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梁启超的民权思想与近代启蒙思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近代中国思想界“巨头”的梁启超,深受西方政治法律思想的影响,他根据中国社会的情况,深刻地论述了民权思想。梁启超的民权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了几代人,并使国人形成了一股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进行革命的启蒙思想。研究梁启超的民权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加强民主建设、人权制度建设,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维新变法前后梁启超的民权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权思想是粱启超宪政理念中最富时代意义的内容,文章对维新变法前后梁启超的民权思想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张弛 《云梦学刊》2013,(6):43-49
梁启超在1897年放弃上海《时务报》的工作前往湖南,是从时局的角度出发,抱有推动湖南独立维新实验的目的,但是在时务学堂时期,他逐步由政治上的争独立、兴民权的理想,转入教育领域开启民智的实践,并培养了唐才常、蔡锷在内的一大批新式人才.1922年,梁启超作为联省自治理论的提倡者再次来到湖南,在长沙的几场演讲却多涉及新文化运动和国民性问题,继续为近现代湖南的民智启蒙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君权、国权与民权之间的变奏:以康梁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立宪派领军人物的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在君权、国权与民权上的观念有所差异,康有为的君权思想始终较浓,而梁启超的民权意识日盛,他们的思想对维新变化法有着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早期维新派的议院观有三个层次,即对西方议院制的了解和介绍,围绕设议院提出的政治思想观点,具体设计的中国式议院方案。其中,具有指导意义、处于核心位置的主张是“通下情”而不是行宪政。据此而设计的议院虽多少具有限制君权的作用,但并不具有立法权,不能称之为君主立宪。实际上,早期维新派的权力意识还相当微弱,更未产生明确的民权思想。这反映了他们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百日维新,长期以来作为1895-1898年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最高峰载入史册。其间,康梁等改良派人士提出民权,要求改变旧的封建国家政权,使资产阶级获得参政的权利和机会,反映他们想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的愿望,这与洋务运动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力量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我们可以把民权看成是衡量百日维新性质的尺度。而开设议院,是改良派民权思想在政治主张上的集中表现。本文拟从兴民权、开议院问题入手,深入分析百日维新期间各种政治势力的态度及其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百日维新以及各种派别的政治倾向的不成熟看法,以就正于史学界前辈与同人。  相似文献   

7.
关于梁启超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在近代中国的阶級斗爭与社会思想領域中是一个有着长期影响的人物。他自从1895年“公車上書”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活,到1929年死去为止,經历了一个充滿着波动与变化的时代。梁启超一生的政治活动是横跨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两个时期之間的。这段时間,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是阶級斗爭极为复杂尖銳,社会变化空前剧烈的一段时间。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梁启超从他的地主資产阶級的阶級利益出发,随着时代的波动与变化,开展了积极的政治活动和宣傳活动,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因此,开展关于梁启超的討論,以馬列主义观点正确地分析和評价梁启超这个历史人物,无疑会有助于我們对于中国近代阶级斗爭規律的掌握,有助于培养我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則来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和評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关于对梁启超的評价,解放前很多历史学者和評論家們,往往惊叹于梁启超的“博学”和“才能”,孤立地从某个方面夸大他的影响和作用;或者拿他初期的进步性来概括他的一生;或者脫离他的政治生活和他的改良主义的企图来抽象地論述他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这显然是錯誤的。这一点,胡繩同志在“梁启超及其保皇党思想”(发表于1948年出版的《讀書与出版》第三、四期)一文中已经指出来了。解放后不少同志进一步开展了对梁启超的研究,做出了不少成績。但值得提出的是有些評論梁启超的文章,仍然有脫离他的改良主义的政治活动与企图来研究他的倾向,因之,在某些問題上得出了不正确的結論。为了有助于討論的开展,我們特就下列两个方面的問題,发表自己的意見,以便进一步引起討論。  相似文献   

8.
王建辉 《江汉论坛》2002,1(9):51-54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新闻与出版的重要先驱者之一,但历来对于他在出版方面的贡献缺乏研究。本文对于梁启超各个时期的重要出版活动、出版参与方式及其若干出版思想,作了初步的探讨。本文作者认为,译书出版成为梁启超维新活动的重要起点之一,梁启超以出版为政治服务是其从事出版活动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按学术界惯有的说法,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君权神授”的思想,乃是中国古代帝王实施专制政治统治的意识形态基础。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帝王能够实行其专制统治,所依据的并不是那来自神授的权力。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王权、君权一向是高于、强于神权的,缺乏上帝便是国家政治权威的最终主宰,及“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王权、君权所需要的,仅只是对于神权的利用,在使神权政权化的同时,也使自己的专制君权得到神化,而不需要什么君权出自于神授的神学证明,更不要一个凌驾在自己头上的神来限制,约定自己。帝王、君主本身就应该是神,应该受到无数臣民、芸芸众生的祀奉与崇拜。周王朝政治现象中的君权、  相似文献   

