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德文  高维和  闵凉宇 《管理学报》2022,(9):1373-1381+1408
以机器学习的方式,度量喜马拉雅FM平台上商业财经类311个知识付费产品声音预告的声音特征,探讨声音特征对双重产品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预告声音的温暖感知和能力感知正向影响消费者融入,能力感知和权威感知正向影响产品的销售;同时,文本策略在声音特征的说服作用中起到调节作用。此外,预告音频的温暖感知和能力感知对融入存在正向交互作用。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在更换了回归方法、增添控制变量和排除掉内生性解释后,预告声音的3种感知对融入和销售仍然具有较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美更令人喜爱、陶醉、神往的了。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的课堂中蕴涵着很多美。如语文课中蕴含着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地理课中蕴涵着地形美、和谐美;思想政治课中蕴涵着理想美、道德美、人性美等。在思想政治课中如何指导学生去正确认识、理解、发现我们生活、学习中的这些美,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是新课程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空洞的说教只会让学生觉得假、大、空,如何让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活起来,我作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的美     
每个人都憧憬美的生活,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充满了美。但什么是美的生活,如何创造美的生活,这又是很多人不能立即清晰回答的问题。 罗曼·罗兰说过: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句话揭示的是美的主体性:没有人,也就不存在美。的确,美是善于审美的人的  相似文献   

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美更令人喜爱、陶醉、神往的了。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的课堂中蕴涵着很多美。如语文课中蕴含着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地理课中蕴涵着地形美、和谐美;思想政治课中蕴涵着理想美、道德美、人性美等。在思想政治课中如何指导学生去正确认识、理解、发现我们生活、学习中的这些美,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是新课程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空洞的  相似文献   

5.
课堂的美化     
生命化的教学的本质特征就是师生生命的体验性和生成性.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借助一切媒体去发现、展示、生成美,不断追求美,可以从一个侧面完善我们的生命课堂,完善我们的情感体验和价值生成.本文意在探讨课堂教学中关注审美的意义,以及教师多角度去发现美对于我们课堂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一篇好的作文,应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从美学的角度讲,作文应是学生把从自然界中、生活中、社会中发现的美告诉别人,让别人去欣赏,是一个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过程。可见,作文实际上就是童心的表达,能让学生用"我笔"写"我心"便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母鸡蹲着孵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他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原来世界是这么美丽呀!……”这是苏教版第二册中的一篇美文,文中的小鸡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发现世界的美,而我们的孩子们何尝不是“一只刚出壳的小鸡”,老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  相似文献   

8.
精彩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去捕捉、去感受、去思考、去品味,挖掘语文课堂的美,联系生活,步入美的世界。用心去学习语文的美,品味语文的美,获取语文的美,从而创造语文课堂的美。结合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我认为有以下“五美”。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第一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提出了“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就意味着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但语文教材中的美,虽然丰富多彩,无穷无尽,也要靠教师的引导去发现它,感知它,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审美教育作用。教师教学得法,就会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美的震撼,从而达到学生在情感的审美中实现思想的升华和灵魂的净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数学中的美不像自然美、艺术美那么鲜明,也不像社会美那么直观,它抽象、严密,是一种理性的美。数学领域是实施美育取之不尽的源泉,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审美对象。美,满溢于数学课堂与课外活动之中。在“数学活动中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是数学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重要理念。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美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美、欣赏美;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图形美;一小节或一单元学完后可以通过梳理和沟通,感受数学知识间的逻辑美;让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的同时具有充分地表现美、创造美的空间。让我们一起用数学的美去营造更强烈的美育氛围,去塑造一代美的人,创造一个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一篇好的作文,应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从美学的角度讲,作文应是学生把从自然界中、生活中、社会中发现的美告诉别人,让别人去欣赏,是-个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过程.可见,作文实际上就是童心的表达,能让学生用"我笔"写"我心"便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孟凡 《决策探索》2014,(13):90-93
有人说厦门的文艺像流淌的河水,生生不息;也有人说厦门的味道混合着老别墅和咖啡馆的香气,隽永悠长。而当我靠近厦门,窥见它的原貌,才知道原来它更像一首深情缱绻的歌,曲调里裹着轻柔、细腻和安静。这首歌伴着缓缓流淌的时光,飘进厦门人的生活。舒婷说:“不可否认,我的家族,我的认知,我的生存方式,我的写作源泉,我的最微小的奉献和不可企及的遗憾,都和这个小小岛屿息息相关。”她是厦门人,在诗里也曾写过:红房子,老榕树,海湾上的渔灯,在我的眼睛里变成文字,文字产生了声音,波浪般向四周涌去。  相似文献   

13.
《决策与信息》2008,(7):75-76
广告作为一种传播和促销手段,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商场里、公路旁、地铁内,到处都可以看到广告的身影。如果仔细观察,你会欣喜地发现,如今的广告已不再是公式化的告知活动,而是与媒介形态和周边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文化渗透在整个中国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渗透于我们血液里的一种民族意识,成为充盈于炎黄子孙灵魂深处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15.
陈颖 《管理科学文摘》2009,(10):143-143
舞蹈是一门艺术,在人类文明的初期,它曾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先民们所遗留下来的岩画或石刻中,从断简残编的史籍记载里,都可以发现我们祖先翩跹的舞姿。  相似文献   

16.
眺望诺奖当下的争论,从人类文明史的进程上.从人类未来的更好发展上去探索,我们发现诺奖是从社会中抽取出来的东西,远离了德美。  相似文献   

17.
谭伟雄 《当代秘书》2003,(9):26-30,33
在当今这样一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沉默和坚守已成为一种可贵的品质。在我们的身边,过往的日子无时无刻不在显示其沧桑的一面,还有那些匆忙而过的人们,他们沐浴和承受,分享着生活的艰辛和喜悦,然后慢慢老去,包括我们自己。虽然许多美好的东西已渐行渐远,但那火一样激情的岁月仍然在一代人的心中炽燃,还有被这个时代所淡忘的荣光,已冷却、凝固成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脉,让记忆历久弥新、光泽依旧。惟有沉默和沉思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值得我们用毕生精力去探寻的。在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的红色楼房里,在与章彦武副秘书长的一次畅谈中,我用一颗年轻敏感的心再次触摸到了这种探寻的执著和真诚。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一种看起来相当矛盾的现象;钱,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是越来越重;工资在人们眼睛里的地位却越来越低。 人们只要稍为留意一下,就可注  相似文献   

19.
沈善增 《领导文萃》2010,(3):131-133
说审美地生活,第一层意思,就是在生活中自觉运用观照功夫。 美在发现。西方美学认为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感”。是美学的根本问题,因此,对“美”与“美感”有各种各样的定义。近年来,随着我对东方哲学的理解的加深,我发现西方美学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是错的。逻辑是人的一种心智能力,审美也是人的心智能力。  相似文献   

20.
才识篇     
一位美学家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诚哉斯言。没有见识的人,是什么事都办不好的,更不用指望他发现和培养人类的精美——人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