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夷夏互补"和"礼失诸野"的角度考察苗族"吃牯脏"和侗族"吃相思"为代表的"饮酒歌唱"习俗,提出其不但同样体现了"兴观群怨"的礼乐特征,同时还蕴涵着"礼"、"野"互动的文化意义。文章指出,面对当代全球一体化对地方性知识的冲击和挑战,通过对西南族群保存至今"集众饮酒"食俗的田野分析,再来重温中国饮食文化"和而不同"的多元功能,当别有新意。  相似文献   

2.
“西学中源”与“礼失求野”是明清之际兴起于中国学者之中的两种对待西学的态度,前者指出西学来源于中学,而后者不涉及两种文化的源流,只表明向西学学习的积极态度.梅文鼎是清初历算大家,对中学和西学都有很深刻的认识,他学术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在论及“礼失求野”的思想,只是在晚年受到康熙皇帝召见后,错将政治权威当做学术权威,才开始大力宣扬“西学中源”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礼失求诸野”,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相当普遍性的一种思维模式,具有比较完整而严密的逻辑结构,与“西学中源”说有本质的区别。“礼失求野”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作为一种对于异质文化的开放性态度和对多样性文化发展路径的描述,也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略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进程中的"礼失求野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失求野",是近代中国主张仿西变法的一种思维范式,具有相当普遍性和比较完整而严密的逻辑结构。它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并对这一进程产生了巨大作用,且至今不失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礼失求野”,是近代中国主张仿西变法的一种思维范式,具有相当普遍性和比较完整而严密的逻辑结构。它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并对这一进程产生了巨大作用,且至今不失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跣足与缠足着履可以说是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迥然不同的文化习俗 ,但光脚反映了另外一种民族区域特征 ,而非野蛮与落后。西南少数民族悠久的“跣足”民俗传统折射了地理历史文化以及经济等诸多内涵。  相似文献   

7.
西南民族地区的集市,在明清以来形成并沿袭了诸多习俗,诸如由民族节日集会而形成集市,用十二生肖作为场期,赶"转转场"的"赶场"方式,千奇百怪的交易规则等.西南民族地区集市习俗的形成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商人的性质及少数民族传统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西南独特的立体自然物候与多元的民族文化语境,造就了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歌场。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歌场与各少数民族传统信仰、节日庆典、婚恋习俗、文化传承、文艺娱乐、集贸交往密切相关,是其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歌场运作规律是其文化承传的重要机制,对其文化认同及其社区和谐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研究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歌场文化,创造性发挥其社会文化功能,可以满足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自身文化传承的诉求。  相似文献   

