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北魏漆器的装饰纹样有瑞鸟禽兽的动物纹、几何纹、植物纹、历史故事、现实题材等纹样,继承了汉晋传统除此之外,还有新的创新,如团花纹.外来纹样增多,如各式忍冬纹、联珠纹、童子纹样等,并大量采用与纺织品相近的联珠相套环图案结构。  相似文献   

2.
云纹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装饰纹样,也是我国千百年来最为人们青睐的服装纹样之一。其具有独特的装饰意味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文章分析了历代服饰云纹的结构以及发展变化的特点,并就云纹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装饰手法、布局、表现形式作了阐述,表明云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也具有现实的应用性和可挖掘性,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卷草纹作为中国传统纹样中的典型代表,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完成了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从以动物纹为中心向以植物纹为中心的过渡。卷草纹的基本造型以作为主茎的“S”形曲线和作为枝叶的“C”形曲线在主体上相连接的骨架为基础,突出体现了纹样在节奏、对称和比例等构成要素方面的特点,以及由其构成形式所决定的卷草纹的装饰特点。  相似文献   

4.
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山东地区西汉漆器是较为发达的,其出土数量以及艺术水平都值得关注。山东西汉时期漆器装饰方法巧妙而多样,漆器纹样丰富且精美,主要有卷云纹、动物纹、几何纹、植物纹、人物纹以及文字等,通过对其深入分析,旨在探讨该地区漆器的主要纹饰及其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与美学意味。  相似文献   

5.
动植物结合纹样在民间服饰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植物吉祥纹样是渗透于生活之中的艺术,具有质朴的生活情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考察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的基础上,从动植物吉祥纹样在民间服饰中的外观体现谈起,论述了动植物结合纹样在头饰、上装、下装、鞋子上的运用;从动植物纹样的吉祥意义上分为三类,分别阐述了其祈福、祈寿、祈子的美好寓意;从组织结构、秩序、内容上把纹样分为:双主体型和多主体型,并着重论述了双主体型与多主体型纹样中所运用的对称、均衡、动感、反复的形式美法则。  相似文献   

6.
侗族服饰纹样是记录优秀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蕴藏了丰富的生殖文化内涵。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侗族服饰中的生殖纹样,并以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为例,探索纹样中蕴含的生殖文化内涵,分析纹样的造型特征与构图结构,这为人们研究侗族服饰纹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佛像背光,包括头光及身光,从不单独出现,与佛像艺术同产生于古代印度,起初并无装饰,多为素面呈现,后出现了连弧纹、莲花纹、锯齿纹等.公元前1世纪左右,佛教及佛教艺术经丝绸之路传播至西域,即今新疆地区,随后一路传至敦煌莫高窟,此时佛像背光在承袭古代印度、西域早期装饰纹样的基础上,结合了许多新的造型元素及装饰纹样,演变出各式复杂、纷繁富丽的模式,其中以火焰纹最为注目.文章以莫高窟北朝时期为切入点,探究其佛像背光装饰纹样的特征,梳理佛像背光的演变历程并追溯其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阐述莲花纹样在高句丽建筑天花、墙壁、梁枋、斗拱等部位装饰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并深入探求高句丽人在建筑装饰中广泛使用莲纹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卍字文是中国历史上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纹样,在数千年前,世界各国都发现以卍字纹装饰的物品。卍字纹自武则天长寿二年被定义成汉字以后,在纺织品以及其他器物上均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运用,文章对卍字纹在纺织品上的装饰形式进行研究,得出此种特殊纹样在中国古代的使用状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汉代国家政权高度统一,政治、军事、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成就了文化艺术的辉煌。在绘画、墓室壁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漆器、雕刻、印染织绣等各类视觉造型艺术的装饰纹样中,云气纹是被广泛应用的代表纹样之一。云气纹在装饰风格上,概括表现为“质”、“动”、“紧”、“味”,即装饰思维的古拙与浪漫;流动气势的节奏与韵律;构图形式的饱满与均衡;装饰整体的对比与统一四个特点,不但丰富了汉代的艺术装饰,也体现出汉代装饰的典型特征。究其原因,传统气论哲学思想、特定的时代精神、造型艺术间的互渗互动、上层社会的文化导引等共同蹴就了云气纹在汉代装饰造型艺术中的普遍流行。  相似文献   

