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城市形象的概念、层次与构成要素"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和姿态,"城市形象"一词最早由美国的城市学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Image ofcity,1960)中提出,他认为城市形象作为一种"公众意象",是公众对城市的总体评价和认知,包括理念形象、行为形象、视觉形象等。"城市形象"正是把城市精神、城市文化以及政府行为、市民素质等纳入一个整体印象体系,从而形成的综合性定义,即:"城市形象是指公众对一个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表象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反映了城市总体的特征和风格。"  相似文献   

2.
历史风貌建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  罗永泰 《城市》2010,(3):63-65
就旅游的特殊吸引力而言,历史风貌建筑本身就是这种吸引力的一部分,它作为城市重要的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的象征、城市形象的体现、城市品牌的浓缩和城市文脉的传承。深人挖掘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对提升城市形象与品牌、挖掘城市旅游资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形象与政府公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形象,就是一个城市的内外部公众对该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城市形象建设作为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城市政府的支持和领导,离不开政府公关的贯彻与实施。因此,从政府公关的角度探讨城市形象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功能的扩展,城市形象对城市的发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形象代表着一种城市文化。这种文化是以城市市民为主体的参与型和消费型的文化。一座城市的形象如何,同时意味着该市市民文化消费的水平和质量。人类已经逐渐进入文化消费时代,良好的城市形象意味着城市拥有文化竞争优势,且有较强的知名度,更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促进城市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上将有更大作为。因此,塑造有特色的城市形象,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任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和姿态,“城市形象”一词最早由美国的城市学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Imageofcity,1960)中提出,他认为城市形象作为一种“公众意象”,是公众对城市的总体评价和认知,包括理念形象、行为形象、视觉形象等。  相似文献   

6.
城市形象塑造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 《职业时空》2010,(2):13-14
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获得发展的条件。城市形象对于城市获得社会支持、公众认可起着重要作用。在分析城市形象构成要素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形象塑造的五方面内容,以期能够引导城市形象的塑造工作。  相似文献   

7.
王晓玲 《城市》2006,(4):59-62
城市形象是人们从不同层面对城市的印象和体验,是城市文化内涵的一种外在化表现.城市形象既包括物化的硬件系统,也包括非物化的软件系统,是硬件和软件、有形和无形的完美结合.由于文化是分层次的,因此城市形象作为一种文化形象也是分层次的.城市形象的外层为城市形体形象,主要指城市的建筑形象、景观艺术形象和环境形象;城市形象的中层为城市行为形象,主要指城市的管理形象、服务形象和企业形象;城市形象的内层为城市精神形象,主要指市民精神、城市精神和城市理想,它是城市形象的内核和灵魂.解读城市形象的文化内涵,对于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座城市要想持续发展,必须通过打造特色的形象来提升影响力。城市形象竞争力形成的关键环节是充实该城市形象的文化内涵。就景德镇而言,最能体现城市形象的元素是陶瓷。景德镇应充分认识到弘扬陶瓷文化对充实景德镇城市形象内涵的影响,以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空间媒介通过构建群体记忆和打造传播空间来对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产生积极影响,本文以苏州博物馆为优秀案例提出运用空间媒介提升城市形象和传播的建议:结合大众媒介,打造媒介矩阵;迎合公众的需求,创新活动方式来提升城市影响力;突出特色,打造文化品牌,达到更好地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城市的脸面,或者说是城市的形象。城市文化不仅仅体现在物质表现上,如大厦、公园、桥梁、广场、雕塑等,它更是一种精神之上的构筑与传承。城市形象不是当代文化特有的现象,历史上每一个伟大的城市可以说都有自己鲜明的形象:雅典以辉煌的卫城建筑、民主的公众生活、完美的悲剧艺术构筑起了这个城市彪炳千古的形象;罗马则是以宏大的竞技场和水道、高贵而又残忍的罗马公民、所向无敌的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以来,国家竞争体现在城市群及区域间的竞争,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借文化符号理论探讨广州独特文化符号内涵对城市形象构建与传播力的提升及如何实施城市形象传播策略。智能化媒介与新传播时代,挖掘城市形象传播支点,城市特色文化符号化开发,实现多元文化有机融合与有效传播,创新城市传播机制与品牌策略,将是城市创新传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阎金明 《城市》2007,(10):60-63
城市管理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城市管理水平、开放理念、文明程度、文化品位和社会公德意识的综合体现,同时已成为一个城市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重要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13.
郝克路 《城市》2005,(6):57-60
城市文化资本在一定意义上强调的是城市业已存在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财富的“资本性”意义,如城市自身的文化遗存、流芳千古的人物和精神价值,以及城市自身创造的一系列文化象征与文化符号等,都具有鲜明的资本属性和资本意义。城市形象就是城市文化的充分展现,城市形象塑造就是“城市文化资本”运作的一种内容和形式,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构建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因”,让“城市文化资本”得到很好的利用和释放,使城市社会的潜能得到有效的、可持续的发展。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中,塑造城市形象,就是在塑造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现代经济发展飞速,城市的文化建设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城市建设文化氛围构造和城市的文化形象塑造的研究是十分关键的一项研究,城市形象是促进其发展的动力,也是城市所孕育的隐形财富。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区面貌的改观,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由所谓现代化建设而形成的“方盒子”建筑和“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使城市形象和特色消失殆尽。另一方面,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设和拥有清洁、干净、整齐、漂亮的市容形象也成为城市内部居民、外地人员和投资者的普遍要求。城市形象开始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成为增强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天津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保持和发扬其现代化大都市的风采,为广大城市居民和外来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就应积极开展面向21世纪的天津城市形象的研究工作。本文将在分析现阶段天津城市形象的现状特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天津城市的特点,概括出其城市形象的目标定位及其建设主题和重点。  相似文献   

16.
城市形象战略,就是包括一个城市软硬件在内的整个城市美化系统工程。大量事实说明,良好的城市形象,始终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最大、最有号召力的“招商广告”和进入国内外市场最好的“通行证”。一个城市形象良好,就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到它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重要资源,就能对内产生凝聚力、鼓舞力和驱动力,对外产生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相反,一个城市形象平平或被扭曲,则非但不能吸纳到城市发展所需的新的生产要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栖息地,是保存人类文明和城市记忆的场所。博物馆为社会公众服务,除了体现在陈列展示、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服务等方面,也包括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为公众服务的博物馆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外部公共空间的设计,更要考虑内部公共活动区域的各种人性化设置,使博物馆为公众服务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改革的日益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时代语境之下,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也不断增加.在此形式下,城市如何做好自身形象的国际传播,借以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发展力,成为全球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不仅是城市文化的一种宣传,而且是城市营销的重要战略,对提高城市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沈阳城市形象的定位分析,重点论述了沈阳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构建城市形象就是创造城市所属的文化符号,并把这些文化符号向外、向内传播,让社会对城市形成良好的整体认知。城市形象传播对城市新形象的全面塑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通过合理、科学的传播模式的开发,才能在整体上把城市形象推向大众,并在大众中不仅产生美学意义上的视觉认识,更重要的是产生理念认识和与社会整体规范相一致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人们环境质量意识的提高,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城市形象问题日益受到理论界与实际部门的关注。不少地区和城市包括天津都提出了城市形象建设相关目标和任务。城市形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而文化品位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