9.
1928年,《西南民族研究专号》出版,为中国学界"西南民族"集团研究之嚆矢。"九一八事变"后,地处西南的学者深受"救亡图存"使命的感召,提出整合自然和人文科学进行"西南研究"。1948年,江应樑代表南方学界提出"西南学"构想。从"西南民族研究"到"西南学",是西南研究趋于高潮的产物,反映学界运用进化论的观点,将西南社会中的某些文化特征看作中国历史不同发展阶段在现实社会的遗存。宏观上把握西南文化发展的整体特征,有助于理解和研究中国文化通史;同时,考虑到西南大区内部具体的历史文化发展的差异,阐述了广东、四川及西南边疆社会文化的独特性,无论得失,对于今天的西南学术研究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10.
[摘要]“共生教育”是西南民族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它强调了个体生长过程中人在自然/人文关系结构中的共融、和谐,表现在三个维度: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互渗与共融,合一而不对立;在人与社会关系上的同一;在不同文化之间关系上的和而不同。“礼”连接了这三个维度的共生关系,始终居于核心地位。作为“共生教育”中的礼,其基本特征为:植根于西南民族的日常生活中(“礼源于俗”)、外显于礼俗社会中的器物(“礼形于器”)、操演于西南民族各种仪式性教育中(“礼融于仪”),并具有公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西南联大与西南边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3所学校在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的8年中,西南联大有关研究机构及学者们积极投身于西南边疆地区的调查研究,进行了包括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边疆经济地理、少数民族宗教习俗、地质地理矿产等方面的调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它包括了宗教信仰、习俗制度、人性教养等丰富的含义,是传统文化混沌整体性的特殊表现;政制出于习俗,使先儒对政治怀有较多理性色彩.淡化了当时以天命解释社会制度起源的宗教观念;作为政治制度的礼的功能逐渐淡化.但作为习俗教养的礼持续在传统社会发挥功能,甚至影响到今天;礼的教养方式对我们培养身心统一.防止人格异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多元一体政治格局下的文化传播理论视角,比较考察了西南少数民族和中原虎文化的信仰实况,认为虎崇拜是氐羌族群普遍的信仰习俗,西南各族群有关人老死后化为虎的传说,反映出远古先民原始宗教信仰的灵魂观。并指出在中华虎文化的民俗信仰体系中,西南少数民族的虎崇拜具有地方化、民族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乡饮酒礼乃大司徒所积极推行而深入民间的"十二教"之一,其旨在于教导百姓谦让不争的良好美德,对于大众生活之影响以及社会风气之凝塑都极为密切,故而本文特别以乡饮酒礼为对象,讨论其中诗乐与礼相融之意义。此礼之主要过程,包含正礼、旅酬以及第二天的宾拜谢主人、主人慰劳司正等后续发展三部分,本文将以此三大过程为讨论范围,讨论其中诗乐与礼相融之意义。本文之进行,首先论述为文之动机、目的与讨论之范围;其次,概述乡饮酒礼的四种类型与意义;再其次,则透过乡饮酒礼正礼中五步骤使用诗乐之情形,探讨诗乐与礼相融之意义;然后,则论述旅酬以及无算爵与乐的阶段,其所用之诗乐与礼相融之意义;继此之后,再讨论典礼后续余波部分的诗乐与礼相融之意义;最后,则提出乡饮酒的饮食之礼,藉由诗乐等文学艺术活动之熏陶,而达到催生礼乐社会之功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乡饮酒礼是西周社会比较典型且极具影响的典礼之一。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行礼体现等级制度。乡饮酒礼中的音乐演出具有严格的流程编排,每部分的表演形式和演唱(奏)曲目都蕴含了丰富的教化意义,充分反映了西周统治阶级的治世宗旨。西周乡饮酒礼中的音乐形态及"宴饮诗"中鲜明的等级差异,既展现了当时大众的心理审美体验,也反映出乡饮酒礼、音乐、阶级统治三者之间的精妙关联。  相似文献   

16.
以澄清"基础教育"、"草根文化"等基本概念为出发点,从维系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成员的生存、培养其道德习惯与审美情感、促进其民族认同等三个层面,提出西南民族地区各民族"草根文化"所具有的基础教育意蕴.最后对落实"草根文化"的基础教育功能提出了三点建议:确立新的民族基础教育观、整理加工"草根文化"、加强校内外教育的融通.  相似文献   

17.
傣泰民族的"勐"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勐"的概念以及由"勐"所产生的政治制度、思想意识和宗教文化长期存在于西南泰之中,是这个族群所共有的,又是其区别于其他族群所特有的概念。从部落社会一直延续到近代,"勐制"与"勐文化"浓缩了西南泰的历史,从政治到经济、军事到思想、宗教到非宗教,"勐"的概念渗透傣泰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勐文化"有助于我们更贴近西南泰生活的社会实际,从这个民族群体所固有的本质特征来认识和理解它。  相似文献   

18.
论西南丝绸之路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 0 0年西部大开发正式启动以来 ,对西南丝绸之路依然关注者少。但是 ,笔者相信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和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 ,西南丝绸之路的研究热潮将会再次兴起。有鉴于此 ,本文通过回顾西南丝绸之路的线路及其与西南文化的关系 ,就其研究现状探讨继续开展研究的意义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西南边疆以其多元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区域特点,吸引了大批中外人类学、民族学家们的学术兴趣,并相继出现了"族群"、"区域"和"跨境"三大研究模式。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类学系高级研究员王富文博士(Nicholas Tapp),回顾了他从泰国转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跨国研究经历,对特定时代中西学术交流的特点与目前海外中国西南研究的学术动态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对于我们了解目前西方人类学界盛行的"跨境"研究模式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共服务系统是公共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所依赖的各个环节及其构成的体系.在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由于少数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浓厚、经济贫困、民众居住相对分散、地势崎岖、交通闭塞等特点,因此,在公共服务活动中,根据该地区公共服务环境与运行特点,在决策中注重培养和引入少数民族精英,发动和组织群众,营造与西南民族地区文化相适应的"熟人"服务理念等,是与民众面对面的西南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系统建设的必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