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认识发生或本源问题上,有的同志认为皮亚杰是一个二项图式论者,有的同志认为皮亚杰是一个三项图式论者。笔者认为他既不是二项(即主体与客体二项)图式论者,也不是三项(即主体,活动,客体三项)图式论者,而是二项图式向三项图式迈进的学者。本文拟从四个方面作一些分析,以就教于大家。1.哲学的批判使皮亚杰反思二项图式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文艺复兴后的西欧哲学界诞生了以培根等人为代表的经验论和以笛卡尔等人为代表的唯理论,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思想在形式的最初阶段显然亦受到这两大对立的哲学观的熏陶。…  相似文献   

2.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主体和客体在相互作用中进行双重建构的理论。确切地说,也就是在平衡和自我调节机制的控制下,主体首先通过内化建立了自己的认识结构——图式,图式既是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改造的场所。又是对其进行改造的能力,然后,主体利用自己的图式通过外化建构客体。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图式的建构是最根本的前提。无疑,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充分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但是,随之便产生了另一个问题:既然客体(认识论意义上的)是主体通过创造性活动建立的,那末它如何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3.
论皮亚杰的图式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皮亚杰的图式理论石向实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图式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同时,它也是人们评论和争论较多的一个概念。对图式的看法不同,是造成人们对发生认识论作出不同评价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准确地介绍皮亚杰的图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对皮...  相似文献   

4.
认识建构理论主要是关于认识起源与发生问题的理论,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核心。虽然我国理论界对该理论的积极意义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肯定,但仍然不够充分。笔者认为,为进一步充实和丰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必要对皮亚杰建构理论的合理性进一步探讨。一、认识起源于活动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补充论证。对于认识的来源问题,哲学史上素来有先验论和经验论之争,皮亚杰反对二者的“预成论”观点,提出认识起源于活动。在这里,“活动”概念有着特定的含义,它不仅包括有意识的物质活动(但它是个体的),而且包括无意识的本能活动,还包括内化的…  相似文献   

5.
内化(interiorization)是描述对象客体如何由具体的外部实在变为主体观念映象的过程,这一范畴是从皮亚杰发生心理学中借来的。皮亚杰所谓的内化过程有三个主要特征:其一,内化“就是概念化”过程,即活动图式转为概念图式;其二,内化过程出现新质;其三,感知活动的概念化过程是“许多转化中一个特定的转换”。另有一些国外学者则从社会学的意义上理解内化,认为内化是“个体接受态度、法规、原则或良心制裁,并使之在形成价值判断或决定自己品行的过程中成  相似文献   

6.
一、向亚杰“活动”范*的两个方面活动范畴,是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0一198D)整个发生认识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中心范畴。关于活动范畴,皮亚杰并没下过什么严格的定义,其有关论述散落在他的各种著作中。笔者认为,他的活动范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的机能活动。它包括有意活动和无意活动,包括主体改造客体的同化活动和客体对主体改造的顺应活动。它们都以现有的图式为出发点,最后又复归到活动中建立的新的图式上来。二是主体的外部活动,包括主体对物体的掷、碰、推、擦等活动,主体从中获得关于物体特性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认识的发生与发展理论,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全部理论中的核心理论。发生认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都是围绕着说明认识的发生发展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发生认识论的推动,人们对认识的发生与发展问题的研究才达到现在的深度。因此,分析和评价发生认识论的发生与发展理论,总结我国前几年在认识论的认识发生与发展理论问题上的争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关于皮亚杰对于认识的基本观点任何一种认识论理论要论述认识的发生与发展,首先必须说明它对于认识的看法,在认识史上,对于认识的看法,影响较大的有天赋论、先验论和经验论的观…  相似文献   

8.
<正> 皮亚杰创立的“发生认识论”是从生物学出发,经由心理学,通向认识论的桥梁.他试图通过对儿童认知结构的发展的研究,寻求支配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揭示人类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因此“发生认识论”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的发生发展理论.皮亚杰的研究成果对心理学以外的哲学认识论、科学史、逻辑、教育等领域均产生了深远影响.皮亚杰从个体认知结构在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揭示认识发生发展规律,使认识发展的规律获得了新的、全面的解释.开辟了研究认识论的新领域.下面我们从认识论的角度对皮亚杰的几个基本论点加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论发生认识论的同化和顺应概念石向实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说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一对基本概念,是皮亚杰把它们首先引入认识论研究的。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开始应用同化和顺应的概念来研...  相似文献   

10.
石向实、郑莉君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课题《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发生认识论》一书,最近由前沿杂志出版社出版。同我国以往研究发生认识论的著作相比,该书在不少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学术突破。这里仅介其要。 在国内研究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文章和著作中,对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十分重视,评价甚高,而分歧却较大。既有人认为双向建构学说也许是对反映论的最好的解释,也有人认为建构主义是对反映论的猛烈冲击。  相似文献   

