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妇女日益成为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在部分农村依然存在着漠视继承权、赡养权、土地承包权等侵害人身财产权利现象。其根本原因源于固有的封建观念,加上外在制度等方面的不足等,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根除这些违反人类进步的思想毒瘤。  相似文献   

2.
从直接服务“三农”功能作用方面讲,县级职业技术学校是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力量,同时也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学校教育自身因素是制约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的主要矛盾。解决农村职业学校发展问题,应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两个根本转变;注重培育学校特色,差异化发展;与农村科技推广工作相结合,解决农业教育问题;拓展农职教功能,向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和成人继续教育领域延伸;加大行政协调和资金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做出了新的部署,农村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次会议的突出亮点是让农民享有更多的土地使用权和流转权,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从而缓解长期困扰中国的"三农"问题。以解决土地问题作为切入点,可以说抓住了推进农村改革的"牛鼻子",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大业的关键所在。透视土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正确地理解这一点。一、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封建经济的特征是:一  相似文献   

4.
郝肖肖 《公关世界》2023,(12):52-5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探究农村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困境及应对之策,有效促进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梳理了我国家庭教育及农村家庭教育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作用;探究了农村青少年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家庭、学校、社会、青少年自身四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形成中的农村劳动力市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调查,作者分析研究了形成中的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研究发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形成了对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但需求存在着结构性偏差;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信息主要由亲缘、亲缘关系者提供,但包工头也起了一定作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数量上保证了供给,外出就业者身体素质较好,文化素质较高,但职业培训不足;外出就业者收入可以,但缺乏保障。因此,作者就如何克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和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海 《老年人》2009,(1):40-41
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从土地私有化到人民公社,再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实现了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到农民土地所有制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制度再到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的巨大转变。土地制度的变迁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郝耕 《现代妇女》2014,(10):254-254
本文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客观原因;深思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反映出来的问题;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从政府、家庭、学校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职业》1994,(6)
谈谈我国农村地区的职业技能开发桑桂玉一、基本状况建国40多年来,国家一直很重视农村地区的职业技能培训事业。从规模上看,农村地区的各类各级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及场所从无到有,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层次上看,高、中、低三级兼而有之,其中中级占绝大多数;在分布格...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实际,统揽全局,着眼未来,与时俱进作出的科学决策。我国是一个有着9亿多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国家的基本问题,我国要建设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没有农村社会的小康,也是不现实的;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也是不完整的。可以说,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农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沙惠 《现代妇女》2013,(12):306-306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与《论语》、《孟子》、《大学》并称四书,成为封建科举取士的必读科目。“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之道是儒家处世思想的核心,但践行中庸之道绝非易事,其难行之处主要体现在中庸本身、实践和持守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2009,(5):11-11
湖南省物价局4月10日公布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的现行电信最高资费标准。(一)月租费:移动电话50元/月;铁通固话:市州16元/月,农村13.5元/月,办公电话27元/月;电信固话:长沙20元/月,其它市州及县城18元/月,农村15元/月,办公电话30元/月;网通固话:市州18元/月,农村10元/月,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沈阳市民政局根据第十次全国民政会议提出的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村民政对象生活跟上小康步伐的要求,结合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农村开展建设小康村活动的决定,着意把强化农村社会保障,实施扶持农村民政对象脱贫致富工程作为农村民政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卞缓和重要突破口,在方式方法上积极探索,在组织协调上大胆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一、土及时提出1993年初底调查结果表明,沈阳市农村共有民政对象14.36万户,4539万人,其中,各类贫困户1.21万户,467万人;五保户O.85万户,1.02万人;优抚对象户9.5万…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南昌市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敬老院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要加快推动农村敬老院法人登记,力争到2013年底,全市所有农村敬老院实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确立法人地位,理顺管理体制,支持农村敬老院依法独立开展业务活动。在资金保障上,全市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纳入县、乡财政预算专项保障;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荆门市在贯彻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过程中,围绕。既管面、又抓点,树典型、抓重点”的做法,在全市采取了六条有力的措施:一是在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颁布后,市民政局专门下发了《关于宣传、贯彻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D的通知,对本市的宣传活动进行布置:二是大造声势,使《条例》内容家喻户晓;三是以区为单位召开五保供养工作的现场会;四是总结典型经验,全面推广;五是在全市开展农村福利院内部管理的达标上等活动广是在全市开展五保普查工作。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得力的措施,荆门市供养工作取得…  相似文献   

15.
封建法律在我国存续两千多年,是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剥削者类型法,封建法律确认和维护地主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权大于法,酷刑重罚,宗法礼治结合,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王超 《城市》2009,(7):58-61
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导刊》2013,(11):18-19
全国政协委员王松建议,国家筹措专项资金,在农村地区加大农村福利性养老院建设数量与规模,出台配套政策优先对五保老人、独生子女家庭老人、军人烈士家庭等特殊老人开放,降低公立养老院准入门槛;加速发展农村民营经营性养老院,国家出台符合新农村实际的农村养老院经营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18.
曹磊 《现代妇女》2014,(7):160-160
中国古代法与罗马法中,父权、夫权都曾经作为家庭中至高无上之权力凌驾于配偶、子女之上,随着历史的推进二者逐步分离.罗马法主导下的西方法律逐渐尊重配偶权、子女权;而中国古代法父权至高无上的宗旨上却鲜有动摇,直到封建专制集权制度瓦解。笔者无意评论东西法律传统之优劣,仅于本文进行阅读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是农业经济制度的基础,土地产权制度则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土地产权制度问题过去、现在、将来都始终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最基本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围绕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从制度经济学和农业经济思想史角度,较系统地考察我国农地制度的历史变迁及绩效分析;二、对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中的一系列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三次大的变革:始于建国前后,结束于l953年春的农村土地改革;始于1953年的互助合作,经过l954年的初级社…  相似文献   

20.
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是老年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特点,以及对农村老年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农村老年教育覆盖面必须扩大;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必须提高;教育形式必须多样。在此基础上,笔者从指导思想、发展布局、体制机制、主要形式、条件支撑包括经费投入、场地和装备、教育力量、教材建设、法规和政策等方面,勾勒了新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架构,作为交流规范农村老年教育的一己之见,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