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心之失     
《现代交际》2005,(2):70-70
禹梅:不知为什么,我对单位里的一个男同事一直看不顺眼。他做什么我都觉得碍眼,他给领导擦桌子,我认为是溜须上司——一个大男人,他也做得出来;他跟哪位同事都笑脸相迎,我认为他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太虚伪。  相似文献   

2.
记:一个假想,给你一天的时间,可以做另外一个人,你最想体验谁的生活?章:贝克汉姆,哪个女人不爱他?记:那为什么不做维多利亚?章:对啊?怎么没想到呢?但我还是宁愿做贝克汉姆的儿子,他会一辈子宠他。  相似文献   

3.
流沙 《老年世界》2010,(14):1-1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把几个刚出生的婴儿放在一起,如果有一个婴儿开始啼哭,那么其他婴儿会一个接着一个啼哭起来。如果把一个婴儿单独抱到一个房间,然后把他的啼哭声录制下来,再播放给他听,结果,那个听到自己啼哭声的婴儿不会啼哭。  相似文献   

4.
男人选妻     
一个男人要在三个女郎中选定一个作为结婚对象,他决定做一个测验。于是,他给了每一位女郎5000美元,并观察她们如何处理这笔钱。第一个女郎从头到脚重新打扮,她到一家美容沙龙设计了新的发型,化了美丽的妆,还买了新首饰,为了那名男士,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  相似文献   

5.
倾听     
《现代妇女》2010,(1):3-3
每天要做的事:帮对方做件事,哪怕很小的事。拥抱。说对方“对”、“辛苦了”。每周要做的事:至少每周安排一次不少于一小时的交谈,互相沟通沟通。每月要做的事:给他一个惊喜。每三个月或每月要做的事.总结。暂时离开一点时间让他想念你。  相似文献   

6.
余杰 《金色年华》2011,(1):58-59
葛兰西是个体弱多病的驼背的孩子。家里人给他做了一个带铁环的胸圈,让他套在身上,并把他挂在天花板上,悬在空中。大家以为这是把他弄直的好办法,然而背后的突起部分越来越高,后来胸前也突起了,长大以后,畸形的葛兰西身高不足1.5米。  相似文献   

7.
博迪·马约尔是法国巴黎的一名记者。在1999年的时候,他突然心脏病发作,导致四肢瘫痪,而且丧失了说话的能力。被病魔袭击后的博迪,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头脑清醒,但是全身的器官中,只有左眼还可以活动。可是,他并没有被病魔打倒。虽然口不能言,手不能写,他还是决心要把自己在病倒前就开始构思的作品完成并出版。出版商派了一个叫辛迪的笔录员来做他的助手,每天工作6小时,给他的著述做笔录。  相似文献   

8.
他叫吴良定,2002年福布斯排行27名,2003年胡润排行榜77名的富豪。他有一个梦想:捐出10亿元人民币,成立专门的慈善基金会,资助贫困的大学生入学。这个梦,他从刚当上小企业的经理时就在做,直到他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一梦十多年,始终未能实现,但也始终不敢忘却,2010年,是他给自己定下的圆梦之时。  相似文献   

9.
他,出生于广西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好学,成绩优异。 25岁时,他到香港谋职,做了《新晚报》的副刊编辑。 她,小他6岁,是名门大户的千金小姐,在香港政府部门工作,拿着高他两倍的优厚工资。 他32岁时还是孑然一身,一心忙于创作。报社的副主编赏识他的才华,决定把太太的侄女介绍给他。他推托不过,于是就有了他和她的第一次相见。  相似文献   

10.
幸福三要素     
幸福生活有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有希望。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百伍 《当代老年》2008,(12):51-51
老伴几年前得了胆结石做过手术,不能再吃些油荤的食物,长年来饮食清淡的他看着儿孙们吃着他最喜欢的糖醋排骨,不免有些嘴谗。为了给他解谗,我学做了这道糖醋素排。嘿,还真不错。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人曾忽发奇想,要搞一个孤独者俱乐部。他告诉朋友说,搞这样一个俱乐部,为的是让那些孤独的人能有一个去处,缓解孤独。朋友说,肯定不会有人参加。他问为什么?难道世界上孤独的人绝迹了?朋友说,不是绝迹,孤独的人从来就有,只是没有人会参加。一个人感到孤独,只是一种感觉,他可能并不想公开自己的这种感觉。如果他参加了你的俱乐部,他就等于把自己的这种感觉公开了。许多人就会知道,他是感觉孤独的人,这会给他的生活带来麻烦的。这个突发奇想的人脸上有了一种有所悟的表情。可是,他还是想做一个试验。他搞了一个沙龙式的…  相似文献   

