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应用认识论的观点,并根据《声无哀乐论》和《淮南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分析、研究了音乐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接受差异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音乐审美主体对“认识情境”的选择会导致审美主体的接受差异;审美主体的主导性和创造能力也是音乐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接受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早年创办的刊物名垂史册,成为党的领袖之后,他所写的大量新闻名篇,也足以成为新闻界的典范.毛泽东的新闻实践无论从选材、构思、写作到发表传播,都是一个完整的审美活动过程,毛泽东在新闻领域所取得的美学成就与他毕生从事的伟大的进步事业密切相关,是在他从事新闻实践和指导党的新闻报刊(广播)活动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审美过程中的直觉审美、功利审美、艺术审美等三个层次作了梳理,并简要阐述了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4.
论审美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将整个社会看作一个大系统,将人类的审美活动看作社会这一大系统中的子系统,进而考察了审美的各项社会功能。首先是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其次是社会交往功能。此外,审美还是宗教的功能等价物。  相似文献   

5.
审美活动可以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即生产性的审美活动(审美价值生产为主的活动)和消费性的审美活动(审美价值消费为主的活动).无论生产性的审美活动还是消费性的审美活动,都需要遵循某些共同的规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凡审美价值的生产,必须是如马克思所说的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由于审美主体的个性各异和审美对象的无限丰富多样,使得任何审美价值的生产过程都独具特点、与众不同.审美价值的生产形态大体上可以归为四种,即崇高(壮美)型、优美型、悲剧型、喜剧型.  相似文献   

6.
作为地方性概念的审美现代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性是哲学、美学和社会理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探讨现代性可以有不同的路径。从作为总体性概念的现代性到地方性概念的审美现代性,这是一个有效的研究视角、进入地方性概念的复杂关系,也就触及到现代性自身的张力和矛盾。  相似文献   

7.
实践的类型与审美活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人处理自然、 社会及他人与自身关系的角度来看,实践作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现实活动, 应该分为三大类型: 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实践。这三大类实践,从本质上看应该都具有审美性质,即当它们成为自由的实践时, 都可能转换为审美或包含着审美活动。但是, 审美活动, 从纯粹的意义上来看毕竟主要是精神生产
的一种, 因此,它最集中、最明显地表现着精神生产的特征, 并以自己的形象性、情感性、超功利性区别于其他精神生产, 如科学、道德、宗教等,它主要集中地表现为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是美的使者。语文教师的审美素质结构包含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提高语文教师的审美素质途径有三:学习美学基础理论知识,参加审美活动,按美的规律塑造自身和指导教学实践,形成审美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审美来自于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 ,是从物质世界中升华而来的精神华光 ,是人对自身本质的追寻与获得的最重要的体现方式。在审美活动中 ,审美主体具有重要的作用 ,他能够认识美的规律 ,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世界 ,他还能够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相似文献   

10.
从两重性的角度对待审美主观形式,就等于把它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审美主观形式因此不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式。两重性就是指潜在性与显在性。一方面,它们是一种历时性的相互过渡关系,潜在性在作为审美活动方式规范的意义上,通过美的生成而过渡到显在性;显在性在作为审美意识特性规范的意义上,通过美的消耗而过渡到潜在性。另一方面,它们又是一种共时性的相互转化关系,潜在性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转化为显在性,显在性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转化为潜在性。两重性的过渡与转化描述了审美主观形式与审美客观活动的连接过程,并通过这个过程揭示了审美本身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与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密切相关,意向性理论中的主客相关性特征和内在的主客二元分裂思维的残余决定了现象学美学审美价值观的基本理论品格:它虽然强调审美价值在主客体的交流对话中产生,但是它并未真正实现主客体的统一,而始终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摇摆.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盖格尔的主观性审美价值观阶段、英伽登的客观化审美价值观阶段和杜夫海纳的形式上的主客统一的审美价值观阶段.  相似文献   

