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世后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市场的步伐加快。本文在对我国银行业开放进程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外资进入银行业对我国金融安全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并重点从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角度提出了我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印尼银行业带来了巨大打击,但经过政府十多年的改革和重组,印尼银行业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发展又重现蓬勃生机。从中国、印尼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出发,对两国银行在经营绩效、资本流动性、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外部监管和对外开放等进行比较,从中可得出诸多启示。今后中国商业银行要继续增强自身创新能力,改善当下经营模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放宽对外开放力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香港银行业的总体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述评,概述了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四大主要特征,分析了香港银行业存在的各种隐忧,对香港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证券市场、货币制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较全面的述评  相似文献   

4.
银行经营状况的风险度和信贷市场环境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银行风险度以不对称的方式反映了信贷环境的变化,当信贷市场环境出现恶化时,资本充足率和功能分散化程度较高的银行表现出较低的敏感度。这一结论对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4-2019年江苏48个县(市)的银行、经济金融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县域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发展会显著降低县域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该结论在考虑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下降的原因是金融科技发展降低了农村商业银行在县域金融市场中的份额;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经济发展水平高、政府干预程度低、经济对外开放程度高的县域,金融科技发展降低县域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作用更明显。据此,提出发展金融科技以优化县域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引进外国金融机构的步伐不断加快 ,银行业务的对外开放逐步进行。加入世贸组织 ,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目前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是指日可待了 ,认真研究加入世贸组织与银行对外开放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的利与弊、得与失 ,以及如何趋利避害、超前防范 ,对我国银行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助"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人民币初始国际化、人民币汇率浮动、资本账户未完全开放和人民币完全国际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资本账户完全对外开放两种情形,分析了中国资本账户对外开放资本市场可能遭受的风险以及风险传导的机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整等因素在两种情形下都会通过利率和汇率变动引致资金的大规模流动,借助资本市场需求的追涨杀跌,放大或缩小我国资本市场的需求,加大我国资本市场的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8.
入世必然对中国的银行、资本市场等金融领域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我国的银行业应积极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增强自身竞争力.金融服务业的开放不可能不影响资本市场,入世后中央政府必须慎重把握人民币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资本市场开放的进程,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和规则,努力适应新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9.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了银行有效监管的最低资本充足要求、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三大支柱 ,对银行风险管理的整体思路、方法作了新的总结与规范 ,代表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未来方向 ,同时也对银行业监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国际清算银行的成员 ,我国监管当局已经公开承诺将按照巴塞尔协议的原则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监管 ,并积极参与了新资本协议的讨论。面对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规定的新变化 ,尽快适应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 ,提高监管水平已成为我国监管当局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资本市场成功运作及国际资本的利用 ,事关重大。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资本市场 ,在对国内新兴高科技高风险产业和西部大开发的支持方面 ,力度有限。为了驱弊就利 ,我们的又一选择是在保持大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建立资本市场特区 ,实行资本市场递进放开战略。中国已经具备建立资本市场特区的基本素质。要建立资本市场特区 ,就必须选择经济基础较好、易于调控的中小城市踩点 ,以及较大区域的特殊资本领域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1.
建立在资本市场基础上的公司资本结构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问题。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公司的资本结构决定了公司的外部市场约束结构进而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规范,国有银行对公司的债权约束无效,股东特别是国有股股东对公司的股权约束无效;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股权偏好是公司行为市场约束失效的集中体现;银行业的民营化与国有股的减持与流通是提高公司外部市场约束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自由化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自由化既促进了一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提高了资本市场的效率 ,同时也成为资本市场不稳定的隐患。中国要进行金融自由化的改革 ,不宜操之过急 ,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完全开放更要慎重。我们认为应分 3步走 :( 1)目前我国仍应保持资本项目的不开放。 ( 2 )有步骤、分阶段地开放本国的资本市场。 ( 3)全国对外开放本国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服务方向、国有股的流通和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三个问题。资本市场既然内涵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么它就应当是为所有的企业服务,而不应当定位于主要为国有企业服务;国有股流通与否属于公司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卖出价格可以低干净资产价值,因为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看中的是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和未来收益;我国资本市场实行对外开放,既要积极实施请进来战略,更要实施积极走出去战略,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益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子日益临近,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只是个时间问题.而股指期货市场作为资本市场体系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其完善程度及监管能力必然对我国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竞争力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股指期货交易有利于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与机制,加强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地为国际资本流入提供金融服务,以满足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引进QFⅡ风险防范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引进QFII可以完善投资者结构,引进先进的投资理念和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这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探讨了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引进QFII将带来的风险,强调引进QFII毕竟是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国际资本的流动将不可避免地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冲击。提出了构建我国风险防范体系的基本设想,以期在确保QFII在我国获得合理回报的同时,也使我国资本市场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作为社会资源调配的中介,能够促进实物资本的形成。在资本的形成过程中,它一方面催化新兴产业的成长,另一方面使夕阳产业走向衰退。商业银行在催化产业方面的作用既取决于银行业本身的市场结构,也与银行业的管制有关。本文分析商业银行催化产业的内在机理,并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构建相对完善的银行体系,放松对商业银行的过度管制,发挥其催化产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论文认为,1949 年中国革命胜利后,经过三十年的艰苦探索,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终于自1979 年走上了对内经济改革与对外实施开放的道路。改革20 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中国金融对外开放事业的巨大变化更为令人瞩目。论文也讨论了当前中国金融对外开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全文分四个部分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回顾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艰难历程,列举了中国革命50 年来银行业在对外开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第二部分侧重论述了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过程和取得的主要进展;第三部分则重点叙述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和取得的重要成就;第四部分主要讨论了当前中国对外金融开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最后论文指出,中国革命 50 年的实践说明,中国必须坚持走对外开放的道路,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各项对外金融法规,做好加入W TO 的各项准备工作,把中国的对外金融开放事业同世界经济一体化联系起来,才能将中国金融对外开放事业推向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情感资本与内部营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经营环境的急剧变迁 ,人力资本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要素。完整的人力资本应既包括智力资本 ,也包括情感资本 ;然而 ,许多大银行始终对情感资本不够重视。深入地分析了情感资本在迎接新的市场挑战中所能扮演的重要角色 ,并阐述了内部营销这一激励员工支持组织目标的重要法宝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发展和进步对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不仅完善了其资本市场上的监管制度,同时还有效地推动了利率市场以及银行业的发展,但在促进传统金融发展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一定冲击,应认真应对。  相似文献   

20.
以国际贸易理论、资本流动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从比较优势论、内部化理论、金融结构论、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论、金融服务贸易和金融创新等角度对银行业国际化的动因作了多方面的分析。重点分析了现代银行业国际化的形成原因和特点,认为欧洲美元市场的兴起、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等因素推动了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