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网络化作为人类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必然会深刻地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化。本文拟从网络社会化的特点入手,来谈一下网络化给青少年社会化带来的影响,并针对其带来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翟潇桐 《国际公关》2022,(8):138-140
随着全国互联网普及率的升高,网络媒体成为青少年学习、交流和娱乐的重要场所。青少年作为社会生活的参与者,网络媒体在给青少年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对其思想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展开详细研究,并对其负面影响提出相关的规避对策,为青少年建立良好价值观提供和谐的网络环境和正确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公民意识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意识的培养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存在公民意识缺失、责任权利义务混乱的现象,这既有社会环境的原因,又有学校教育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的原因。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促进青少年社会化,必须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发挥学校教育的关键作用,发挥社会教育的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4.
虚拟社区作为一个虚拟与真实交织的双重空间,对青少年的生理、智能、情绪、社会与人格都产生巨大冲击和深远影响,对青少年社会化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负面影响。针对现实问题带来的危害,应尽快健全有关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或传播不健康信息的行为发生,实现现有青少年组织和权益保护机构的网络化,有效地预防和避免互联网对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建立有利青少年社会化的长效机制,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学角度界定了现代社会青少年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地位,论述了该群体在现代社会面临的社会化困境,认为青少年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现代社会对青少年群体社会化的结构性制约,反思了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过程,倡扬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6.
从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和国际性、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自由性、网络主体的匿名性和隐蔽性、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和间接性、网络空间的弱控制性和易成瘾性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和探讨了青少年在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这一关键时期,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政治观念、民族意识、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道德观念、角色意识、人际交往、人格养成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并就如何走出网络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社会化之困境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媒介新技术、新媒介环境与青少年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义彬文从"分割与拼贴"、"真实与虚拟"、"全球与地方"等不同向度,集中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张卓文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研究个案,探讨网络监管与网络暴民之关系、公众对网络监管之态度,并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的理论框架下,强调以网络治理取代网络监管.王勇文分析了传播新技术所建构的新媒介环境,以及新媒介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从优化媒介资源配置、严格媒介管理、加强传媒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等维度,倡导构建健康的媒介环境.刘中望文从"自媒体"、新"社群主义"、新公共性等角度,探讨了互联网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多种影响,强调对其研究要突破"可能性"、"实在性"这两种逻辑视角.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也愈加复杂,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大阻碍。闲散青少年的社会化教育管理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其中预防为先是解决社会闲散青少年问题的根本路径;重视权利是解决社会闲散青少年问题的逻辑起点;文化善治是解决社会闲散青少年问题的有效手段;综合治理是解决社会闲散青少年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央提出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的精神 ,要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化 ,就必须认清现状 ,重视社会化建设 ,进而建立工作系统、活动设施、内容体系和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0.
论网络对我国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及政府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10年间互联网在中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网民主体的青少年在其社会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网络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其中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是名副其实的“双刃剑”。目前网络负功能的凸现主要源自“三个缺位”,其中“政府管理的缺位”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研究这一课题,无疑对网络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和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女性素质不仅影响着妇女自身权益的实现和男女平等的进程,还影响着下一代人,影响着家庭和民族的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网络这个现代社会“第四媒体”的文化特质,阐述了其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根据网络文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倡导青少年在有利的网络文化引导下完成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对于正处于提高社会意识,学习如何扮演社会角色的青少年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虽然有助于青少年们开拓视野,学到更多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社会化,但是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赌博之中,又对青少年危害甚大,因此,要从社会互动的角度,为青少年摆脱网瘾,重走健康路,提供一些可行的依据及指导。  相似文献   

14.
网瘾对青少年的个性发展、文化接受以及社会结构影响很大,社会对此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通过增强互动的方式对网瘾青少年进行帮助,符合青少年的特性。所以,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增加青少年与陌生人之间的互动,增加与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增加同辈群体间的互动,可以帮助青少年摆脱网瘾、走健康路。  相似文献   

15.
社会化视角下转型期青少年社会失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青少年越轨行为表现出日益加重的趋势,社会呈现出明显的青少年社会失范状态。本文从社会化的视角,通过对转型期内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和同龄群体等社会化主体对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作用加以分析,对当前我国转型期内青少年社会失范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为切入点,对中西方学者的经典社会化理论进行评价,重新阐释了个体社会化概念,分析了传统社会化环境的现实缺失,并从文化、个性发展、社会结构三个维度论述了网络虚拟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成长的冲击与挑战,提出青少年传统社会化模式开始解构,虚拟社会化模式开始突现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17.
论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网络交往导致青少年对现实交往的冷漠化,引发青少年的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使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从而对青少年社会化带来负面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负面效应,应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和对网络信息的免疫力;加大网络立法力度,抢占网络阵地,强化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网络空间的社会控制,优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出现给媒体产业和新闻业带来了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网络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互动性,网络技术改变了传播模式,把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结合。媒体技术创新(网络媒体)给媒体产业和新闻业种种挑战,并在全球范围内改变了传播模式和记者的职业行为。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从广东惠州市随机抽取3个学校17个班级作为样本,分别考察了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家庭、无工作/单职工/双职工家庭、完整/不完整家庭、核心/主干/联合家庭等家庭结构中青少年在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独立性、学习成绩、性别观念、行为习惯、违规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研究显示,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家庭的结构分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解释力最强,其次是无工作/单职工/双职工家庭的结构分类,而其它两个结构分类则显示出较弱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社会信息泛媒体化的新背景下,用系统的方法研究阐述泛媒体对青少年的思想、生活、学习等产生的影响,以及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对于探索泛媒体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