11.
皮亚杰哲学的意义,目前越来越多地在认识论方面被挖掘出来,这种努力已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在此,本文试图从另一个理论视角对皮亚杰哲学进行研讨,即它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的关系。皮亚杰哲学的基点是人类主体能动性之客观化问题,告示人们进一步去发现人的实践——认识进程与客体逻辑的内在一致性,是对列宁关于认识论、辩证法和逻辑学三者同一思想的科学注释。然而,我们还要进一步指出:人的实践——认识进程与社会历史本身的是根本一致的,正是这种哲学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统一,引发了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一些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建构”(construction)一词源出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发生论识论原理》中的核心概念.主要是指认识的个体在与外部客体进行相互作用的活动中,通过“同化”和“顺应”的“自我平衡调节机制”逐步建立起思维结构和认识对象的概念以达到对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客体的认识和把握.我们引用“建构”一词同皮亚杰的原来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有其确切含义.所谓科学认识的建构是指科学认识主体(科学劳动者)在科学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有目的地观察或运用各种科学认识工具和手段对科学认识客体进行作用,对所获得的有关对象诸信息要素或进行选择、归纳、分析、加工和处理,或构造新质信息并使之概念化、形式化和系统化的思维操作.建构是科学认识的动态机制,是科学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性地反映认识对象本质规律的过程.因此建构正是根本性在科学认识中的体现,是科学认识发生、发展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
近来有同志提出认识的本质是选择而不是能动的反映,并在论证时,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作为一个依据,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本文就此谈点粗浅意见。一有的同志说,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同化与顺应概念就是“选择”,认识便是“吸收与主体认识结构相同的刺激,排除相异的刺激”,皮亚杰视认识的本质是选择而不是能动的反映。(参见1986年第4期《哲学研究》) 同化和顺应是皮亚杰认识结构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是认识结构协调和组合的两种形式,也是主体反映客体刺激的两种机能。同化是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皮亚  相似文献   

14.
一 以西方传统认识论为代表,以自然界客体为对象的自然认识论发展至今已具较完备的理论形态和逻辑体系。作为西方哲学发轫的古希腊哲学,其认识论是典型的自然认识论,它将统一的自然界作为唯一的研究对象并力图探寻自然的本原和规律性。从而达到对整个世界的最高认识。当时不论是唯物还是唯心的哲学,都作如是主张。古希腊自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皮亚杰如何把儿童与原始人之间的类比同科学历史理论联系起来,也就是分析了皮亚杰对海克尔重演律的理解,重演律认为个体发生重演了种系发生。通过这一分析,我们再现了皮亚杰如何形成和表达他的逻辑地位概念。换言之,我们试图再现皮亚杰的未被对象化的选择和立场,它们决定着他科学和认识论著述中的逻辑概念。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在哲学界形成了一股主体论热。一些同志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现代物理学为依据,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能动的反映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要用“主体论”(包括“选择论”、“重构论”,下同)来取代它。我们认为,人的认识,无论是作为活动的认识,还是作为结果的认识(真理),在总体上只能是以实践为基础和中介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过程。这就是我们的认识本质观。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过程,而语言亦是人类特有的行为能力。自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实验科学的一百多年历史里,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在本世纪五十年代诞生的心理语言学领域,这更是核心问题之一。因此,就这一问题心理学界曾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思想和学说。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1)以华生(J.B.Watson)为代表的思维等同于语言论,即认为思维就是无声的言语行为;(2)萨丕尔(E.Sapir)等人的语言决定思维论,即不同的民族使用的语言决定了该民族感知客观世界的方面,进而决定了其认知方式;(3)与之相对的是皮亚杰(J.Piaget)的思维决定语言论,他认为思维的范畴(逻辑运算水平)决定了语言的范畴;(4)以前苏联学者为代表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的理论。华生及萨丕尔的理论有其理论基础上的缺陷,目前心理学界持之者甚少;皮亚杰的理论也因其片面性而受到抨击。在当代我国心理学界,为相当多学者所赞同的则是思维与语言关系的工具论(以下简“工具论”)。  相似文献   

18.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十分重视对主体的作用的研究。他说:“心理学不只是一门个人的科学,而且也是一般人的、特别是广义、‘主体’的科学”。又说:心理学是“关于主体与主体的行动的科学”。皮亚杰认为主体不只是指个人,而且包括一般人,即人类,他把后者叫做“一般的主体”。他还说主体是“活动的发源者”。皮亚杰给心理学和主体所下的定义,就突出地强调了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主体的能动性是发生认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其主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在汉语语境中,严格讲,客体属于认识论范畴,对象的使用范围则要广泛得多;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客体指独立于意识之外的某种自在之物,对象则指在意识活动中与意识行为相对的意识相关项。审美客体主要属于认识论哲学范畴,它与审美主体一道构成美学领域中的认识论模式;现代西方美学之所以选择使用审美对象而避免使用审美客体,主要在于力图打破美学理论中的认识论模式,在存在论和价值论等理论视野中来探究各种审美现象。  相似文献   

20.
认识的主体性问题已成为当前认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加强对认识的主体性的研究,是推进、深化认识论的需要,也是指导现实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需要。所谓认识的主体性,是指认识必然具有主体的属性这样一种状况。认识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方面:第一,认识必有其承担者、主体;第二,主体对认识过程必然发生重大的影响;第三,主体对认识结果也必然发生重大的影响。认识论对认识的主体性的理解、看法,就是认识论的主体理论,它相应地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关于主体的本质及其结构要素的理论;第二,关于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作用的理论;第三,关于主体对认识结果的影响的理论。主体论作为认识论的一部分,离不开一定的认识路线。有同志认为,反映论是经典认识阶段的历史产物,它所追求的“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的认识理想已经破灭了;反映论本身存在着逻辑矛盾:一方面,它认为随着主体认识能力的提高,认识结果中的主观因素会愈来愈少直至完全消失,另一方面,逻辑上同样能成立的是,随着主体认识能力的提高,投入认识过程和凝结于认识结果中的主体因素会愈来愈多,从而愈来愈偏离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等等。因此,主张拋弃“客体→主体”的反映论,代之以“主体→客体”的“重构论”。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主体论和反映论的关系问题,或认识的主体性问题和反映论的关系问题,不能不加以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