13.
最后的凝视     
凸凹 《金色年华》2010,(8):49-50
祖父做了一辈子的羊倌。他身高腿长,脚弓也深,在山梁上行走,脚抓得牢,如履平地。用村里人的说法,他天生就是放羊的料。解放前他给地主放羊,给的工钱很少,孩子们从来吃不饱。所以,羊儿叫,婴儿哭,他眉头紧皱。  相似文献   

14.
小汪  晓艇 《老年世界》2006,(8):9-11
车祸中,恩人救了他一命。一年后,恩人的儿子也遭遇车祸,留下年迈的父母、妻儿撒手西去。看着恩人痛不欲生的样子。他说服父母,离开相处5年的女友,上门做恩人的儿子,并娶了故人遗孀为妻,重新组成一个完整的家。他说:我这条命是恩人给的,我就是恩人的儿子,我要尽到儿子的孝心……  相似文献   

15.
《女性天地》2008,(9):47-47
倾诉: 10年前,我认识了同在外漂泊的男友,当时他刚离婚不久,带着5岁的双胞胎女儿从农村来到城市。他没有钱没有工作,是我帮助他找到了事做,并给他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他对我给予的一切还是满意的,但却因想要男孩而不愿跟我登记。我自己做生意,有较多的收入,也不在乎所谓的名分,所以并不计较他的想法。这么多年来,我为了他为了几个孩子,辛辛苦苫任劳任怨。  相似文献   

16.
萧萧 《女性大世界》2005,(12):142-143
阿累是学武出身的.他的工作是常年在各大影视基地跑来跑去,他不是做武术指导而是专门给别人做武打替身,我是在《风月剑》的片场见到阿累的。  相似文献   

17.
何炳堂老人是浙江省桐庐县城的一个普通居民,他做了十多年的好事,媒体也跟踪报道了十多年。与我们长期崇尚的“做好事不留名”的行善方式有所不同:他每年做好事后,常会提出给他“宣传一下”的要求。为此,曾有人说他做好事是为了“出风头”。 老人对此并不在意,好事照做不误,老人说:“我曾说过我‘做好事要做到做不动为止’的话,这是我面向全社会作的承诺啊!做人要信守承诺,我就是希望通过媒体告诉大家,老头我可没‘食言’……”  相似文献   

18.
诺言     
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因为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所以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来往。他常常为我推荐一些书,或者为我做一些我要他做的事,呼来唤去的,从来没有怨言。我在他面前很随便,他说我没心少肺,穿着大人的衣服,其实是个小孩。 去年他搬了家,新年的时候他邀我到他家看一看。我答应了,可新年那天轮到我在学校里值班,上午我给他打了一个电话,他听说我值班,就问我还能不能去,我说我下午过去。下午我要离开学校的时候,有一同事来到学校,他见我要走,就说:“您和我打一会儿乒乓球吧!”我说我还有事,他说就玩一会儿,经他一说,我…  相似文献   

19.
尊敬老人,意味着一种感恩,意味着继承,更意味着一个人的人格健全。家长必须从小培养孩子尊敬老人的习惯,教育孩子关爱老人。1.父母以身作则。在孩子眼里,父母能做的,他就能做;父母怎样做,他就可以怎样做。所以,父母如果在家给老人端茶送水,在外给老人让座让道,孩子就会把这些行  相似文献   

20.
许树财 《老年世界》2010,(11):40-40
我刚出差回来,听说叔叔病重住院,我急忙赶到医院,但见叔叔倚在被子上戴着老花镜在看《老年世界》杂志。走进时,他没有察觉到,我向他问安时,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杂志,回应着我的问候。当时,我劝他在治疗期间好好静养,最好不要做其他事了。他淡淡地笑着说:“其他事可以不做,唯《老年世界》不能不看,她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给了我很大的关爱,在病中看看能给我慰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