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吉林大学金景芳先生治易继承了孔子《易传》中求索易学义理的宗旨,精研《周易》经传义理,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结合经学、史学的研究方法,多窥古人未至之境,开创了金景芳易学学派,其弟子们继承并发扬了他的易学思想,治易坚持以探求义理为主的学风,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周易》的哲学与辩证法思想;具体揭示与说明了易是中国思想文化之源;对《易》与先秦诸子之学的关系多有阐扬;首次在学界提出了《易传》对《周易》神学卜筮体系改造的具体内容与方式;在当代易学出土文献及传世文本的释读、研究上见解独到,著述宏富,在当今经典易学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可以说,金派易学对当代易学义理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任俊华的<易学与儒学>对易学与儒学的原初关系和向后的互动进行了全面论述,从中可以看出易学为儒学发展所作出的理论贡献,以及易学依靠儒学得以不断弘扬的历史轨迹,这样,易学的博深内涵和人文价值便跃然可见.  相似文献   

3.
<正> 船山易学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船山思想研究中的难点。萧汉明《船山易学研究》作为第一部研究船山易学思想的专著,是船山思想研究的一项创造性成果。萧著研讨船山易学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意从易学自身的特点出发,探讨船山易学思想,强调应当重视船山易学自身的特点与内容,认真清理其中蕴含的哲学的、科学的、乃至宗教的认识形式。首先,萧著认为船山易学思想的特征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4.
当今易学在经典还原、哲学阐发、易学史和科学易四个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研究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越以往的易学研究。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学术文化的发展,易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缺乏宏观的远大视野,缺乏突破现状的新方法,缺乏贴近现实的关切和缺乏实质性的学术互动,有待于当今易学研究者思考和解决。因此,在未来易学研究中,充实与总结当下已有的易学研究成果,开拓新的易学领域,从易学原典出发,着眼于当下现实,以全球化视野通过中西哲学文化互鉴,建立新的易学体系,使易学真正走向世界,参与世界对话,是今后易学研究新的动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5.
北宋易学思想理论的建构基本上是循着官方和民间两条路线前行的,二者既相互融合,又互相排斥。与官方易学偏重于对《易》社稷大道的思考不同,民间易学对北宋易学研究做出了突出成就,其贡献在于易学家以其理性求索精神将北宋易学研究从神学提升到了形而上学理性思辨的层次。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期至40年代,明代易学不被关注;50年代尤其是80年代以来,明代易学逐渐受到重视。既往对明代易学的研究大都就易学言易学,未能脱离“象数”与“义理”这一传统路数。只有注重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充分紧密地结合明代社会思潮和学术文化氛围,将受《周易》以及易学启示、影响的明代历史过程和思想、学术等文化现象作为考察对象,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明代易学发展的整体脉络与主要精神。  相似文献   

7.
谢辉 《殷都学刊》2010,31(3):131-137
易学是元代著名理学家许衡学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许衡从论述一卦六爻之才、位、时的关系入手,建立自己的易学体系;以《周易》卦象为依据,阐述自己"长中有消、消中有长"的阴阳观;同时又对传统筮法中静爻与动爻概率进行了详细的推演。其易学思想特点鲜明,且与其理学思想联系密切,是许衡研究与元代易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易传》提出“观象玩辞”和“立象尽意”两种易学解释方法,基于这两种不同的解释形式而生发出汉易与宋易的解释模式,实现了易学传承与创新。《易传》以圣人“观象制器”的事实印证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将这种“观象制器”思路落实到易学上,阐明儒家易学是秉承易学传统、通过创造性的解释而形成的。即秉承巫史卜筮易学传统,以德性为易学旨归,借鉴与融合儒道两家的理论,通过创造性的解释,实现了易学话语转换,从而完成了从卜筮到德性、从象数到义理、从天道到人道的易学体系重建。《易传》新易学体系的建构,对于今天易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天易学研究当从易学经典出发,借助于传统的象数训诂兼义理等方法,重新解读易学经典和已有研究成果,以客观再现易学文本固有之意为导向。然后在此基础上,以道器关系为出发点,借鉴当代哲学思维方法和学术文化成果及科技知识,促进传统的易学与现代知识深度融合,重建贯通古今中外思想的、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息息相关的、新的易学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9.
刘龙伏 《江汉论坛》2002,(11):93-94
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和青岛市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和中国周易学会协办的“海峡两岸易学与中国哲学研讨会”于2002年8月18日至22日在青岛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及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的20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150余篇。会议以“易学与中国哲学的整合与重建”为主题,对易学和中国哲学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现将会议在易学方面的研讨情况综述如下。(一)简帛易研究和易学探源。汤一介对《郭店楚简·语丛》中的“易,所以会天道、人道者也”…  相似文献   

10.
近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80年代之间所做的易学研究与社会语境变迁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他们打破经学垄断,继承发展疑古之风;还原历史,创新史料学研究;结合实际,注重古籍考证;借鉴西学,汲取新的方法论指导。“疑古”、“还原”、“考证”和“借鉴”是近人的易学研究的关键词,他们的研究路径可为21世纪的易学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该中心聘请国内著名学者汤一介为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学勤、吕绍纲、蒙培元、张立文、萧汉明等为学术委员或兼职教授。该中心以简帛易学、易学哲学、易学史和中国哲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坚持传统的象数义理兼与训诂方法和现代哲学方法相结合,致力于易学研究和中国哲学理论研究和创新,形成了山东大学以易学为特色的中国哲学的学科优势。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已承担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15项,省部级以上一般项目10多项,其他项目10多项;出版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著作30多部;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或…  相似文献   

