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冀对外贸易有了较大发展。1992年出口贸易额分别为:天津54.6亿美元、北京15.3亿美元、河北17.8亿美元,总计87.7亿美元,比1984年增长2.34倍,占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0.3%。对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150多个。其中,天津对外贸易基础好,发展快。 早在100多年前天津港就是华北地区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自1984年天津被国务院  相似文献   

2.
清代广州独口对外通商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关闭了江、浙、闽三海口,限定广州为全国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广州独口通商后,其外贸状况如何?对当时广东社会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研究广州乃至中国外贸史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1757年至1825年前后近七十年间(即乾隆二十二年至道光初年.此后鸦片走私泛滥,广东外贸发生质的变化,故本文暂不予讨论)这个历史时期的上述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茶为闽江上游山区的传统产品,其中武夷岩茶又是茶中极品。鸦片战争后的五口通商使国人与外商坚信福建茶叶出口将会节节攀升,并逐步推向鼎盛。然而,茶叶对外贸易之路并不像之前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一帆风顺,也经历了从贸易低潮到贸易鼎盛,再到低潮这样一个波折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爭后,中国被迫五口“通商”,于是帝国主义一面潮水般地輸入鴉片;一面誘拐擄掠大批行将破产的中国人民卖到海外去做苦工。英、法、美等侵略魁首当然捷足先登,就是当时占有古巴的西班牙帝国主义者也不甘落后。据清廷极不完全的统  相似文献   

5.
随着1860年天津口岸开埠通商,在对外贸易与近代工业化发展的刺激下,华北地区的传统手工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手工纺纱业逐步走向衰落,而手工织布业由此而兴盛起来;部分手工业如地毯业、草帽辫、花边和发网等因出口贸易的发展而兴起。  相似文献   

6.
近代武汉社会风俗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风俗嬗变之滥觞清末五十年(1861—1911),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也是武汉社会风俗由传统向近代嬗变的滥觞时期。城市近代化的历程,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使武汉社会风俗发生了演变。 1、近代物质文明的冲击 1861年,汉口被迫开埠通商,大一统的封建秩序遭到破坏,社会出现躁动与不安,传统风俗在西俗的冲击下开始发生嬗变。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是风俗习惯变化的首要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区出口贸易大幅增长。但从近两年来看,出口贸易总额呈现回落趋势,本文就如何保持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增长谈一点肤浅看法。一、我区出口贸易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外贸体制的变化,从1981年起,经贸部批准新疆对外出口业务全面自营,逐步开通了众多的边贸口岸,为加快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我区出口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1981年我区出口商品总额4730万美元,到1995年达到76880万美元,增长了16.25倍,其中初级产品出…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对外通商口岸。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看来,上海是五处通商口岸中,最有利于它们入侵中国内地的桥头阵地。因为上海地居中国海岸线的中心点,扼长江出海之咽喉,有广大而富饶的长江流域作腹地,可以捷便地掠夺江浙两省大量丝茶;并且,也可以借助于水陆交通的便利,向华中与华北广大地区推销进口商品,以摧毁中国农村自然经济。所以上海开埠后,它们便把经济侵略的重心,由广州移至上海,  相似文献   

