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明清两代建都北京的五百多年间,在紫禁城内都设有文渊阁,作为宫廷的藏书处所。明初文渊阁在南京明故宫,成祖迁都北京后,设有文渊阁藏书库。清文渊阁则是在乾隆年间新建的一座整体建筑。明文渊阁藏有宋元版旧籍较多,包括永乐十九年(1421年)自南京明故宫文渊阁运来的十船古笈。清文渊阁则主要作为贮藏《四库全书》及《古今图书集成》之所。 相似文献
2.
3.
《四库全书总目》为我国古代目录学集大成之作,其体系对后世影响很大。总序、小序、案语内容广泛,不但详述《总目》分类原则,是研究目录学的重要资料,而且涉及学术史等诸多方面,实为跋涉书海必不可少的工具。125条案语虽只是述总序、小序未尽之义,然于了解编者思想宗旨及“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亦不失为重要补充,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们今后题写案语的宝贵借鉴。目前对案语的研究还远不尽人意,本文试对《总目》案语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概括其内容特点,指出其局限不足,以期使读者对《总目》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与科举文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随唐设立科举制度以后,开科举士一直成为历代选拔人才以及士人进身的主要途径。历代与科举有关的典籍文献汗牛充栋,不可以数计,在中华典籍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由国家组织编集的荟萃中华文化典籍的《四库全书》对之必然有所反映,从《四库全书》如何对待科举文献,也可见官方权威的治学态度和学术标准,对于进一步研究科举制度,进一步研究《四库全书》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华书局影印本《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七集部总集类二《文章轨范》 :“是集所录汉、晋、唐、宋之文凡六十九篇。而韩愈之文居三十一 ,柳宗元、欧阳修之文各五 ,苏洵之文四 ,苏轼之文十二。其余诸葛亮、陶潜、杜牧、范仲淹、王安石、李觏、李格非、辛弃疾人各一篇而已。”《总目》所称六十九篇 ,是袭自王守仁序 ,今计所举韩愈以下各家文 ,才得六十五篇。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章轨范》校之 ,实则韩愈文三十二篇。范仲淹有《严先生祠堂记》、《岳阳楼记》二篇 ,均收在卷六。还有元结《大唐中兴颂序》 ,收在卷六。胡诠《上高宗封事》 ,收… 相似文献
6.
由安徽学政朱筠倡导,清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开始,在全国广泛开展寓禁于征的《四库全书》编纂活动,至乾隆五十三年六月抄毕,历时15年的《四库全书》告成。《四库全书》是有史以来一部最大的综合性丛书,它囊括了上古至清前期差不多所有重要著作,迄今还是古代文献数量最多、最集中的资料库,对于古籍的保存与藏书意义重大。对这样的工程。这部大书,徽州人作出了突出贡献。历代徽州人以他们的传世著作支持了这项工程,充实了这部大书。他们进献了丰沛的藏书,为《四库全书》提供了优良的底本,他们中的许多文化精英,能员干吏参与了这项工程。可以说徽州人参与才使这部大书达到日后便可以看到的成就与规模。这是徽州文化史上光辉的一页。那么祁门人对《四库全书》做了哪些工作,又有什么贡献呢? 相似文献
7.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古典目录学名著。本文分析了《简目》的三个版本系统,指出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简目》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但它在底本、参校本、校勘、标点及补遗、附录等方面仍存在着种种问题,大大影响了其价值。且《简目》本身也存在着不容回避的讹误。应该对《简目》进行订误并重新整理。 相似文献
8.
9.
