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决策与信息》2006,(9):72-72
9月5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金祥在全国政协“推进西部大开发”专题协商会上说,西部大开发自2000年实施以来,已初见成效,西部地区GDP六年翻一番,生态环境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其环境优劣直接决定了全国的总体环境状况。据国务院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如果再不注意环境保护而盲目地大规模地搞自然资源开发,就可能使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佑海博士对此强调指出西部大开发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期间,国家制定并实施了相关政策以推动西部地区区域金融的发展,试图保障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期间,存款、贷款和金融相关比例均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积极促进作用,其中,贷款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显著;但是其促进作用呈现递减规律,因此西部地区应继续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实行有差别的区域金融政策及货币政策等,继续完善以区域金融发展引导经济增长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在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对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系统有着强烈的客观需求。因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增强城市这一经济政治集合体对区域经济社会的控制力、辐射力和吸引力起着愈益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初步的调研和思考,对此问题谈几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重庆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是一个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大移民并存,城市富翁、贫困农民、山区穷人、库区移民同在,东北现象与西部现象叠加,集移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多为一体,同时又是一个城镇人口少、农村人口多的直辖市,全市  相似文献   

6.
<正>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尤其是毁林开荒,陡坡种粮,造成林草植被减少,水土流  相似文献   

7.
<正>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西部地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党中央及时果断地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热潮正席卷全国和全省各地。针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针对我省生态环境建设所面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做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国家将集中和调动全国更多的力量致力于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兴修水利、退耕还林、植树种草等措施,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这必将使新疆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根本的改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前,我们既要有高昂的热情,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祖国西部地区的新疆自治区为例,要认真总结以往开发新疆、建设新疆的经验和教训,按照中央的要求,从新疆的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实施西部开发,重点将围绕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科技旅游等。地处四川西部的阿坝地区,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切入点。 一、阿坝州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阿坝州地处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总面积8.3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1.34万人。其中藏族占51.6%,羌族占17.9%,回族3.1%,汉族27.2%,其他民族0.2%。  相似文献   

10.
刘焰 《管理评论》2003,15(6):45-50
中国西部作为我国生态环境异常脆弱的地区,具有以绿色创新提高生态旅游产品绿色质量的内在需求。西部生态旅游产品绿色创新是具有正外部性的行为,具有不同于传统旅游产品创新的理论范式;生态旅游产品由于具有不可位移性、异地消费性等特点,其创新过程不同于工业产品创新,它具有独特的生命周期过程及绿色创新过程链。  相似文献   

11.
重庆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是一个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大移民并存,城市富翁、贫困农民、山区穷人、库区移民同在,东北现象与西部现象叠加,集移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多为一体,同时又是一个城镇人口少、农村人口多的直辖市,全市3200多万人口有2/3在农村.  相似文献   

12.
西部商机     
<正>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西北、西南十省区,加上广西、内蒙古一共十二省区。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而各地也纷纷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希望能够吸引国内外大量资金投资于西部。 但仅靠优惠政策是吸引不了投资者的,要有实实在在的利润才行。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在资金、技术、人才、基础设施、企业机制及社会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0,(12):M0001-M0001
胡锦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在推进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一定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保护生态环境这件大事持之以恒地抓下去,确保已经取得的成果得到巩固、已经确定的计划稳步推进,为改善宁夏生态环境、为拘筑西部生态屏障贡献更大力量。  相似文献   

14.
根据江泽民总书记1997年8月5日“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批示和1999年6月17日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现就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以及对策措施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新疆占有重要地位,对发展矿业经济讲,总的思路是:抓住机遇、大力开发、加快发展、统筹规划、分段实施。把加快新疆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同保持政治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结合起来,把实施优势矿产转换同实现新疆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扬自立更生精神、长期奋斗的基础上,争取国家加大对新疆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入新疆矿业开发。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逐步推进新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百万吨柑桔产业是长江上中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长江上中游地区生态屏障建设的重点,该项目涉及农村移民安置35万多人,安置任务重而艰巨.加上项目区人口密集、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等突出特点,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6.
《管理科学文摘》2009,(12):18-21
如何解决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是国际社会日益关注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课题。自本世纪初以来,教育部为了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开展了广泛长期的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以下简称对口支援),积极探索了一条推动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战略自2000年实施以来,国家在西部地区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新开工36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6000多亿元。这些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巨额资金的投入,使西部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一定的遏制,东西部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西部开发的成效是显著的。但是,如果长期依靠大规模的财政投入,政府可能没有这种能力,西部开发恐怕也难以持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一直是东快西慢中部居中的态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有关政策的引导下,地区发展差距缩小=东部地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全局的重要力量。西部地区经济“亮点”不断生成,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9.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实现了大跨越。西部大开发战略之一就是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而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是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本文针对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做了计量分析,进而提出了政策性建议,为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志 《经营管理者》2012,(9X):234-234
越来越多的事实和证据表明,生态环境恶化所导致的生态贫困已经成为我国西部地区贫困的区域性特征。本文首先解释与生态贫困相关的几个概念,分析了自然生态环境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并对我国西部生态贫困的特征、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解决生态贫困问题的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