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N 的 V”结构的性质,语法学界的认识一直存在分歧,主要观点有四种:主谓短语、名词性偏正短语、谓词性偏正短语、“的”字短语。本文对这四种观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主谓短语、谓词性偏正短语、“的”字短语三种观点的问题所在,认为名词性偏正短语的观点既符合汉语的语言实际,又保持了汉语语法分析的一贯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中的动词(V)经常充当名词(N)的定语,组成一种“V的N”偏正构造。然而这种偏正构造至今没有得到比较详尽的分析,这显然不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使用它。本文拟根据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对“V的N”做一初步的分类描写。 1 首先,根据V与N是否还有组合成其他构造的可能性,可将“V的N 分成两大类。A类中V与N除了可以组成偏正构造外,还可以组成其他构造(主谓构造或述宾构造);B类中V与N只有偏正构造一种组合的可能性。比较:  相似文献   

3.
浅析定语后置梁谷子汉语的语序很重要,主谓句的常见格式是:(定)主──[状]谓(补)──(定)宾。然而在实际语言交际中,我们也常运用一些变式句,如:“找着了吗?你!”这便是主谓倒置移位的变式句。同样,作为名词性偏正短语的修饰语──定语,常规下应出现在中...  相似文献   

4.
近代汉语短语共分十九类:主谓、动宾、动补、兼语、连动、偏正、数量、指量、并列、同位、介宾、方位、处字、的字、之字、者字、所字、比况、固定。文章逐一论述十九类短语的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5.
§1格律诗大量的诗行是一个或几个主谓结构,尽管有时主语省略或隐含,我们还是称它为主调句。我们所说的名词句是指一行之中没有主谓结构,完全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的,而且两个以上的名词或名词短语之间不发生主谓或偏正关系。或者一行之中虽有主谓结构,还有独立于这个主谓结构之外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这样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也是名词句。请先看一例: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杜甫《琴台》这一联上行写的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始终不渝的爱情生活,一个文弱书生,一个富家千金,他们以“酒肆”来蔑视世俗礼法。下行写诗人对这一对年轻…  相似文献   

6.
之字结构     
0“之字结构”的提出 本文主张把主谓之间加“之”的说法,称为“之字结构”。通常所说的主谓之间加“之”取消主谓短语或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化的名词性词组,可以充当名词(或名词组)充当句子成分,使本来独立表意的主谓短语或句子,成为一种具有依附性的词组或具有半独立性的分句。对这种形式的称谓也不尽一致,或曰主谓之间加“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或曰“之”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变成名词性词组。拙意以为失之过繁,且不规  相似文献   

7.
主谓式复合词是从主谓短语降格而来的 ,其能产性较低 ,这表明主谓式短语较之其他短语更难成词。主谓式复合词成词要受到句法语义方面的一些制约。从句法上看 ,动词成分不能是及物的 ;从语义上看 ,主语成分主要是无指的无生名词 ,在语义角色上是当事而不是施事 ;谓语成分在语义上具有不可控和非完成的特征。本文利用及物性理论和原型理论以及句法与词法之间的相关性对存在这些条件限制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们”表复数语法意义的结构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们”作为表复数意义的语素,其功能是构形。它与名词组合构成复数形式,这类名词即包括指人的名词,也包括指物的名词。它和名词性短语组合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与名词组合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一致,都是只表复数。与“们”组合的名词性短语有联合短语、偏正短语、同位短语三种。并不是只有指人名词、联合短语才能与“们”组合。  相似文献   

9.
主谓式复合词是从主谓短语降格而来的,其能产性较低,这表明主谓式短语较之其他短语更难成词.主谓式复合词成词要受到句法语义方面的一些制约.从句法上看,动词成分不能是及物的;从语义上看,主语成分主要是无指的无生名词,在语义角色上是当事而不是施事;谓语成分在语义上具有不可控和非完成的特征.本文利用及物性理论和原型理论以及句法与词法之间的相关性对存在这些条件限制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介词"依据"用于介引动作行为的根据。它来源于汉代的同形动词短语"依据"。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词短语"依据"在认知隐喻机制促动下因高频连用由并列式动词短语词汇化为同形的依靠义动词。动词"依据"形成后,经常用于"V1+N1+V2+N2"句法环境中的V1位置,至隋唐五代时期,处于该句法环境中的"依据"最终完成向介词的虚化,"V1(依据)+N1"由独立作谓语被重新分析为作状语,介词"依据"形成。"依据"在汉语史上的发展演变路径可以概括为"动词短语→动词→介词"。  相似文献   

