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研究日本经济的,常到日本去。日本朋友问我对日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常喜欢用“三个吃惊”来表达我对日本的印象。 第一个吃惊——战后的高速增长 第一个吃惊是战后的“高速增长”。战败初期就不用说了,就是到了50年代的中后期,有几个人预想到日本经济以10%的速度持续地“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2.
战后,日本在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前提下,进行了全面改革。经过经济恢复和飞跃,到1970年前后实现了现代化。日本经济腾飞原因很多,我们认为教育在日本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日本对教育事业极为重视,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说过:“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基本”。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表明:发展教育确实是迈向现代化的捷径。本文试就战后日本各时期的教育改革来探讨教育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依据经济发展与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相互联系,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中共出现过三次劳动力短缺,分别发生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泡沫经济时期、经济长期低迷时期。劳动力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在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两个层面,随着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劳动力短缺的演变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劳动力短缺越来越成为日本经济增长的"瓶颈",也加剧了日本经济结构的不均衡和脆弱性。目前的中国经济发展也一定程度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通过分析日本劳动力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给中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地域经济“活性化”即开发搞活地方经济,越来越成为日本经济发展中的一大课题。三年前笔者曾著文《日本地域经济的“活性化”》,侧重阐述了日本在这方面的指导思想的特点——面向国际化和指向国民经济生活环境的优化。本文将着重从对大城市一极集中挑战,谋求全国经济发展均衡化的角度加以论述。一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就全国来说呈现“雁行形态”,即由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前进的,这是合乎规律的。众所周知,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中,1956年开始推行高速增长政策,由资  相似文献   

5.
战后初期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浅析南开大学袁欣日本在二战以后通过实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迅速地由一个落后的战败国一跃而成为一个先进的经济大国。本文运用实证的方法对日本在战后初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作简要的分析。①一、对“出口导向”型...  相似文献   

6.
均衡增长与政策选择——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一项考察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莽景石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人类的发展进入了被库兹涅茨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阶段,他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在工业化国家普遍出现了一种人均产出增长率的加速趋势。尽管如此,战后日...  相似文献   

7.
阎莉 《日本研究》2002,(4):31-36
战后日本经济是在“贸易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下通过技术引进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石油危机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日本政府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新的经济发展战略 ,今后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转向独创性的和基础性的科学技术研究上 ,建立自己的科学技术基础结构 ,以振兴日本经济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经济走向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 ,研究日本“科技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日本“科技立国”道路选择的成因   1、经济发展原动力要素的…  相似文献   

8.
日本“财界”定义的变迁“财界”一词的含义,伴随着日本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不断变化完善着。它在用法和含义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日本战前(包括战后国内经济高速增长期以前)和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后的战后。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以来日本资本主义垄断组织产...  相似文献   

9.
垄断法人化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促进作用战后日本在垄断趋向进一步加强的同时,又出现了从私人垄断向法人垄断的迅速转化,即所谓“垄断法人化”。正是由于垄断形态的这一实质性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新的促进作用或克服了原有私人垄断在这方面的阻碍作用,才使...  相似文献   

10.
日本是一个属于后发展类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在战后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欧美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日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大特点是政府主导型。首先,日本政府根据经济技术落后于欧美的现实,采取了“生产至上”、“经济增长第一”的路线,以达到赶超欧美国家的目标;其次,根据国内市场狭小、资源匮乏以及国际经济自由化的趋势,采取了“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发展战略,以此作为赶超目标的手段。为了保证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稳定,日本政府充分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从未把经济发展推诿给市场价格机制的自发力量。濑户内海经济带的振兴与…  相似文献   

11.
终身雇佣制是日本传统的雇佣方式,无论对战前日本经济发展,还是对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都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随着日本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终身雇佣制却日益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2.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曾盛行所谓“教育投资论”,对日本经济和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探讨这一理论在日本经济与教育中的作用,将是有意义的。 一 “教育投资论”一词,是1961年前后在日本开始使用的。它把教育支出看作是“人力资本的最大投资”和取得“将来收入的投资”,也就是把人看作资源,把教育视为发展经济的  相似文献   

13.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下村治的高速增长理论构成了战后日本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经济政策的基本理念。它的基本内容是利用“资本产出系数”和“进口依存度”分别对国内、外的供给能力进行数量分析,论证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潜力。它的思想来源是凯恩斯的理论以及试图将凯恩斯的理论长期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通常意义上的投资规模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在建投资总规模;另一种是年度投资规模。这里所要分析的主要是后者。因为适度安排年度投资规模,始终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中的—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原因的基础上,得出这样一条结论: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得到高速增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大规模的资本积累,适度增长的固定资本投资,是其基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1960年7月14日,池田勇人当选自民党总裁,7月19日,组成池田勇人内阁。从这时起,池田内阁便开始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发挥巨大作用了。下面我们就具体地探析池田内阁在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作用。一“安保”斗争后的日本经济向何处去?以池田勇人为首的内阁,在由专家和学者组  相似文献   

16.
战后一段历史时期内,日本经济发展战略的最高原则曾是经济自立原则,或称经济自立至上主义。直至池田内阁时期,才在经济至上主义,高速增长政策指导下被经济合理主义所代替。池田首相的秘书伊藤昌哉回忆说:“池田是以经济合理主义去考虑政治,这是过去完全没有过的。”  相似文献   

17.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物价变化与对策深圳人民银行钟剑日本是一个人口密集、国土狭小、自然资源贫乏的岛国。日本从二战后战败国的废墟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其经济发展成就被称为“经济奇迹”。在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历程中,一直贯穿着稳定增...  相似文献   

18.
日本保险事业是支撑日本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为日本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日本人曾经十分自豪地声称日本的保险公司是最保险的,不会破产。然而,在亚洲的金融风暴袭击之下,在日本经济萧条持续的严峻形势下,在银行、证券公司倒闭的风潮中,到底日本的保险公司有无卷入的危险?本文拟对日本保险业发展的过程、现状进行探讨,并对其21世纪面临的新课题作一展望。一、日本保险业“固若金汤”的神话在泡沫经济中的破灭(一)泡沫经济崩溃后的长期经济不振80年代中后期,日本乘战后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东风,使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19.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得到各国学者的高度评价,他们说: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历史学家所仅见的”“经济奇迹”;是“自由世界经济基础健全的标志”;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连美国前商务部长彼得森也表示要“向惊人发展的日本经济学习”。美国这个头号超级大国深刻感受到来自日本咄咄逼人的压力,社会学家沃格尔撰写了《日本名列第一》一书,谈到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教训”。关于日本的研究,在美国出现了赖肖尔、詹森等一些著名的日本问题研究家。他们所写的  相似文献   

20.
战后日本经济获得惊人的发展,引起各国舆论的极大关注。各国的经济学家们竞相探索日本出现经济奇迹的复杂原因,许多学者都认为日本的战后改革是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因,这是不无道理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战后改革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关系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