从《四库全书》看焦竑王炜民清代乾隆年间纂修的《四库全书》,共收入图书3461种,79309卷,存目图书6793种,93551卷。纂修期间,对采入《四库全书》的书籍和存目,都由四库馆臣分别编写了内容提要,最后由总纂官纪陶和陆锡熊综合、平衡,并在文字上加... 相似文献
10.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从1992年10月开始运作,1997年10月全部出齐。该书的价值在于:共收古籍4508种,所选底本多系善本,约1/3为稀见本或孤本,是《四库全书》以来200年间最大的一部古籍丛书。由于采用原版影印,无篡改失真之弊,其学术价值在《四库全书》之上。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缘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库全书》的存目书之所以列为存目,主要是因其不符合清王朝的统治需要和价值标准,同时也与清王朝要控制《四库全书》的规模,加快编纂速度有关。《四库全书》的存目书与著录书之间并没有一条鸿沟加以区别。四库存目书内容异常丰富,其中有许多典籍的价值,即使收录在《四库全书》中的某些书,也未必能与之相比。就其总体来说,确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四库存目书同《四库全书》著录书一样,都是我们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编纂工作以“尊重历史、保存文献”为总方针。首先是普遍调查、尽数收集。其次是剔除重复,精选版本。再次是原版影印,整旧如旧。该丛书共收录历代典籍四千余种、六万多卷,洵为大观。已备有《四库全书》者,若再购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则乾隆以前中国历代典籍十得八九。举凡研究中国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社会、思想、宗教、文化、科技者,尽可恣意披读,不假旁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现已顺利出版,子、史、经三部已全部出齐,集部也开始付印,将于1997年10月问世。 相似文献
12.
陆勇强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6):103-109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作者的生平事迹、著作等论述中存在着某些疏误乖违。本文依据地方志、别集序跋、小传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要》所论及的作者,如陈轼、彭师度、姚菱、储掌文、汤斯祚等,从他们的科第、仕历,到作品的著录、版本、卷数、存佚等,均一一作了订正和考辨。 相似文献
13.
清乾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基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重要著作。因此,《四库全书》及其《总目》大致可以反映出某一时代或某个学者的文化学术状况。本文通过《四库全书》对毛奇龄著作的著录情况以及《总目》提要中对毛奇龄的评论,得出如下结论:毛奇龄著述宏富、治学广博,学术观点颇具新见卓识。 相似文献
14.
对于乾嘉学者来说,他们面临的工作委实艰巨。“盈箱积案,或汗漫而难寻”的史著等待他们品评,色彩斑驳、流向歧异的各种史学思潮等待他们评骘。更为重要的是,在史学经历了三千年发展后,他们必须对史学的传统和史家的职责有一个系统的总结,从而把当代的和后世的史学发展纳入一个完善化的传统史学体系。《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承担起了这一工程浩大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乃我国历史上卷帙最多的一部巨型丛书,堪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突出象征。它对于古代文化的积累和当今的学术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与极大的价值。许多文史论著中都提及这部规模空前的巨书。但笔者经眼的不少专著和论文中,对于《四库全书》绢面之颜色众说不一。这似乎是个细枝末节的问题,无需深究,然而就这样一部人称“千古巨制、文化渊薮”的超级丛书来说,笔者认为仍有考辨清楚之必要。现择取数种较有代表性的说法简述如下,并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版本(库本)之劣,自鲁迅、陈垣等先生开始,已有许多议论,并为学界广泛接受。本文认为,库本有可取之处,而学界所认可的《四部丛刊》本(刊本),则有不少问题。因而,从版本学价值来看,四库本可能优于四部丛刊本。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以及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正在编纂出版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三部大型古籍丛书共收中国古籍图书一万二千多种,将构起一座基本古籍的大型书库,中国古代(即1912年以前)的重要典籍,可大致齐备,这对于保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一件有益的工作。《四库全书》清朝政府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开始向各地征集图书。次年二月,又命放《永乐大典》中缀辑散篇,依经史子集搜辑遗籍;并成立四库全书馆,先后派定永措、刘统勋、梁国治、纪购、陆对源等36…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八《卓氏藻林提要》曰:明卓明卿撰,明卿字征甫,钱塘人。万历中由国子监生官光禄寺署正。是编采撷类书,分门辑录,颇有简择,而取材未富。谈迁《枣林艺篑》谓是吴兴王氏之本,明卿窃取之。考明卿尝攘张之象《唐诗类苑》刊行,则是说似亦有据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八,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73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