10.
封建社会的中国,是一个多权统治的国度。君权,神权,族权,对广大妇女而言还有夫权,诸权纵横交错,成为封建道德紧箍于人民头上的四根绳索。君权是最具现实的权威,从某种意义上说,神权从上加固君权,族权、夫权从下辅弼君权,而君权的强大又使另三者地位更加牢固。但是这种延续几千年的结构,在近代以来渐被打破。首先是君权的式微,随之另三权也走向了没落,从而引发了中国政治思想界的大变动。本文仅对君权式微及其影响做历史的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卓家武  朱德宏 《学术界》2012,(3):169-176,287
民事纠纷和解机制的内涵是契约精神,其价值体现于当事人意思自治和精神自由的社会实践中.现代社会的和谐良性秩序首先是以保证权利为核心的法治秩序,即法律治理下形成的秩序.民事纠纷和解的实践表明了在正式民事权利生成的正式法律制度缺失的状态下,民事纠纷和解主要依赖于民事主体间的道德情感和他们依凭的自然社会系统的制约作用.民事纠纷公正和解的实践绩效的制度基础,依赖于正式法律制度构建的民事权利保障及其民事诉讼的程序性制度保障.国家应重视公民权利的制度供给,为民事纠纷公正和解机制实效性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2.
陈建兵 《云梦学刊》2007,28(5):25-28
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状况,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正确指导当前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国内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涉及产权概念内涵界定、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在突破所有制理论静态研究方法和产权分离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总体上研究还显得薄弱、滞后,需要深化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当事人自由权简论--以人权保障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晖 《学术探索》2004,4(12):42-46
人权具有普遍性。自由权的人权在民事诉讼中表现为起诉的自由、上诉的自由、选择一审管辖法院的自由、应诉的自由、撤诉的自由、选择审理程序的自由、合意停止诉讼程序的自由、要求公开或不公开审理的自由、合意要求法院调查取证、合意选择鉴定人和合意要求调解的自由、辩论的自由、自认的自由和认诺的自由等。我国民事诉讼无论在制度的层面还是在实践的层面离人权的标准都还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公民医疗权利是在二十世纪以后随着自然法的复兴而在实在法上确立的。作为公法上的权利,其对应的国家医疗保障义务起源于法哲学中关于国家设立目的理论。作为私法上的权利,其基础是自然权利理论,其中医疗自主权起源于康德的法哲学。  相似文献   

15.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不存在范围,也不存在法律或章程对其进行限制的问题。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特殊性实指其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相比所具有的特点,而从民事主体资格这一角度来看,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则没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与公民权利保护问题的检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诉讼法立法的根本宗旨是保护公民权利。行政诉讼法的制定、实施一方面表明了党和政府依法治国的决心,但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行政诉讼在立法上还存在重国家权力维护、轻公民权利保障,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不够充分等不足,在实施上也存在诉讼成本高、审判结果公信度低、对公民权利保护弱化等不足。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必须从机制、体制建构等方面着手,切实对上述不足加以改变。  相似文献   

17.
物权救济模式的选择及其依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物权救济模式存在着物权请求权模式和侵权责任模式及竞合模式。在物权遭受侵害或妨害以及存在着妨害之虞的领域内, 或者说在物权法和侵权行为法之间的关系上, 物权请求权模式应优于侵权责任模式。而在环境侵权领域内, 站在整个民法的立场上, 可以承认物权请求权和侵权责任的竞合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环境共同侵权行为的特殊性 ,使得其民事责任的承担显现出更为复杂的情况。为保护受害人利益 ,体现法律的公平主义 ,应以立法形式 ,确立比例分割赔偿制 ,使环境共同侵权者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9.
非法人团体民事主体地位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人团体广泛参与着民事活动,它有着不同于自然人和法人的特征,而且它的法律特征和现状完全符合确立民事主体的相关要件和标准,我国民法应该打破传统的民事主体二元结构,赋予其民事权利能力,使其成为我国第三类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20.
试论环境行政裁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目前由环境侵权引起的环境民事纠纷数量激增,传统的解决机制存在着多方面的缺陷,纠纷双方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学界至今所做的研究亦多流于形式。从环境民事纠纷的产生根源———环境侵权方面进行分析,针对环境民事纠纷的特点熏探讨新的解决方式———环境行政裁决,也许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环境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