11.
蝙蝠纹是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福"文化的表现。文章以利川大水井蝙蝠纹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审美特征、文化内涵入手,从中发现作为"川盐"背景下发展的蝙蝠纹样,不仅是人们需求导向的物化表现,而且还是李氏家族彰显自家家族实力的财富象征。把它作为一种传统的装饰纹样用在建筑上,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审美的需求,更折射出趋利避害、追求圆满的民俗观念,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略论中国古代传统服饰图案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图案装饰艺术是构成古代灿烂的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共具有四个艺术特征:一、服饰图案题材丰富多样;二、服饰图案造型具有“写意”性;三、服饰图案纹样具有“标识”性;四、服饰图案构成具有“寓意”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装饰文字是文字的一个风格类型,而不是一种书体。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本身即具有美饰的成分和艺术的意味,是中国文字成为一种特殊装饰纹样的主要原因。古代先民创造的彩陶文化既是我国书法、绘画艺术的温床,同时对装饰艺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现有实物来看,先秦时期可以见到文字装饰的器物主要是青铜器和瓦当。秦汉时期的装饰文字具有丰富多彩、自由浪漫的风格特点,魏晋时期服饰等上面的装饰文字进一步走向图案化,装饰文字的发展获得了空前的机遇。隋唐之前的这段时期可谓古代装饰文字发展的混沌期。  相似文献   

14.
从清朝宫廷服饰纹样的符号化过程,指示行为和系统化的角度剖析了清朝宫廷服饰纹样的符号属性及特点。将符号学作为研究清朝宫廷服饰纹样的理论工具。对清朝宫廷服饰纹样的造型、色彩、构图方式传达寓意等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提出了将纹样符号转化为设计元素,更好的融入设计中。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洛可可女装产生的原因,通过对洛可可女装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分析出其在不同时期的造型特点,通过对其造型、色彩、纹样、装饰等方面运用手段和规律的分析,诠释洛可可服饰高调华贵的形式美感以及对现代女装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装饰古坟是日本列岛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壁画墓形制, 现存 721 座遗存。 装饰古坟遗存中, 圆纹 是最为常见的装饰纹样, 说明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绘有圆纹的古坟主要集中在熊本、 福冈两地, 圆纹 主要有圆、 同心圆、 旋涡纹与轮状纹等。 从装饰特点来看, 有单独出现与混合出现等不同结构。 圆纹图案具 有强烈的宗教性和巫术性, 镜子说和太阳说是最流行的解释, 但圆纹与眼目之间的象征性关系应当被关注。 通过考察日本列岛早期的以目生神与绳文土偶, 可以推测圆纹还具有眼目象征意义, 并拥有辟邪与再生功 能; 同时, 以圆纹为眼目的符号语言与东亚文化共有的太阳神信仰密切相关, 隐喻了基于神话思维的东亚文 化共同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民间刺绣装饰纹样的独立式纹样构成形式、象征性纹样构成形式及特定对象配以特定题材的纹样构成形式三方面看,我国民间刺绣呈现出一种可贵的"村野之质",其纹样构成是原始性、无意识的平面性造型,并有着强烈的象征性表现特征,对当今的艺术设计有丰富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历史上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信仰,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服饰纹样来表达的,这些纹样具体地表现了中国古代民俗信仰以及图腾崇拜的情感与内涵。本文主要从服饰图案文化与民俗信仰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叙述信仰对于服饰纹样的影响,以及这些信仰在服饰纹样中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文章系统阐述了西域莲纹伴随佛教的东进,在中原汉族装饰艺术强大的糅合作用下,不断达到鼎盛并最终完成其汉化的历史衍化过程。针对莲纹与其它传统装饰纹样交织融合形成的吉祥寓意,站在我国传统吉祥文化的审美角度,结合气国独特的吉祥艺术语言,分别对与莲纹搭配的谐音、寓意、序列组合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解读。  相似文献   

20.
谷纹,是中国古代玉器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通常所谓的谷纹,是指纹样单元形态作萌芽谷粒状的一种纹饰。古人大多将玉器上的谷纹当作谷粟的象征,视装饰有谷纹的玉器为保佑五谷丰登的祥瑞之物。本文根据年代较为明确的墓葬中出土玉器,对谷纹的来源、种类和演变进行了考察,认为谷纹来源自商代晚期肖生玉器上的羽毛纹谷纹,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了作萌芽谷粒状清一色排列的标准形态。它的出现与谷粒没有任何关联,谷纹的称谓实则为后人望文生义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