9.
"五口通商大臣体制"的形成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西方冲击的首次制度性反应.这一体制的形成经历了战时钦差时期、两头体制和两广或两江总督兼职三个阶段.这一体制在形式上虽然有所创新,但性质仍然属于中国传统外交体制.在应付鸦片战争之后新的国际形势时,五口通商大臣体制收效甚微,因此这一体制在中国近代制度发展史中,是制度转型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0.
清代广州的毛皮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雍正年间中俄签订《恰克图界约》之后,以“买卖城”著称的恰克图互市,逐步发展成“彼以皮来,我以茶往”的商业重镇。不过,清代的毛皮贸易,并非只限于北地陆路通商。濒临南海的广州口岸,在乾、嘉年间也曾大量输入毛皮,并且具有与恰克图不同的若干特点。研究广州毛皮市场兴起的条件,探讨十三行对皮货的经营,才能了解北皮南运的国际背景,以及陆路通商与海路通商如何相互制约,从而加深对清代中西通商史的整体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 ,以蚕丝生产为基础的粤丝出口在量与质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 :一般 4、5月份第一造新丝上市 ,但质、量欠佳 ,对出口贸易影响不大 ;6月份第四造生丝质、量最优 ,形成出口交易高潮 ;前后多造蚕丝相继上市 ,使交易旺期持续到 10月份。同时在近代社会背景下 ,粤丝价格深受国际市场的支配和影响 ,并被欧美列强恣意操纵 ;其变化在宏观上形成由涨到落的趋势 ,微观上则呈现出波动频繁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从恰克图贸易到广州“通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边界条约与通商一六八九年(康熙二十八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有关市务方面的规定,使俄国取得了一种通商特权。它比以后的资本主义列强取得这方面的特权要早一个半世纪。这一点,“在俄国方面看来是非常重要的,既为它的出口贸易确立了一个适当的立足点,并为官商取得了进入中国经商的权利”。既然通商的权利已由条约形式肯定下来,沙阜政府就大力激励商人和贵族从事对中国的商业活动,从十七世纪末开始,政府组织的商队不断前往中国。  相似文献   

13.
侯俊云 《兰州学刊》2006,(11):55-56
18世纪,随着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来华贸易,新的贸易情况的出现,促使清政府不得不调整对外贸易政策,在一口通商到五口通商时期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管理外国商人的法规。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农业交流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而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农业上互有优势,相互合作潜力巨大.选取2000~2015年面板数据,建立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以及贸易非效率模型,分析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逐年增加但总体贸易效率极低,且对东盟各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和东盟各国经济规模、东盟各国人口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拉动作用,而中国人口,中国与进口国首都距离则产生负向效应;进口国关税水平、进口清关时间、农产品出口占比阻碍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提升,而物流绩效指数、同时期同为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促进对其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提升.最后就如何提高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随着天津开埠通商,西北地区的羊毛等畜牧业产品开始大量出口。在羊毛出口的促动下,明清以来在西北民族地区曾普遍存在的歇家开始蜕变并转型成为"中间商人":他们既是蒙藏民族羊毛出口贸易的代理人,又是联系天津客商的纽带,"中间人"的角色决定了他们在西北羊毛市场中交易模式的特性,而行商和坐商两种类型的歇家,共同支撑起近代西北羊毛的流通市场。  相似文献   

16.
略论晚清时期浙江城市经济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时期,浙江城市经济发生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开埠通商和口岸贸易的兴起,不仅使城市经济越来越多地卷入到世界经济体系和市场体系之中,而且对传统自然经济形成很大的冲击,引发城乡经济关系的变动;近代工业和金融业的产生和发展,则直接反映出城市经济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但这种近代转型远未完成,呈现出传统性、近代性和殖民性互相交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与中国的贸易已经有两百年历史。英国人对武夷茶的追求,使数亿两白银流入中国,繁荣了中国经济。但在长期贸易中,中英商业利益冲突也积累了许多矛盾。中国在广州一口通商的前提下通过十三行控制了武夷茶的价格,而英国商人期盼中国多口通商以减轻购茶费用,甚至转而控制中国茶业。英方的想方损害中方已经形成的茶业相关利益链,因而被拖延,被拒绝。双方经济利益的冲突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至于鸦片贸易的本身,只是一个小小的诱因。林则徐禁烟在道义上是正确的,在策略上也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主因。  相似文献   

18.
王韬与十九世纪中叶的上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被迫对外开埠通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大量涌入上海滩,使之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中西文化冲突与交流的前沿阵地。上海这种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孕育培养了大批近代先进思想家和科技精英,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的杰出代表王韬就...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的。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化代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韧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从《中英南京条约》开始,清末中国被迫和自行开放的口岸城镇据统计有104个。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的对外通商和古代不同。中国古代的对外通商在国民经济中并不占重要地位,对外通商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近代的对外通商则使中国的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被动地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通过近代的对外通商,中国的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此产生了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思想,形成了中国的发展经济学。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思想内容很丰富,本文仅环绕对外通商说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