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謇在家乡南通所搞的区域现代化实践以失败而告终.其失败的原因,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主要在于大生纱厂发展过程中再区位选择的失误;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主要在于棉业产业链的单向依赖性以及二元结构中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发展的不协调性;从指导思想看,主要在于张謇对微观经济运行缺乏理性认识和他的"义"压倒"利"的价值取向.南通现代化作为近代史上著名的区域现代化实验,其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同样宝贵.总结其失败的原因,汲取其失败的教训,也应该是史学研究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2.
通过借鉴反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针对我国新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 ,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我国的新公共管理实际上面临着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的双重挑战 ,新公共管理理论必须对新公共管理的目标定位、路径选择和资源整合等公共管理变革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交通现代化的内涵是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社会经济相适应的交通发展状态和交通发展过程,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前提。交通现代化的愿景是形成能力充分、衔接顺畅、组织协调、运行高效、服务优质、技术先进、安全环保的交通运输系统,全面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舒适、经济、可靠以及多样化、人性化的运输服务。21世纪中叶我国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交通现代化将在2040年基本实现,领先社会经济现代化10年。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国家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之一.现代国家观念包括确定的国家主权和疆域,统一的国家意识,奉行主权在民的原则,国民以国家为最高忠诚对象等许多方面的内容.这些理论对中国传统的有"天下"而无国家的认同体系产生了冲击.同时由于政治重心的下移、现代生产的发展和民主思想的传播形成了一个以媒体公共舆论、士绅公共空间和城市网络所形成的公共空间.这一公共空间的扩展对于现代国家认同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残疾人事业现代化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从残疾人事业现代化概念的提出、残疾人事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等方面 ,对此课题进行探索。并从人道主义、新残疾人观、“三个纳入”和“三个结合”、残疾人事业信息化、社会化以及残联组织自身建设等方面 ,探讨残疾人事业现代化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进程不仅具有时间的考量,同时还具有空间的考量。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无不在一定的空间条件下得以展开。气候、土壤、地形、植被等自然地理条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与西欧相比,俄国的自然气候条件对其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和国家体制的影响更大。俄国疆域辽阔,人口迁移频繁,民族和社会结构复杂,其现代化进程在不同地区差异明显。如果不对与空间组织机构和地理环境因素有关的问题综合体进行研究,就不可能充分地解释现代化的全过程,不可能揭示它所固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进程中公共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公共行政改革,是政府和社会间关系方式的一次大调整.也是公共管理者和其它群落之间利益关系方式的一次大调整.对于公共管理者而言,这意味着自身职业地位、行为规则乃至公共生活样式和价值取向的重新选择,这是公共管理者角色构成实行真正总体转换的过程.如何及时推进公共管理者角色的转换并握其文化向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增强博物馆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文化消费升级的重要途径。受制于观念、政策和体制机制的多重障碍,中国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还面临很大的挑战。博物馆的经营理念必须有一个重大调整,那就是强化市场意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仅要提供普惠式的免费服务,还应该善于利用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实现公益目标。面对日益复杂的发展环境,博物馆需要更多勇气、耐心、智慧与理性,在把握好合理开发的尺度、确保博物馆的核心业务和基本职能不受产业化运作冲击的同时,努力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发掘文化资源,开发文创产品,这是中国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欧阳国辉  杨彧 《南方论刊》2011,(1):80-81,79
本文从大众的文化需求出发,提出博物馆文化应该与城市公共空间有机结合的观点。总结出博物馆要素在室内公共空间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运用原则,以此促进博物馆文化资源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精神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乐刚 《学术研究》2000,2(6):74-79
