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最近,小梅的胳膊上突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红疹。她到皮肤科就诊,医生询问她近期的生活饮食情况,小梅回答说:"10天前因为偏头痛,我吃了1粒布洛芬,约1周后,偏头痛再次发作,我又吃了1粒。"医生告诉她,皮疹可能是药物过敏引起的。小梅感到很奇怪:第一次吃布洛芬已经是10天前的事了,当时什么症状都没有,怎么会过了这么多天突然过敏了呢?人们所熟知的药物过敏是青霉素过敏,多发生在用药后数秒至数分钟内。实际上,药物过敏还有迟发性反应,即"潜伏期",用药一段时间后才发生,或者  相似文献   

2.
王燕 《家庭科技》2013,(9):30-30
小儿病后,特别是婴幼儿,不会用语言表达病情,要靠父母的观察和医生的检查诊断。家长在给小儿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六点。(1)用药剂量不可过大,时间不可过长,以免小儿中毒。(2)对孩子曾用过而发生过敏反应及其他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的药,家长应记住,避免再用。(3)严禁给新生儿服用小儿退热片、APC片,因为这类药可引起新生儿青紫症、贫血,以及肚脐出血、吐血、便血等。(4)不可以给8岁以下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类药,如果服用不但可引起腹痛、恶心、  相似文献   

3.
当医生为你开药前,你应该告诉医生:有无药物过敏及特异性体质史如果你对某种药物发生过过敏现象或异常反应,如皮疹、皮肤瘙痒或者其他不适,应如实把这一情况告诉医生。你必须记住使自己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名称,最好能用红笔把药名写在病历首页上,以提醒医生注意。另外,家族中曾有特异性体质者的情况也应该告诉医生,因为特异性体质者在生理上往往存在某些遗传缺陷,对某些药物可能产生异常反应。有无肝肾疾病肝脏与肾脏是人体两个重要的代谢器官,药物几乎都是在肝脏代谢,由肾脏排出的。所以,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一定要把这一情况告诉医生,以便医生根据情况选用对肝肾影响较小的药物,或  相似文献   

4.
正我吃海鲜过会敏,最近去医院做CT增强检查,需要注射碘对比剂,请问会过敏吗?浙江张先生其实,海鲜过敏和碘过敏都不是碘引起的,而且两者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型,并无多少关联。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多种形式存在于人体,除海鲜外,碘还广泛存在于碘盐、紫菜、芹菜等食物中。因此,碘通常不会引起过敏。海鲜过敏是因为海鲜中含有的某种蛋白或部分肽类物质使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免疫反应,从而引起一系列过敏症状,如皮肤  相似文献   

5.
张乾 《家庭科技》2013,(5):29-30
药物品种繁多,服药方法各异。虽然错误的服药方式一般不会导致极端后果的出现,但肯定会影响疗效或加大药物副作用,长此以往对患者造成的慢性危害不容忽视。本刊以糖浆、阿司匹林、中西药丸等常见药服用为例,介绍几种常见用药误区。如果医嘱与药品说明书发生矛盾,应遵照医嘱服药。对着瓶口喝药易污染药液以最常见的止咳糖浆为例,很多人在喝止咳糖浆时往往喜欢打开瓶盖,仰头猛喝一口,  相似文献   

6.
严蔓 《家庭科技》2008,(3):31-31
有的人在服中药汤剂时,尤其是含有清热药物黄连、黄芩、竹茹等的汤药,每每闻到其气味,或者药入口中因其味苦涩,就会引起呕吐,尤以脾胃虚弱的小儿和老人较为常见。由于药物尚未进入胃中就已吐出,根本无法发挥药物的治疗功效,这就成了用药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谈老年用药     
正老年人由于机体方面的因素,如心、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等器官的功能明显衰退,一方面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可使药物浓度过高或作用持续时间过久而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毒性;另一方面对许多药物的耐受性较差,也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老年人用药应慎重。药物吸收药物吸收是指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药物由血管直接进入血  相似文献   

8.
有些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人,常常转头就忘记自己是否吃过药。特别是如今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子女不在身边无法提醒按时服药,这让老人不知如何是好:有人干脆多吃一次,有人留下一次服用2倍剂量的药物,但也有人担心这样会造成药物过量而影响健康。漏服药物时该怎么办?怎样避免漏服药的情况发生?医生提醒,服药时一定要科学掌握间隔时间,按时服药,不要存在"忙时不服、闲时补服"的心理。  相似文献   

9.
正大家都知道,有些人接触花粉、食用海鲜后会过敏,却不知道,服用一些药物后,在光照的刺激下也可能让人过敏,这在医学上称为药物致光过敏反应。案例:服用治疗呼吸道药物却皮肤过敏张阿姨最近上呼吸道感染,医生开了3天的左氧氟沙星片,她吃了之后病情有所好转,但是上臂皮肤却有些红斑、瘙痒,于是挂了皮肤科的号,皮肤科医生诊断为药物致光过敏性皮疹。医生为张阿姨开了抗过敏的药和外用的药膏,并嘱咐她一定要注意防晒,如  相似文献   

