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具有鲜明特点的角色。本文运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对赵姨娘的多次“抗争”进行分析,探究其性格变化的轨迹。赵的行为方式不符合父权制法则,在对话语权和生存地位的争夺中屡屡遭到失败,使其生存环境不断恶化,逐步被扭曲了人格,最终从“美女”蜕变为“昏聩不堪”的疯女人。  相似文献   

2.
也论赵姨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一个不应忽略的女性形象。本文从《红楼梦》文本入手 ,阐述了赵姨娘的性格特征、性格成因及其对塑造其他人物所起的作用 ,从而指出赵姨娘是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的受害者 ,她的“每每生事” ,乃是对不合理的等级制度的反抗 ,她是《红楼梦》妾妇中一个多少有点反抗性格的女性。  相似文献   

3.
赵姨娘在《红楼梦》中的功能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清 《南都学坛》2005,25(2):41-43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荣国府贾政老爷的小妾。她出场次数不多,性格并不复杂,可以称其为"扁平性格"。性格只有在功能中才能彰显其价值。赵姨娘在《红楼梦》中的功能指向有三:一是对《红楼梦》小说文本而言,赵姨娘是全书情节结构的关键性人物,具有引发故事的功能;二是对作家曹雪芹而言,赵姨娘所代表的顽劣小人和"金陵十二钗"所代表的"脂粉英雄",构成了曹雪芹对女性的全面认识,进而指向他对人性的辩证思考;三是对读者而言,可以说,赵姨娘是一个本体象征。即是贾府中绚烂至极的糜烂乖戾气息的绝妙象征。这种象征功能指向了对"钟鸣鼎食"的繁华世家走向式微命运的思考,并指向对封建末世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赵姨娘论     
赵姨娘本是一个可哀、可悯的人物,但在读者,甚至一些研究者的心目中,却有一副可憎、可恶的面目。这是值得思考的。赵姨娘——扭曲的性格赵姨娘在荣府的地位颇为特殊,凡属热闹的场合,她都是个向隅的人物,而在矛盾冲突中,总扮演尴尬的角色。据探春的考语:她是“糊涂不知福”,“每每生事”,至使王夫人“几次寒心”。探春的“明察”是否准确、恰当?赵姨娘有那些“福”不知呢?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和《儒林外史》同时塑造了两个侍妾形象,即贾政之妾赵姨娘,严监生之妾赵氏。小说家通过这两个姓赵的姨娘,把封建家庭的侍妾形象、社会地位以及她们所代表的侍妾文化,十分生动地展现了出来。赵姨娘有儿子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赵氏没有了儿子,她的命运却急转直下。赵姨娘和赵氏的命运可谓殊途同归。有儿子,并不能改善作为妾的地位,没有了儿子,作为妾的身份却牢不可破。到底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礼教左右人生,比较两个姓赵的姨娘的生命归宿,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赵姨娘在贾府中的名分虽然算得上是"半个主子",且生有一儿一女,对贾府有延续香火之功,但她的实际地位却极其低下,甚至还没有丫头们有面子.文章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赵姨娘"不得志"的原因,以期读者关注一下这个小人物"不成功且不成仁"的抗争.  相似文献   

7.
艾丽辉 《南都学坛》2004,24(6):45-49
《红楼梦》里写了王夫人、邢夫人、薛姨妈、赵姨娘四种类型的母亲形象。这四位母亲形象,可以说是封建社会中各种母亲类型的典型代表。王夫人是贵妇类型的母亲,薛姨妈属于寡母类型的母亲,邢夫人属于继母类型的母亲,而赵姨娘则属于被侮辱、被损害的身为妾妇的一类母亲形象。在封建社会中,由于"母以子贵"的观念的影响,所以这些母亲多把希望寄托在子女的身上,使人间美好的亲情关系,被各种形式的利己思想所掩盖,这不能不说是封建社会中人性的一大悲哀。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的赵姨娘是一个既可怜又可恶的人物。可怜之处在于她深受宗法等级制度和家长专制制度的欺凌压迫,可恨之处在于她又是这个制度的认同者和维护者。她自己被入欺,又强烈地渴望欺人,在这个人物身上,主性和奴性都很鲜明。曹雪芹通过这个人物形象揭露了化育这种人性的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的罪恶。只要这种制度存在,“赵姨娘性”就会存在。  相似文献   

