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确立一个好思路,做到"调""研"相辅。"调"是查找、收集信息的"求实"过程,是研的前提和基础;"研"是分析整理信息和验证评价成果的"求是"过程,是调的继续和升华。"调"与"研"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地贯穿于调研全程,即不能割裂,也不能偏废;既不能把"调"当作纯粹的收集信息,搞丢弃了研究的"埋头调查",更不能搞没有了调查、闭门造车式的"房间研究",需走好"协同步",注重两者的结合,在"调"时能够分析研究,在"研"中不忘思考调查。  相似文献   

2.
“贴近”一词是调研工作使用频率最高的用语。所谓贴近 ,就是调研工作要贴近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贴近基层。近年来 ,县市一级的调研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较好地发挥了参谋服务作用。但由于贴进度不高 ,仍有大量的调研成果没能转化为党委和政府决策 ,有的甚至束之高阁。主要表现为“四少”。一是深层次调研少 ,贴不到高度上。大量的调研选题一般化 ,观点不新颖 ,挖掘没深度 ,思考没高度 ,往往重复别人“嚼过的馍” ,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见解的甚少。二是问题型调研少 ,贴不到实际上。许多调研人员往往本着“多栽花、少栽刺”的原则 ,撰…  相似文献   

3.
一、从会场延伸到现场。时下 ,各地招商引资、项目投产等大的活动 ,常有新闻发布会等。有的同志习惯根据会议简报材料写调研报告 ,浮光掠影地搞调研 ,写作时只好搜肠刮肚 ,“米不够 ,水来凑” ,写出的报告也只能是“瓜菜代”。我觉得作为调研者 ,决不可天天泡在会议里 ,追求“朝去夕归次日见报告”的生活。而要善于抓住会议上的信息分析比较 ,提炼出有份量的线索 ,深入现场作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二、从课题延伸到“议题”。课题指调研选择的题材。“议题”指进入党政领导决策层讨论决议的问题。从课题延伸到议题 ,指在浩如烟海的课题中 ,选…  相似文献   

4.
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一般来说不 外三种:一是通过调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找到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二是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总结经验,以便进一步推动工作;三是将二者合并进行。但不论哪一种,都离不开“发现”二字。有人说,发现问题就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半,或者就等于解决问题。可见“发现”问题在调查研究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而“发现”技巧则是调查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所有调研者都必须认真掌握,灵活运用,努力提高调研能力和水平。其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既要大中见小,又要小中见大。凡是调查研究,无论哪一种、哪…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14,(4):21-21
人人都向往美好的婚姻,就连自然界的昆虫也不例外。一些昆虫另类的求偶方式更是让人忍俊不禁,有的要“吃尾巴”,有的要“送礼物”,还有的甚至要“献身”,真可谓“虫界处处有真情”。  相似文献   

6.
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制定政策,研究问题,落实任务,推动工作,都离不开调查研究。但是在当前农村基层调研中,相当程度存在着“六多六少” 的不良倾向,导致调研工作质量难提高、精品难出、作用难现。  相似文献   

7.
“∧”调型与 “ ”调型是作者的最新发现, 作者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从语义角度入手, 运用语用学、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 对这一语音现象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揭示了这一语音现象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听老乡反映,现在干部下基层的次数多了,调查也深入了,发现了不少真问题.但一谈到怎么解决,一些人留下一句“回去就办”“回去就研究”后,就难有下文了. 到基层走访调研,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好作风值得提倡.受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并非所有问题都适合“现场办公”,“带回去研究”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一回到办公室,就把发现的问题、做出的承诺丢到九霄云外,缺乏回复、交代,结果只会让群众在等待盼望中寒了心、伤了情.  相似文献   

9.
佛经文献有很重要的语料价值。文章对佛经中“玄黄”调查研究后发现《汉语大词典》对此词认识不足,有的书证未恰,有的书证少,有的意义缺失,有的意义待商。文章试对“玄黄”义进行补证、补义、商讨。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教育要力求做到“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为此,理论上要提高解释力、说服力、吸引力.实践上要注重调查研究.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锐意创新.教师要实行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力求成为研究型教师.学生要实行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力求成为研究型学生.高校要实行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力求成为研究型学校.经济学既要数学化,又要人学化、哲学化.教师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学生既要做经济人,又要做道德人.  相似文献   

