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我校地处渝东南边陲,教育技术装备条件较薄弱,数字校园建设相对滞后。我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分步实施,采取向主管部门争取投入、公司和学校搭伙等多条途径,落实建设资金,围绕“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研”、“数字化社区”、“数字化资源”这一“五星”型数字校园平台模型,建构了七大数字化校园运用平台:一是环博数字校园管理平台http://218.201.87.8:8088/;二是集备课、授课于一体的人教数字校园教学平台http://10.0.251.251;三是影视课堂资源库平台http://10.0.249.125:9996;四是学校网站http://rmxx. qjedu.cq.cn,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五是录播教学观摩平台http://10.0.249.101,实现教研网络化;六是FTP服务器ftp://10.0.249.125,收集并分享教师的优质教学资源;七是校训通信息发布平台http://www.cqxxt.com/,家校互动。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语言实验室的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模拟语言实验室逐步被淘汰,为此,国家口语考试中心开始逐步改变口语考试的形式,部分试点院校已经采用数字化语言实验室设备进行口语考试,并使用数字化录音技术代替传统的磁带录音。本文就数字化口语考试的流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在经过了基础设施、信息管理系统、应用门户等几个阶段的建设之后,中央民族大学的数字校园建设已取得了巨大进展。如何应用这些建设成果有力推进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成为我校数字校园建设的当务之急。网络教学平台是高校数字化教学科研的重要基础。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是我校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利用先进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数字校园依托于校园网,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校园的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以实现教、学、管的网络化。在数字校园中,传统的校园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多种系统的应用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院校教育的信息化程度得以提高。数字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长远的建设目标,必须以前瞻的意识、宽阔的视野和系统的观念,抓好顶层设计,在高起点上进行战略筹划。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信息化为基础的校园管理和使用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硬件上必须以稳定、畅通的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教案、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越来越多的学校正逐步开展数字化校园管理设施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管理的成效。为全面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教育强国战略,本文以曲阜师范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例,探索多维度提升高校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赋能能力,从数字化服务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维度,结合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展开全面调研,总结校园数字化管理与服务存在的3个突出问题,研究相应解决方案,系统解决学校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为奋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总结了可供借鉴的工作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7.
教育技术资讯在数字语言实验室概念刚刚萌发时,就对其进行了跟踪报道,并在连续三年的专题中报道记录了语言实验室数字化的进程。数字语言实验室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借助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春风,只用短短四五年时间取代了模拟设备二十多年的积累的市场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经过近十年的建设,80%以上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相应提高,本文以“路”、“车”、“货”的关系形象化地说明构建数字校园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刘毅 《科学咨询》2010,(16):22-22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与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提出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内容和实施原则,对今后进一步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校原来的演播室由一间教室简易搭建而成,演播设备仅为早期的松下M9000,后又买了索尼DSR-PD100AP、DSR-pD190P和松下AJ-410等机型。后续这些设备均有DV接口,作为单机使用,亦能满足日常拍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1.
湖北(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高等大专院校,随着近年来的扩招以及众多教学楼、宿舍楼的新建,学校结合自身面积大、楼房分散的现实情况,决定采用以太网校园广播解决方案。经过多方考察,综合考虑实用性和性价比,学校选择了中山市中讯公共广播设备实业有限公司Chungson(中讯)数字PA系统CS-3800,广播中心机房设置在老校区老图书馆五楼演播室(总机房总控)、总控系统(广播机房)和多点分控站(办公室、报告厅,校广播站等)。分控台、总控和分控中心都可以对系统进行节目调配或对系统,多区、区及点(全校,年级、班级、操场)进行控制广播。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信息化为基础的校园管理和使用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硬件上必须以稳定、畅通的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教案、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构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深化和完善。随着3G网络、4G通讯以及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又对校园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就私有云下智慧校园信息平台的总体架构进行阐述,为当前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枢纽。本文以我校的示范院校“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建设为例,提出了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本框架和实施方案,以实现学校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使数字化校园建设始终能符合学校的整体发展需要,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网络信息化技术在教育、办公等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一些单位为实现高速上网的需求,对已有的网络环境进行升级改造,普遍做法是在原有的上网线路基础上,再增加一条新的、带宽更大的线路,新旧两条线路并行使用。但多数情况下新旧两条线路的ISP也许并不是同一家,这样就形成两个访问Internet的出口,如何让特定的网络用户走指定的线路呢?联系到重庆市九龙坡职教中心示范项目中,建设数字化校园,对原有的网络环境改造提速的经过,将我们成功解决以上问题的实施过程完整表述如下。1实施背景重庆市九龙坡职教中心在国家级示范校建设的总目标中包括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方案,但学校原有的网络带宽只有10Mbps,远远满足不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要求,所以本学期开  相似文献   

16.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蕴含着强大的管理功能。资金匮乏是制约高校“一卡通”系统建设的瓶颈之一。在“一卡通”系统项目筹建中,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已经引入融资租赁理财模式,对缓解高校资金短缺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融资租赁中会产生现金流动性风险、余值风险及利率风险等,高校必须加以重视,加强管理和防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5):M0002-M0002
数字越来越深刻地影响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数字化意味着自动化、高效、便捷、理性,如何使数字校园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层次,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18.
安洁 《管理科学文摘》2009,(19):233-235
随着科技的进步,图书馆的文献结构和服务方式正在发生迅速的变化。现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馆藏文献中,已有相当部分文献是数字形式的,并且在整个馆藏结构中所占比例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数字资源的出现,给图书馆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数字资源发展却导致了纸本资源的空间被挤占。这就需要纸本资源与数字资源要平衡发展,既要保存原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要与现代科学的进步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设备来利用现有馆藏资源,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学校规模的日益扩大,学校管理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如何实行高效的管理已经成为各所院校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信息数字化的推广和普及,促使很多院校都在积极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以此来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师生的全面管理。而“校园一卡通系统”就是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脑、网络深入人们的生活,随着"数字地球"、"数字校园"等概念被全世界普遍接受,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开始加入数字化行列.不少学校已投入资金建成校园网,但建成后的网络利用率普遍不高,仅用于实现无纸化办公,实现学校政务、财务的公开,解决了师生上网的问题,而作为数字校园应用核心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仍有很多不足之处,甚至对某些学校来说是空白.本文仅就在校园网中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平台,应该组织哪些信息资源,如何组织有关内容,如何以合适的方式呈现给师生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