爱国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精神动力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了多方位、多视角的探讨,将这种动力作用概括为六个“激发”。这对于加深爱国主义精神动力作用的认识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由于"现代性"在中国仍是未完成设计的议程,因此用"公共空间"表述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似乎更切题旨.自晚清以来,中国的文化"公共空间"以现代大众媒体、物质性的公共构造以及具体的公共文化事件,共同见证了中国"现代性"进程.而1990年以来对"现代性"的反思,则直接引发了当代文化公共空间的裂变.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视角来透视和检讨辩证法在中国的发展命运,无论对于深化辩证法研究,还是推动中国现代性课题的探讨,都是十分重要的理论生长点。辩证法在近代思想史上是作为现代性论证的人文解放叙事而产生的。辩证法传入中国以后,它与中国现代性建构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密切的内在关联,辩证法解释模式在当代中国哲学中的演化,表现着人们对于中国现代性建构认识的变化与深入。但面向未来,批判性地反思辩证法与中国现代性建构中所蕴含的总体性逻辑,是辩证法研究必然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跟马克思的历史渊源关系,也由于它们具有的相近的批判性特征,使这种思潮不仅在欧美发达国家盛行,而且也对当代中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应当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理解多元状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它在当代中国的“嵌入”所产生的矛盾应当从中国现代性运动的特殊性中去理解。由此激活的视角,使跨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研究具有了历史性突破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杨春时  朱盈蓓 《中州学刊》2007,1(2):230-235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适应现代性以及现代民族国家双重历史要求的产物。在现代性的不同历史阶段,文学对现代性的态度也各有不同,于是就形成各种文学思潮的流变:新古典主义是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肯定性回应;浪漫主义是对现代工具理性和现代城市文明的反动;现实主义是对现代性带来的社会灾难的揭露和批判;现代主义是对现代理性的反叛以及对生存意义的反思。“五四”以前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滥觞阶段,形成了三种倾向:争取现代性的启蒙主义、争取现代民族国家的新古典主义,反思、超越现代性的审美主义。这三种文学潮流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端,也影响了“五四”及其以后的中国文学思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以《京报副刊》与《晨报副刊》作为学术视角,由现代性动力学的观念入手,结合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戏剧发展历程,分别从现代性的分化特征和精神价值观的转变来考察中国戏剧现代性的表现,并且希望通过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双重视角来挖掘人们对新旧剧认识转变之表现,阐明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的根本转变并指出它的现代内涵和精神特质在文艺副刊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体验与文学现代性分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一川 《河北学刊》2003,23(4):108-113
当前有关中国现代性的研究 ,忽略了它的基础问题 ,现在应当回到现代性的地面。人的现实生存体验正构成中国现代性的地面。现代性归根结底是人的生存体验 ,其基调是怨羡情结 ,含惊羡体验、感愤体验、回瞥体验和断零体验四种类型。从现代性体验可以对文学现代性提出一种新的分期 ,看到现代 1和现代 2两种形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现代、现代性概念的词源考察,分析了蕴含在其中的时间意识.在对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的产生及类型的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于两者之间与生俱来的悖论,指出产生这种悖论的深层原因,并分析了一些现代、后现代之间存在的时间概念.  相似文献   

18.
赵树理对于20世纪中国新文学具有独特的文学史意义。赵树理是中国新文学现代性不断自我质疑、自我调整的结果,是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链条上的一个关键点。赵树理的创作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新的发展思路和价值走向,体现了中国新文学现代性流变的深层动因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与当代中国新现代性建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全球发展和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中重新考察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真切理解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必须祛除历史的三重遮蔽。马克思生活于现代世界的开端,对以资本全球化为主体的现代性分析具有双重向度:一方面,马克思从历史观的高度对启蒙运动以来的一切现代性根基、特征和形态特别是自由主体化思想和理性批判精神作出积极肯定;另一方面,又在变革世界的实践的否定辩证法基础上提出批判现代性的解构向度,从而为后现代思想家所推崇。随着新旧全球化时代大转换,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性的关系随着历史关联的变化而变化。在马克思之后,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列宁、斯大林、新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邓小平等等都在现代性问题上作出过许多思考。在全球后现代性背景中的当代中国,其发展的本质理念应当是既不同于马克思和韦伯时期的经典现代性,也不同于后现代,甚至不是吉登斯的“反思现代性”或第二次现代性,而是一种以后现代引导的现代性,即新现代性。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本性。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人面对近代以来政治社会巨大变革导致的文化认同危机作出的不同反应与艰辛探索,既揭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方式必然受制于自身的历史传统,又证明了不能简单地回归本土思想资源,必须立足于全球问题背景,以构造性的态度综合创新,才能成功地回应现代性引发的文化认同危机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