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东方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6):37-39,126
商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物质的富裕,也带来了精神的反思。本文从自由和责任两方面阐述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解,并从追求自由和承担责任的角度对近年的商业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建立监督指导机构,加强"以人为本"思想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使企业发展与商业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党近年提出来的"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为纲领,从卡尔·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实践人道主义"哲学的高度,讨论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本性.同时批判了以"拜物主义"为"教义"的"以物为本"的历史观,揭露了这种历史观对当下我国的社会发展的极其严重的危害.文章充分肯定了卡尔·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主义"对我国和人类的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进而呼吁"马克思不能丢".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传统伦理看"和"文化的心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传统伦理对"仁、诚、恕、中庸与礼"的诠释,是建立在儒学"和"文化思想基础上的,把握传统"和"文化的特征,明确其时中国当代"和谐"环境建构的思想与文化心理准备,为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和谐"实践中,以期达到社会群体的自觉认同,从而促进主体的自由,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哲学应首先有所作为.哲学的作为首要的是对"以人为本"之"人"的批判.在语言批判中,人为诗意语言所言说;在思想批判中,人成为西方思想的主题,民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的主题.因人自身在民的思想主题中被遮蔽,现实批判具有现实性.在现实批判中,哲学回答了思想主题从"民本"到"人本"的可能性,但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的人,是对过去思想的扬弃中形成的人.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了华商文化的基本商业精神和价值观的基础上,论述了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华商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独特价值.论证了华商文化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企业获得成功和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华商文化的"无为而治"思想是现代管理的最高境界;大一统的整体观念在现代管理中具有宝贵的社会价值;其"人和"思想是现代"双向对称"管理模式的真实体现,是未来企业激烈竞争的"调和剂".华商文化思想必将对现代的企业管理乃至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管理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理念,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构建的依据,探析"以人为本"思想所倡导的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思想蕴涵,及反映在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中的实践要求,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人"作为研究人的解放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关系的逻辑起点,是指"现实的、具体的人",是有物质、精神与社会需要和全面而自由发展需要的人.现实的人及其本质规定了人的解放的特定内涵,那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自由而充分的解放.而"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归宿和根本.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了对真正的"以人为本"价值理想的承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建构的一种价值目标,也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因此,完整地准确地研究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思想,掌握其主要内容,理解其精神实质对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企业文化现状及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塑造与变革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企业文化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同时,提出了在企业内部培育"以人为本"的崭新的企业文化发展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密尔站在时代的高度,认为大众化民主内在的弊端可能会给个人自由带来严重的危害.为维护个人自由,人们不仅要防御政府专制,而且更要抗拒"社会暴虐".他提出了对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进行划界的两条原则,这种群己权界的观点也是防范"社会暴虐"的基本原则;包括思想自由、个性自由等在内的社会自由是防范"社会暴虐"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分析了高校大学生思想呈现多样化、快变性的特点,提出了"以人为本"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力助人.其次要关心人,关心大学生的成长、生活和思想,做到情为学生所系,权为学生所用,利为学生所谋.再次要发展人,按照江泽民对大学生提出的"五点希望",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运用雷尼尔效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新口的企业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内涵和本质特征,结合民营科技企业中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特点和发展前景,分析了在民营科技企业中应用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必要性,并对民营科技企业中应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高尔泰的美学思想体系中,"自由"是其论说的重点.正是在"自由"的界定及相关论述中,我们发现了其中存有的深刻内在矛盾和冲突:当他从那个时代流行的哲学体系出发对"自由"概念进行论证时,高尔泰明显表现出了他的时代局限性,即以为"自由"不过是"认识和把握了的必然性";而一旦离开了哲学语境,高尔泰从他的真实感觉出发来书写,则充满了对"自由"的多样性及其现实实现的热切向往和赞歌.拨开历史迷云的遮蔽,当我们深入到其体系内部对其进行考察时,我们发现了高尔泰美学思想的深层基础,及其对中国当代美学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5.
萨特与卡夫卡的自由概念都具有宿命论特征.卡夫卡从人的选择中看到了人的自由的绝对性,萨特则强调自由即选择的自由.在人的现实处境中,萨特的自由表现为积极地介入生活和选择的责任感,卡夫卡则从他的原罪观出发,提出了"自由即束缚"的思想.他们的差异根源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把"以人为本"解读为"以个人为本",不仅在理论上会把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混同于非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想,而且在实践中会造成对贯彻新的发展观的歪曲.对西方人本主义作历史考察并对马克思清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逻辑进行分析,就会发现"以个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之外绝大多数人本主义的普遍特征;"以个人为本"的"个人"是"抽象的人",是通过感性直观获得的一种假定;"以个人为本"无法真正实现对人的普遍关怀.通过"改造世界"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论"以人为本"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逻辑一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科学发展观倡导的“以人为本”,这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发展逻辑。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依据、核心理念入手,阐述了“以人为本”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由此可以得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的逻辑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重申了我们党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它为企业民主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论支持.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工作指南,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推动企业发展,实现广大职工的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19.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他在清末民国初期创建了一批新式工业企业,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文章详细论述了张謇以"棉铁主义"为中心振兴实业的思想和办企业的实践,同时也论证了国家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就不可能建立强大的民族工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以人为本"这个时代主题出发,就"以人为本"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办学中坚持"以教师人才为本"和在育人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