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圣锋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2):12-14
本文论述了朱熹经典诠释学方法的形成原因。通过对朱熹经典诠释方法形成的社会条件以及思想基础的挖掘整理,梳理其对汉代儒家解经方法以及宋代儒家解经方法的借鉴,以期达到更深入了解朱熹经典诠释方法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李圣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8-10
为更好的研究朱熹经典诠释方法,拓展对朱熹经典诠释学的认识,选择从文本(包括经典文本作者)出发的角度对朱熹经典诠释方法进行研究,并从五个方面进行挖掘整理、概括总结:分析句读、字词训诂、篇章结构、文献典籍、文本作者(圣贤原意)。从文本角度分析朱熹经典诠释方法,对朱熹经典诠释学的研究具有更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20-29
朱熹以"天理"为形上架构,构筑"太极、理、气、阴阳"宇宙系统、深化完善"理本体论"思想,视其为万物生化的本根和伦理价值的本源,使之获得诠释本体的地位。在诠释方法上,贯彻理一分殊的"以理演申法"和兼治汉宋的"训诂解义法":前者确保诠释原则及意义的整体性,开显儒学的思辨内涵和形上意蕴;后者融贯汉唐训诂释辞、以文解意释义法,延续传统经学。理学诠释学立足儒家经典,坚持哲学诠释和文本释义双重路向;承继了传统训诂释义的经学宗旨、赋予儒学哲理化,将儒学提高至新高度。理学的兴发,汉、宋之学的互动及经典诠释的与时偕行,皆与理学诠释学致思路向密不可分。其本体与方法相即互融的特点,可资助益于当前西方诠释学之新生。 相似文献
4.
洪汉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19-35
从诠释学关于"文本"、"经典"和"诠释"这三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出发,阐明文本并非语言学上所谓传达作者意义的完成了的作品,而是不断要诠释和解读的未完成品或中间产品,经典并非属于过去时代的意义固定的卓越作品,而是其意义需要未来不断阐明的历史性和规范性统一的构成物,而诠释也不是一般科学所谓知识论的客观或中立解释,而是主体不断与文本周旋的经验和实践的参与。当西方经典诠释在近代重Klassische在当代的意义生成时,中国经典诠释却仍着重Kanon原有固定化的经义的施教,因而当西方经典诠释强调认识论的客观解释时,中国经典诠释却强调实践的和教化的理解。中西方经典诠释比较不是以西解中,也不是以中解西,而是中西互解,同样,古今中介既不是厚古薄今,也不是厚今薄古,而是古今不断生命沟通和融合。我们是在与经典作品的不断交谈中获取新生,同时,经典作品也正是在这种不断交谈中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5.
经典的开放性和诠释的有限性始终是理解经典作品的两个互相影响的重要因素。这两个矛盾的因素对文学理解和经典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时期的人们对两者的态度和重视程度不尽相同,无论是以文本为中心、或是作者为中心还是读者为中心的理解,都是对缓解两者的矛盾所作出的尝试。运用前理解、效果历史、视域融合、诠释循环等诠释学理论对经典的开放性和诠释的有限性进行分析,从而提供一个较为合适的理解文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陈志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1-16
本文明确区分了西方诠释学的三种诠释目的,即追求原意、追求比原作者更好地理解以及隐微与显白相区分的诠释目的,而中国诠释传统中也有"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和"微言大义"这样的诠释理路与之相对应。但中国诠释传统中的诠释路向与西方诠释学的相应诠释目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其中最主要的差异表现在西方诠释学中的诠释目的是对文本意义和作者意图的理解,而中国诠释传统则除了这一点之外,其根本目的在维护某一固定教义,在此种固定教义之下来诠解经典,因此中国传统哲学中尚不存在独立的一般诠释学。 相似文献
7.
邹其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6):645-649
本文从考察朱熹"讽诵涵泳"的基本意蕴与"兴"的内在一致性入手,对"讽诵涵泳"诠释方式的心理流程作了基本探析.朱熹的"讽诵涵泳"是中国传统诠释理论尤其是接受理论成熟的标志."讽诵涵泳"是中国最具特色的诠释学理论资源之一,从而使得"讽诵涵泳"与中国古代的审美方式及审美创造有着极为内在的联系,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洪汉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65(4):5-19
哲学诠释学是一门关于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它通过文本与经典来实现。真正的文本首先必须是经典,而且是一直被人们奉为真理的经典;文本还必须是经过长期不断实践和理解的著作,即文本与对其的理解和解释构成不可分离的关系,理解与解释本身就是文本的内在本质。经典型或古典型是一个可以不断变化并具有现实性的价值,它们并不只是表示某种历史现象的特征,更是表示历史存在本身的一种特殊方式。在我国有着浓厚基础的经典诠释传统中哲学诠释学找到了进一步发展的力量,但我国的经典诠释从总的方面来说并没有达到海德格尔那种源始的诠释学,在传统与现实、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上,它不像西方经典诠释重视后者,而是更重视前者。因此要发展中国的经典诠释就要强调从方法论到本体论的转向,强调理解的本质是我被事情本身所吸引而参与到里面。关于中国哲学的问题,本文认为,真正形态的中国哲学需要我们按照哲学的一般本性加以建构,要与时俱进,它不是某个民族的财产,要代表当代理解的最高水平,同时它不能失去自身的主体性,要以当代最高水平来诠释和发展自身的思想。经典只有不断地与现代视域融合才能开出新的意义和真理,中国的经典诠释也要遵循这一诠释学真理,中国哲学的出路就是通过经典诠释来发展中国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景海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1-16
中国经典诠释学的构建是面向21世纪的中西哲学走向对话与融通的具体路径之一,如何理解现代文化中的经典现象与古典意义上的“经”及其学术,是进入中西差异、古今交错之复杂的经典观念丛林的第一道门。文章以儒家经典诠释的相关线索为例证,探讨了经典的流传性及其作为活的思想源泉的本质特征,对经典的意义如何实现扩展以及典范转移的问题、经典所具有的恒常性与时代转换问题等,均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对传统经学与现代诠释学的结合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经典诠释与修辞:一个西方诠释学争论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鼎国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9
本文目的,在于从近年来哲学诠释学内部关于"诠释与修辞同出一源"的说法出发,先要检讨这一实际主张的历史渊源及理论立场依据,提出时曾遭受到的诸多批评和反对之声,从中真正了解此一旧说新议的现代意涵,然后再就其可言之成理的接受范围与程度内,转回探讨中国哲学语言观与经典诠释之间的相关问题。质言之,笔者会认为当前西方哲学诠释学中倡议的修辞学与诠释学同源同体、合则两利的说法,确实可以替回顾中国经典诠释的传统时提供若干启发,也能够为当前诠释注疏的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郭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83-88
针对过分拔高和贬低朱熹诗歌成就的两种错误倾向,本文对朱熹诗歌的概况、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重新作了考察,指出朱熹诗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刘克庄等大家相比,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尚有一定距离.但朱熹在诗歌创作方面确已取得相当的成就,他在南宋诗坛的地位是不容抹杀的. 相似文献
12.