11.
“V双+N单”表示偏正关系的内部限制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双+N单构成表示偏正关系的名词性短语时受到内部限制,能进入这一格式的V双一般原型性、及物性、动性都较弱, N单多为类后缀,抽象度较高,且V双对N单具有分类性.  相似文献   

12.
"V+动量短语+N"中的动量短语作动词的补语,还是作后面名词的定语,历来存在争议。本文考察了动量短语作定语和补语的句法条件和句法特征,进而对处于"V+动量短语+N"的"回、遍、下、通、阵、趟、番、顿、次、场1"的语法功能从句法、语义上进行了具体辨析,并试图从认知的角度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3.
“之”字是古汉语中词性和用法都较为复杂的一个词,《马氏文通》站在语法学的高度,详细而系统地论述了其语法特点:用于名词性偏正词组之间;用于形容词、名词组成的偏正词组之间;用于代词、形容词组成的偏正词组之间;用于名词、动词组成的偏正词组或主谓词组之间。此外,马氏还对“之”字的固定用法进行了总结,进一步阐述了其搭配功能。尽管在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上,马氏有时欠妥当,但也有许多超越前人的精到见解,对后人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汉语里的双宾结构,语法学界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借鉴各家之言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双宾结构的主要特点是:第一、述语动词必须关涉两个宾语,一为直接受事者,叫直接宾语,一为间接受事者,叫间接宾语;间接宾语往往指人或物,以名词、代词充任为常,直接宾语往往指事物,以名词、代词、数量短语、名词性短语充任为常,也可以由动词、形容词以及动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来充任。不管什么结构充任直接宾语,它都具有事物性。第二、从层次分析的角度看,两个宾语不是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现代汉语中由名词性词语所构成的主谓短语与同位短语的区分的问题,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划分词语要坚持多重判断的标准,区分名词性词语应从短语组成成分的词序、词义和相互间的语法关系入手。第二部分具体从六个方面进行区分:(一)看短语前后两部分的词语是否属于同一范畴。主谓短语前后两部分的词语可以属于同一范畴,也可以分属不同范畴,同位短语则属于同一范畴。(二)看前后两部分所指的事物在外延上的关系。(三)看前后两部分的语法关系。同位短语前后两部分是复指同位关系,主谓短语则是主谓(陈述、说明、判断)关系。(四)结合语境来考虑。(五)看能否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形成句子。主谓短语能而同位短语一般不能。(六)看在造句中是否可以省略其前后部分。同位短语可以省略任一部分,而主谓短语只能省略前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配价语法理论 ,分析“对 N 的 X”短语的歧义问题。指出不论x是动词、名词还是形容词 ,“对 N 的 X”短语发生歧义都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充分必要条件 :1.x是二价实词 (动词、名词或形容词 )。 2 .与X发生语义关系的两个配价成分都可能是指人名词。 3.N是指人名词。  相似文献   

17.
以名词为中心语的偏正短语是名词短语,但并非偏正式名词短语都以名词为中心语。名词前的修饰语是定语,但定语也不限于名词前的修饰语。因为言语交际中有大量“名加动(形)”、“人称代词加动(形)”的实例。  相似文献   

18.
试析汉语短语的多义与歧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简单短语的多义 简单短语是具有一个层次结构关系的短语。如果构成简单短语的一个成分为兼类词,就会形成具有不同结构特点的多种短语类型。例一:“学习文件”,如果“学习”为动词,“学习文件”则是述宾短语,为支配和被支配关系;“学习”为名词,“学习文件”则为偏正短语,是限制与被限制关系。“进口服装”,“出租汽车”等结构关系,也都存在着或者为述宾关系或者为偏正关系问题。这种以兼类词为多见的多义成分决定了词与词之间多种可能的组合关系,形成了词与词组合的多种不同结构。这种不同结构就造成了汉语短语的多义。所谓多义成分,主要是指短语成分中属于兼类词的这个成分。由于这个成分的存在,才出现了短语的多义。这是简单短语多义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9.
“N的V”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的V”指“中国的解放”、“他的来”一类短语。在我国语法研究的草创时期,一些语法学者就已注意到这种语言材料了。此后各家有关动词、名词划界的著述中也常常涉及到N的V。近五六年来有一些对N的V进行专题研究的文章陆续问世。目前语法学界对N的V中V的词性、N的V的功能类型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认识。本文把从《新著  相似文献   

20.
在梳理A+I结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题元理论,格理论,VP壳理论分析了A+I结构中名词短语格的获取,认为“主语至宾语提升结构”比“例外格标记结构”更有说服力。论证了肖娴的名词无宾格假说的合理性及局限性,指出:格与句法的对应关系及格的获取是否依赖于句法结构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