12.
《文史哲》1993,(6)
<正> 由山东大学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讨论会于今年8月3日在山大邵逸夫科学馆召开。来自大陆、台湾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100多篇。会议围绕《周易》与哲学文化的关系这个主题,着重讨论了《周易》的经与传;易学发展史;易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关系;易学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易学与现  相似文献   

13.
陈德明 《船山学刊》2014,(4):138-143
在易学史研究中,程朱易学往往被视为一个整体,用以描述程颐、朱熹理学在易学上的延伸,并以此区别于其他学派如气学、心学的易学思想。诚然,程朱理学在形态上具有一致性,也有清晰的传承谱系,代表了一个学派流传的历史;然而,程朱理学的一致性并不等同于经学的一致性,而程朱易学的关系也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分析程朱易学的异同,并通过讨论程朱易学在明代流传中包含和会与纷争的趋势,阐明程朱易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当下的阐释学大讨论,已经从概念的探讨进入理论建构阶段,实现了由“破”到“立”的转化。在此背景下,以典范的阐释现象为研究范本,将当下热议的一系列阐释学范畴融汇到中国阐释学实践中很有必要。先秦易学便是这样的鲜活范本。对《周易》经传关系的梳理,可以探讨传统易学中那些暌违了历史事实的所谓“非历史阐释”的表现形式和衡量尺度;对春秋“士易学共同体”的描绘,可以寻绎公共阐释的“有效性”等问题,更创造性地启发了先秦易学阐释的“士易学”阶段,为易学阐释史的分期断代提供新角度、新思路;而考察“士易学”到“儒门易”阐释范式的转变,正可印证“公共理性”的历史性及其“隐”与“显”等议题。总的说来,注重阐释效应的“公共阐释”研究,为先秦易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这种“自下而上”的阐释研究可以成为中国文学阐释学的鲜活样例。  相似文献   

15.
李秋丽 《文史哲》2005,(6):151-151
2005年8月14日至18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及青岛市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来自海内外的15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大会共提交论文100余篇,会议围绕“易学与儒学”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一、易学研究简帛易学和周易经传研究有的学者指出马王堆帛本《周易》可能为周王孙所持的“古义”传抄本;有的认为《周易》爻辞中只有少部分有韵,古音学家认定的大部分韵语并不全然可信。还有的分别就帛书与今本《周易》的乾坤两卦、帛书《易传》的阴阳说与乾坤观、竹书《周易》…  相似文献   

16.
象数易学史以《周易)象数为研究对象,以象数易学范畴发展、学派形成、人物思想演 变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揭示象数易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阐明象数易学概念、思想的含义,评判易学家象数思想的得失。青年学者林忠军的《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以下简称《象数史》),以历史发展为线索,以当时的易学家与易学文献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较全面地展现了春秋至两汉时期象数易学产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初步揭示象数易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及对易学史乃至整个文化史所产生的影  相似文献   

17.
朱伯崑从易学思想的源流考察船山易学与张载、方以智、程颐、朱熹的关系,认为船山易学主要继承的是宋易义理学派中理学和气学的传统,并指出乾坤并建是船山易学的最大创见,进而肯定船山易学为其气本论的哲学体系奠定了思想根基。朱伯崑对船山易学的阐释,是其易学哲学史研究方法和观念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立足于易学视角,融合体现我国文化底蕴的"和谐"与西方管理实践,验证出在我国企业构建和谐组织,可以显著地提升企业经营绩效。通过量化实证方法,本文以外资OEM企业的中国员工为研究对象,发现员工在组织中八个层面感受到的和谐程度与其组织绩效显著相关(包括:与自己和谐;与同事和谐;与团队和谐;与上级和谐;与管理体系和谐;与其他部门和谐;与最高领导和谐以及在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和谐)。本文具体说明了在我国特定文化背景下,组织和谐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一种脉络框架,为中华传统和谐文化的国际化与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此外,本研究能深化跨国企业对我国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协助其建构和谐组织,提升竞争力,实现在华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和青岛市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和中国周易学会协办的海峡两岸易学与中国哲学研讨会于 2 0 0 2年 8月 18日至 2 2日在青岛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共 2 0 0余人参加了会议 ,著名学者张岱年、杜维明、欧阳中石等先生为大会题词。会议以“易学与中国哲学的整合和重建”为主题 ,围绕简帛易、易学源流、《周易》经传、易学哲学、易学人物、易与儒道释、易学与自然科学等易学问题 ,以及中国哲学与诠释学、经学、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中国哲学问题 ,进行了热烈而富有…  相似文献   

20.
贺海鹏 《殷都学刊》2005,(2):107-112
西汉时期,一大批易学家用自己的“易学”知识论人道、定人伦、明王道,冀图以《周易》为工具实施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在积极从事政治活动的实践中,这些易学家不断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易学”思想,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易学”理论体系。本文以贾谊、董仲舒、京房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西汉易学产生和发展的内、外因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