11.
郑明芬  张静 《社区》2010,(7):57-59
在美国,有成千上万的穷人因为居无定所而露宿街头,成为了“无家可归的人”。他们有的自得其乐,有的见人乞讨,有的醉卧街头,有的深受“毒”害,有的孤苦伶仃,有的甚至在广场聚集露宿,“无家可归者”像城市里的电线杆一样无处不在,原本干净整洁的广场变得臭气熏天、犯罪猖獗,成为了城市的污点。  相似文献   

12.
《金陵瞭望》2008,(20):72-72
2007年4月26日.南京市“企村结对奔小康”动员会之后第3天,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迅速组织了以公司党委高书记为主的一行6人帮扶领导小组成员,深入到溧水县永阳镇秋湖村,开展村级经济、群众生活、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的调研,他们深入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实地进行了调查了解。之后,他们基本上是每月一次到该村开展帮扶工作。一是双方共同商定了帮扶协议并认真组织了实施。  相似文献   

13.
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王宗政在给大学生们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候,他们常常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即既要“坚持公有制”,又要让“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又讲“共同富裕”,又说“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既讲“市场经济”,还要搞“宏观调...  相似文献   

14.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现成语料的调查,发现“有的是”的词汇化经历了由跨层的“有的”和“是”到短语化“有的+是”,再到词汇化“有的是”的过程。“有的是”的语法化和词汇化受句法条件、语义条件、句式条件、特定词汇形式和客观世界现实的制约,其中对举结构的撤消、句法位置外围化、语义虚化、特定句式和特定虚词的出现、客观现实等都制约“有的是”词汇化.语法化进程进一步促使“有的是”词汇化。“有的是”在虚化链上表现出不同的语法属性。在非完全虚化阶段,呈现动形两种属性,完全虚化后,只有形容词的属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农村公社的研究,直接涉及到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古代史分期以及“亚细亚生产方式”等问题的探讨。解放后,我国史学界在研究上述问题时,大都不同程度地谈到农村公社问题,有的并作了比较详细的讨论。然而,古史资料不足,全面深入的研究受到局限,甚至对相同的史料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另一方面,我国某些兄弟民族在解放前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启动了“研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实验.财经类高职开展“研学结合”教学改革是现实提出的急迫课题.财经职业岗位的工作具有典型的“研究”性特征,高职教育需要开拓“个性化”教学的途径,高职学生需要综合化的学习方式,因此,财经类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不仅需要融人工作的要素,也必须将“研究”的过程与教学的过程紧密集合,深入推进“研学结合”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由于认识、利益、心态及制度等方面的原因,被调查人可能有意或无意地隐藏自己的真实看法以配合调查人的调查,从而使政策性调研陷入“配合陷阱”,导致实际执行时政策的失灵。“一事一议”政策即凸显了这一陷阱。欲期走出政策性调研的“配合陷阱”,需要对调研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参与机制、决策机制等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虚拟经济纵横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经济”的研究并不是最 近才有的,如果说对特定财富和 价值虚拟性的研究是虚拟经济研 究的起点的话,对虚拟经济的研 究可以追朔到100多年以前马克思 对虚拟资本的研究,甚至可以追 朔到奎奈(1694-1774)和亚当 斯密( 1723- 1790)对生产性劳动 和非生产性劳动的研究。现代对 虚拟经济的研究是循着三条线索 展开的。一是针对80年代以来,迅 速膨胀起来的金融资产和各种金 融衍生工具给整个经济带来的正 反两方面的重大影响进行的研究, 以及对当代频繁爆发的金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因工业项目少、规模企业少,经济效益差,财税增幅缓慢,地方财政捉襟见肘,有的甚至连公教人员的工资都难以及时足额发放。按理说,这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办事应该节俭、花钱应该“小气”些。然而,某些人却“大方”得很:各类办公楼、写字楼、招待所,越建越高、越装璜越气派:不切实际地大搞城市亮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1961年初,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谭震林分别率领中央工作组到河南省长葛县和尚桥公社、新乡县七里营公社蹲点调研。省内其他地区的整社工作也围绕调研试行《农业六十条(草案)》和小队核算展开。经过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人民公社的体制弊病不断被发现和纠正,“大跃进”以来积累的严重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