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家卫的电影音乐在其电影中占据重要的部分,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不同风格、不现类型的音乐都曾在电影中出现。音乐与影像在一起,表现故事的背景、角色和叙事情节,更表达了角色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深层内涵,音乐起到了强化人物角色、隐喻故事情节和传达影片主题的作用。音乐跟随角色与故事一起,消解了世俗、暴力、隐私和道德,并最终超越了故事叙事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家卫的电影音乐在其电影中占据重要的部分,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不同风格、不现类型的音乐都曾在电影中出现。音乐与影像在一起,表现故事的背景、角色和叙事情节,更表达了角色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深层内涵,音乐起到了强化人物角色、隐喻故事情节和传达影片主题的作用。音乐跟随角色与故事一起,消解了世俗、暴力、隐私和道德,并最终超越了故事叙事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暴力作为人类的一种原始本能,在新时期小说改编电影中广泛存在。暴力在电影中很难避免,究其原因,涉及人类的快乐本能、电影的视听本质、消费的刺激等诸多因素,新时期小说改编电影在宏观上表现为显性和隐性,在微观上则表现为强权暴力型和黑帮争斗型两类。但暴力本能的张扬必须受伦理道德的规约,否则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电影改编中应对暴力元素采取相应的缓释策略,如区别动作与暴力、拒绝对暴力的夸张与渲染、重视电影的终极价值等。  相似文献   

4.
当代武侠电影暴力美学的渊源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暴力美学主要指电影中对暴力的形式主义追求,其目的是消解暴力。受中国传统文学中暴力表达及暴力与侠义共存的江湖文化的影响,当代武侠电影显示出鲜明的暴力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暴力的神圣化、伦理化,暴力动作的舞蹈化,暴力的浪漫化,暴力的喜剧化。当今电影创作有渲染暴力的趋势,无论从道德意义还是从美学意义讲,这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5.
"暴力"和"美学"能否构成一种相反相成的美学范畴?近年来艺术学界、特别是电影批评领域从理论到实践对"暴力美学"进行了较为集中的研讨。电影的"暴力美学"作为一种理论界说尚处于探讨之中,并未成型为一种美学理论范畴。"暴力美学"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类型有其存在的诸多理由,但这种类型片不会成为主流电影或电影的主流。"暴力美学"作为一种批评现象有待继续深化、理论化。  相似文献   

6.
电影作为一种商品,其不断增加的暴力元素是观众的消费欲望被点燃后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天然存在于后现代社会的消费逻辑中。在不同类型电影中,暴力元素的表现不但有强弱之分,而且呈现方式也有很大不同,更是表达创作者标新立异的艺术追求之手段。以主流商业类型电影为文本分析发现,暴力元素在不同类型影片中分别有客观再现的写实表达、浪漫抒情的写意表现、戏谑娱乐的后现代式解构以及非常态的视觉冲击展现等四种表现方式。同时,暴力元素负载着解释暴力产生的动因和反思人类暴力本性等等严肃的社会内涵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颖 《淮海文汇》2007,(6):29-32
电影承载与表现上的毫无疑义的人文形态和大众传播方式,决定了电影命题的社会性,也就从本质上规定了电影的意识形态属性。但是,有些以暴力为内容的电影本丈却出人意料地出现了意识形态的缺失。笔者认为意识形态的缺失具有严重的社会丈化后果,缺乏精神内核指引和人文价值支撑的暴力不可能具有教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媒介暴力对青少年影响一直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将着重探讨电视暴力对于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认知、态度等个人心理层面的影响,综合论述电视暴力在当今社会对于青少年产生的影响,并且通过社会多个角度,给出适合的解决办法,来有效减轻电视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香港众多的电影导演和类型片中,杜琪峰和他的黑帮电影在香港电影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杜琪峰从另类暴力美学、悲剧性的宿命、女性角色缺席三个方面,将香港黑社会电影从暴力展现带入社团文化时代,给影迷们以永恒的回忆。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和商业两个角度,通过社会成因、审美传统和影片发行策略等层面的考察来浅析《那山那人那狗》在国内与日本不同境遇的成因,并在揭示影片的人文内涵的同时探讨了中国电影发行策略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从涵化理论的认知模型、涵化理论的长期效应及"共振"假说分析媒介暴力塑造青少年认知的内在发生过程,发现媒介暴力涵化的背景、心理效能及其推动力。提出减少媒介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策略:了解媒介的内部运行机制,辨别媒介的真实性,动手制作MV短片。  相似文献   

12.
中国音乐发展自然过渡、一脉相承 ;西方音乐发展呈块状结构和阶段性特征。中国音乐体现为单纯的横线性织体思维 ,以线条为主 ;西方音乐倾向于纵横交叉的立体状织体思维 ,更讲究和声。中国音乐语言偏重心理 ,略于形式 ,极富变量 ,为开放性结构 ;西方音乐形式严谨 ,结构具有封闭性特征。中国音乐尚善尚美 ,追求虚静空灵的意境 ,注重感觉 ;西方音乐讲究理性与情感的统一 ,追求力度与强度 ,乐思明晰而实在。  相似文献   

13.
东北少数民族有多种音乐形式和内容,如鄂伦春族音乐、鄂温克族音乐、锡伯族音乐、满族音乐、朝鲜族音乐等等。锡伯族音乐是东北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保存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现在更多的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关注并投身到少数民族音乐采集和整理工作中,让这种积淀了几个世纪历史文化的民族民间音乐更加悦耳动听。  相似文献   

14.
“电脑音乐”(Computermusic)———这个极富时代感的新词汇 ,它对从事电脑工作的人和搞音乐专业的人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电脑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音乐也在不断地向高科技靠近 ,“电脑音乐”使得创作者和演奏者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而它无论在严肃音乐领域 ,还是在通俗音乐领域 ,都显示出其日形重要的地位。在”电脑音乐”与常规乐器和人声全然不同的种种所形成的新的“音响环境”(Sonicenvironment)中 ,使得作曲家们在创作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果 ,并且对今天如此繁荣的音乐文化市场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力 ,丰富着人们的音乐文化生活。随着电子计算机性能的飞速发展 ,以及使用者的普及 ,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音乐创造活动的前景必将越来越广阔。因此 ,越来越多的“电脑人”和“音乐人”都不约而同地关心起同一个话题 :何时我也能用电脑来“玩”或“搞”音乐 !这也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多的需要复合型音乐人才。高校的音乐教育面对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就肩负着既要培养音乐表演人才,又要培养音乐教育人才的双重任务。然而普通高校要培养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学生,就要紧跟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培养符合社会需要,能为社会所用的音乐人才。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对以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为代表的新音乐的批判,还是对以爵士乐为代表的流行音乐的批判,阿多诺的音乐批判理论中始终贯穿着一种表现主义的音乐本质观、否定美学的判断标准和精英主义的审美拯救。  相似文献   

17.
浅谈电脑音乐中的音色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色是音乐构成的四大要素之一,如何选择音色、合理动用音色来丰富音乐创作,是电脑音乐工作者在理论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学术课题。  相似文献   

18.
巴扬作为一种和声乐器,其演奏是客观而精细的。而任何乐器表达音乐都是想将其技巧与对音乐的理解作趋于完美的结合,其中正需要有正确的音乐思维做这个支点。立足这个支点,寻其音乐作品的表现规律,以演奏技巧的科学化训练为核心,来加强音乐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超越纯技能的作业层面,来将音乐作品诠释的趋于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