刘京菊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6(4):105-108
心在朱熹思想中作为理与气的结合物,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它一身兼二任,一方 面是认知主体,能知觉、思虑营为;另一方面作为道德本体,承担着人的道德任务。儒家注 重人生问题,以培养理想人格为己任,心与理一就是朱熹为世人构设的一个崇高的道德理想 境界。而要达到这一理想境界,就离不开心的作用,心需要同时并用向外和向内两种修养功 夫,才能实现内外合一,心理合一,回归天理。这正是朱熹人生哲学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3.
沈时凯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1)
建立于书院教育基础之上的朱熹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这一教育思想与宋代理学家的哲学有密切的关系,反映在朱熹教育思想实践中,表现为朱熹主张以“形而下”的“格物致知”方法为指导,通过《小学》《大学》的学习,达到“为己成物”目的的初、中等教育;以“形而上”的“大而化之”的理想指向为鹄的,通过《中庸》的学习,达到“明诚两进”为目的的圣学(高等)教育.对朱熹《中庸章句》中呈现的理想色彩浓重的圣学教育思想,无论是文本的解读,还是意义的发掘,似乎长期被人忽视.探讨和研究从而揭示出朱熹的以“达贤成圣”为目的的这一元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理论意义,甚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黎晓铃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4)
朱子对佛教的超越体现在:不仅热爱生活,更要认真应对生活;由佛教“本心”的立场转换到理学“本天”的立场;由禅门的“理障”上升到理学的把物理与虚灵结合起来;承认“情”的积极性价值,提出“四端说”;最终由佛学的“豁然顿悟”上升到理学的“豁然贯通”.朱子的哲学触及佛教的灵魂深处,的确称得上构成中国思想史上放射出异彩的“深造自得之学”. 相似文献
15.
闵泽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5)
朱熹声称平生最不喜作文,却是南宋一代文章大家.其奏疏之作,往往有高屋建瓴的气势,行文简易而意气凛然,不动声色而林茂深严,使人难于辩驳.其序跋之类条分缕析,无褊躁激切之论,无艰涩炫目之辞,清明峻洁之中,自有雍容俯仰之态.其书、记之作,落尽英华而返璞归真,将俊健奇伟出之于条畅洞达,语简意闲,神定气和,充分展现出朱熹冲夷和穆的宗师气象. 相似文献
16.
贾璐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4(1):114-120
朱熹是宋学的集大成者,不仅是理学大师,而且在训诂学上亦颇有建树。朱熹采取由训诂以通义理的做法,既注重义理也绝不偏废训诂,其训诂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重视旧注,博采群说;实事求是,阙疑处不强作解;不墨守成说,自创新解。这些原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朱熹对待训诂的态度,几乎贯穿于朱熹的整个训诂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洪永稳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1)
朱熹为了使人得到“气象近道”的人格境界,对中国古代“人文化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扩展.朱熹继承了先秦以来的儒家“诗、乐、艺”教思想和道家山水育人观念,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富有创见的审美教育的方法论.具体表现为:“学”“践”“养”“化”“熏”等五个方面,形成了具有完整性和互动性的中国古代化育体系,丰富了中国古代审美教育理论,对今天的审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延斌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蒙以养正是朱熹儿童道德养成教育的宗旨,教以人伦是其道德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朱熹儿童道德养成教育表现为自由之到知之的依次递进过程,而通过实践和训练使儿童学眼前事,则是朱熹强调的道德养成途径。朱熹的儿童道德养成教育思想是一笔极为丰厚的遗产,值得认真研究,批判继承,它为我们今天的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张进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9-65
朱熹对王维的接受态度是多重性的。从审美评价看,他推赏王维的律诗、辋川体与《辋川图》等;从道德评价看,他尖锐批评王维在政治上的失节,以至压倒了其审美评价。朱熹对王维的时褒时贬,看上去似矛盾而又无序,但还是有其内在的逻辑性,这与他的政治理想与审美理想密切相关。他的崇尚气节,崇尚雄健,崇尚平淡,与他对苏轼的接受密不可分。还原朱熹的王维接受,探讨其在后人王维接受中的影响,对于文学接受研究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