12.
审美趣味代际传承是青少年趣味养成的重要路径,日常生活美育则是现代美育的重要内容。随着美学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转向,以及社会文化消费化的转型,传统的审美趣味代际传承之间产生了较大的裂缝。青少年日常生活美育存在诸多问题,成人美育又长期被忽视,给当下美育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审美趣味代际传承的有效模式和途径,以丰富社会美育内容,优化生活美育模式,扩展全民美育范围,发掘艺术美育功能,努力实现代际之间审美文化的有效沟通,提升各自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3.
在艺术活动中,“审美专制主义”曾对诗性文化形成一种精神窒息。但与之相反的“审美无政府主义”同样也是对诗性创造力的取消。人类艺术文化的繁荣格局,来自于一种“多元普遍性”。营造这种格局的关键,在于如何从逻辑上来把握“审美趣味”与一般“生活口味”的差异。概括地看,审美趣味的普遍性意味着一种客观性原则的确立,从而也是审美评价的立场的确立。这使批评有可能对具体审美实践作出优与劣的区分。但审美趣味的主体经验性,又意味着这种普遍性只能存在于一个宽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趣味"由味觉范畴向美学范畴的转化,是现代性美学话语开始建立的标志之一。而在中国,"趣"和"味"很早就有"审美鉴赏"的意思,但它们并不是在现代美学意义上的"趣味"范畴。"趣味"作为现代美学范畴,它暗含了作为人生意义的现代人文主义的内容,而这一意义必须建立在现代性结构的基础之上。因此,中国古典美学的"趣味"范畴需要经过现代转换,才是现代美学范畴。梁启超关于"趣味"范畴的界定是在现代性兴起后新的文化和心性结构下作出的,他所谓"趣味"具有支撑人生意义的内容,因而成为现代"趣味"范畴意义转折的开始。而在朱光潜那里,趣味范畴融合古今和中西的意义,"趣味"理论实现了综合之后,开始向现代美学范畴转变。  相似文献   

15.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美学的本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应该是美学的本根。从哲学和美学的发展来看,回到日常生活世界是大势所趋;新实践美学从来就认为,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审美关系是人类的社会实践达到一定自由程度的产物,审美关系首先是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之中生成的,也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它具体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个人与社会的协调统一,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大体上有三个向度:精英化、大众化、市井化。中国当前仍然处在日常生活全面审美化的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趣味"由味觉范畴向美学范畴的转化,是现代性美学话语开始建立的标志之一。而在中国,"趣"和"味"很早就有"审美鉴赏"的意思,但它们并不是在现代美学意义上的"趣味"范畴。"趣味"作为现代美学范畴,它暗含了作为人生意义的现代人文主义的内容,而这一意义必须建立在现代性结构的基础之上。因此,中国古典美学的"趣味"范畴需要经过现代转换,才是现代美学范畴。梁启超关于"趣味"范畴的界定是在现代性兴起后新的文化和心性结构下作出的,他所谓"趣味"具有支撑人生意义的内容,因而成为现代"趣味"范畴意义转折的开始。而在朱光潜那里,趣味范畴融合古今和中西的意义,"趣味"理论实现了综合之后开始向现代美学范畴转变。  相似文献   

17.
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力图通过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方式确定一元论的审美真理,后现代美学批判和解构了这样一种审美真理理论,认为审美真理是一种解释事件的差异性效果,而不是客观的、中立的、普遍有效的终极存在。文章探讨后现代关学对一元论审美真理理论的质疑及其差异性审美真理立场,并对此进行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18.
论现代趣味     
现代趣味,以现代科技作为物质依托,以现代观念作为精神引导,以现代体验作为美感标的,在自由自在的时代环境中,讲求情感的释放、意绪的渲泄、理想的履践,从而获得身心的愉悦与生活的佳趣。对现代趣味的向往与追求,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向,并成为社会前进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官作器物、文人器物、民具三者的工匠技艺、结构形式、审美标准等并无“等价关系”。三者时常分离时常交和,显示出中国传统造物一脉相承的主线。通过廓清三者关系、梳理其延承脉络,提出中国审美“意匠法式”六则,以揭示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美学的诞生是一个在艺术、哲学、政治三者之间混杂的存在。但长期以来,美学的主要危机在于,它几乎一直被作为自律性的艺术理论而备受指责,而其与西方现代性筹划之间的混杂关系也多被视作政治浪漫派的乌托邦梦想。因此,现有的审美政治思考一般以“美学”作为反向的起点,其中,以韦尔施为代表的认识论美学、以法兰克福学派为核心的否定美学、以审美意识形态批判为基础的后现代文化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构成了“反美学”的主要路径,同时也形成了审美政治的几种基本关系模式。近年来的回归美学的思潮,再次将美学推至浪漫主义和哲学美学的原生性场景,一种以平等为核心的审美共同体视域将成为审美政治的新的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