群体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战中形成的伟大精神产物和物质载体。太行山红色文化囊括了革命先辈浴血前行的功绩,更有燕赵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抵抗的事迹见证。高校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功能,将红色文化内涵转变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气质,从多个方向,多个层次发掘和拓展大学生的红色人文主义精神,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马魂、中体、西用"说是当代中国学者探索中、西、马关系问题的重要文化理论创获,同时在客观上为当代中国学界建立了一种基本乃至主导性的学术范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指导性方针。"马魂、中体、西用"说的提出反映了当代中国学者的文化担当意识与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8.
新文化运动时期,海克尔的许多著作被译成中文,他的学说被当作"科学"与"理性"的化身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成为新派人物宣传科学、反对迷信的重要思想武器.但在新文化运动后期,由于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思潮转换的影响,海克尔的学说也曾饱受讥评,其影响也逐渐退出了中国思想界.海克尔及其学说在中国的遭遇,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后两个阶段在学理层面上的不同取向.  相似文献   

19.
发端于五四时期的现代新儒家之基本价值倾向是主张现代化的,因而它亦应归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范畴,所谓"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全盘反传统"的论断是不成立的。中国文化现代开展的内在逻辑体现为从"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五四新文化运动构成了这一过程的的转折点,虽然它的批判和否定曾经对中国文化传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它没有也不可能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就中国文化现代开展的整体进程而言,中国文化精神之主体性的挺立是一个不断得到加强的过程,中国文化传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开启的文化格局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为中国文化传统面向21世纪的新开展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社会各个角落的展开,清华园里相应地出现了一股文化运动的思潮,当时称之为"清华文化运动"。在这场文化运动中,感染时代精神的清华师生们,开始以犀利的眼光,反省清华教育中的"美国化",重新检讨清华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形成了中西文化调和的校园思想氛围。深处其间的清华学子们,同时感受"整理国故"运动的强烈影响,于是从批评学校忽略中文教育发端,而后扩展至呼吁学校加强国学教育,直到最后在多重因素的衡量之下,校方遂在清华改办大学之际,创立了旨在"中西并重、新旧沟通"的国学研究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