10.
生病时吃下去的药被吸收了多少,您可能未曾注意过.不同药物被人体吸收、利用程度千差万别,这与药物的性质、服药方法等有关.如果我们能为药物铺平道路,清扫障碍,药物吸收便可一路畅通. 药物的吸收过程,有点像我们坐车上班的过程.如果我们是药物分子,那药片等口服剂型就是我们的车.药物进入胃肠道,就像我们开车上了路,而我们上班的地方是小肠(多数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到了小肠,我们必须从车上下来(药物以分子形式释放出来),跨进单位大门(药物以分子形式跨过肠上皮细胞层),进入办公室(药物分子进入血液),吸收过程才算结束.  相似文献   

11.
最新的医学研究表明,在服用抗菌药物期间染发,容易诱发过敏反应。有关研究发现,不少抗菌药物可与染发剂(含多种化学物质)发生过敏反应,有时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  相似文献   

12.
李方 《家庭科技》2014,(2):28-28
正每一种药品都有专一的说明书介绍该药的用途与功效等,用药前必须正确理解药品说明书。看功能主治或适应证功能主治或适应证一般会列出该药能治疗的病症或疾病类别。自购药品时,要注意查看说明书上的功能主治或适应证项目,然后与自身所患疾病相比较,选择最适合的药品。看不良反应查看服用此药后会有哪些明显的不良反应,如困倦、嗜睡、口渴、皮疹、过敏等。虽然  相似文献   

13.
《家庭科技》2013,(8):30-30
近日,南京黑芝麻糊中毒事件导致4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江苏省及南京市检测机构在患者食用的芝麻糊粉中检出了乌头碱。乌头碱是川乌、草乌等药材的主要成分,毒性极大,而民间常用含有乌头碱的植物来泡制药酒。这一事件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中药使用误区,我们应该避开这些中药小埋伏。过敏体质慎用老药方大多数人认为中药是天然的,不会过敏,其实这是一种误区。事实上,中药与西药一样可以引起过敏反应,有的过敏反应还相当严重,大家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比如,川贝糖梨水是治疗小儿风寒感冒、咳嗽  相似文献   

14.
正"扑""敏""苯",司机别吃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均为常见的抗过敏药物,但是这些药具有一定的中枢神经抑制性,可能引起嗜睡、困倦等,所以服药期间不要驾车,也不宜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司机最好别吃。一般情况下,此类药物连续使用不宜超过1个月,否则会有耐药风险。应用一种抗过敏药物时,若症状未明显改善,可遵医嘱换用作用机制不同的其他药。心脏病患者慎用"啉"常见促胃动力药,如吗丁啉、路得啉等,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多潘立酮。2011年欧洲药物管理局曾发布提醒,多潘立酮可  相似文献   

15.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大家会有些不解,吃药谁不会啊。其实,有些服药的细节您可能真的没有注意到,长时间如此用药,就可能会引起其他疾病。 许多人习惯在晚上临睡前服药或卧床服约,他们以为服完药后立即休息,能帮助药物的吸收。其实,这样是不正确的,服药后马上躺下睡觉,尤其是喝水少的  相似文献   

16.
有的病人吞服药片困难时,会将带胶囊或糖衣的药物拆开或研碎服;医院中有的护士还将研碎的药粉通过鼻饲管给药。其实,有的药物是不能拆开或研碎服的,否则会降低疗效,或存在较大的危险性。 目前,有许多药物每天只需服一次或两次即可维  相似文献   

17.
高磊 《家庭科技》2011,(2):17-17
76岁的张爷爷患糖尿病多年。1周前,因急性支气管炎,用氨苄青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用药5天后张爷爷出现泻水样便,每天10余次,同时伴有腹胀、腹痛、发热,医院诊断为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经停用氨苄青霉素,给予口服整肠生、补液等治疗措施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8.
我今年69岁,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3年多了,最近因感冒吃了一个多星期的药,症状缓解了,但听说感冒药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得更快,是真的吗?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广东 梁先生 有些药物确实会影响人体的造血系统功能,比如速效感冒胶囊中的扑热息痛成分可加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要慎用.必须使用这类药物时,要经常复查血象,早期发现问题,如果影响过大应及时停用药物并治疗.  相似文献   

19.
善用止咳药     
高翔 《家庭科技》2009,(7):17-17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由于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尽管适当用药止咳很有必要,但药不对症,反受其害.如咳嗽由炎症或过敏反应引起,那么咳嗽仅仅是一种症状,首先需要消炎或抗过敏以治本;咳嗽有痰时需要化痰止咳,如只止咳不化痰,咳嗽虽被暂时止住,但痰液仍壅滞在呼吸道内,会导致咳嗽迁延不止.因此,要善于选用止咳化痰药.  相似文献   

20.
《家庭科技》2010,(11):24-24
我去年被确诊为糖尿病,经调治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现仍服用降糖药。医生说,我这种病需要长期用药,否则就会复发。我很担忧,长期服用降糖药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反应。请问,降糖药副作用大吗?广东曾某有些人片面地认为,凡是药物必定有副作用,降糖药也不例外,于是就拒绝必须的药物治疗。还有人认为,口服降糖药时间一长,就会对肝肾功能带来损害。其实,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