9.
贾环是《红楼梦》中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形象。本文从《红楼梦》的文本入手,阐述了贾环猥琐顽劣、心狠手辣的性格特征,以及对塑造宝玉的作用。着重分析了其性格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母亲赵姨娘的不良影响;先天不足的庶出身份;以及周围人处处对他的轻慢和羞辱。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赵姨娘借助巫术几乎致死凤姐、宝玉,《金瓶梅》中潘金莲用驯猫扑肉的方法致死官哥儿。两种写法实际上是“神事”和“人事”因素的比较,很明显,《红楼梦》在这一点上的现实主义程度远不如《金瓶梅》,且《红楼梦》中巫术的写法也不是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丹 《南都学坛》2003,23(6):36-39
探春几乎具备改革家的所有条件,勇气、责任、能力、魄力、合作者等等,然而改革为何仍然是悲剧性结果呢?一是贾府的三代统治者内心未必真心支持;二是探春是招人讨厌的赵姨娘所生,地位威望直接受到影响;三是改革的群众基础还不够。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中人性之真善美,令人怦然心动,人多赞之。然《红楼梦》对人性恶之批判,一样侵骨噬魂。仅以叙述者可靠与否为视角察赵姨娘、王夫人、王熙凤等三人,即可发现叙述者振奋精神,调整态度,时而真诚,时而作伪,时而故作缄默,手段不同,却同样揭了这三位女子光鲜的表皮,暴露出她们骨子里的卑劣、刻毒与凶恶。  相似文献   

13.
"好脉息"、尤氏吃探春饭、赵姨娘的银子、桃花夫人、贾政冬底回、王熙凤的"衣锦还乡"、王熙凤的"散花寺、凤求鸾"、"三春去后诸芳尽"八大确凿实例,证明《红楼梦》后40回与前80回是一个细节上完全照应、密不可分的艺术整体,为后40回是曹雪芹所著提供有力证据。从而证实圆满结束于常州运河畔毗陵驿的全书是曹雪芹原著。  相似文献   

14.
刘绍英 《可乐》2011,(6):49-49
菜一盘一盘端了上来。小月局促地坐在餐桌前,两只手不断地交替揉捏着。姨娘拿了双筷子递到她手里,她接了,红着脸默不做声。姨娘又递了双筷子给富贵。富贵嘴角浮起微微的笑意。"小月,你别紧张。"姨娘给小月盛了饭,敲了一下她的碗。小月低着头,开始慢慢地吃饭。姨娘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带小月吃饭了。小月的挑剔令她有些恼火。亲朋好友介绍的小伙子,  相似文献   

15.
一《红楼梦》描写了一些属于姨娘身份的人物,她们虽然被冠以“姨娘”的名号,然而在家庭生活中却没有独立的地位,不过是貴族家庭主子们的奴婢而已。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出身经历都极其悲惨。在《红楼梦》所描写的这一类人物中,大致可以分为  相似文献   

16.
赵姨娘作为《红楼梦》人物群像中一个独一无二的形象,其品格和言行庸俗卑琐、阴微鄙贱、愚昧狠毒,但她也并非就是一个如“山魈”、似“狗粪”的坏人,而是罪恶的封建宗法制度使她既成为被害者,也成为害人者。她为了争得自己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地位和权利,采取了无事生非、胡搅蛮缠和暗中算计人的抗争方式,以扭曲和变态的形式发泄对现存宗法秩序的强烈不满,这往往又是她不被人可怜和同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谈鸳鸯抗婚     
在《红楼梦》里,作者描写了一批宁死不屈、具有反抗精神的女奴形象。她们中间,有的单枪匹马与主子们周旋,象晴雯,敢怒敢骂,锋芒毕露,公开揭露狠毒狡诈的主子,无情痛斥为虎作伥的奴才。有的互相支持进行反抗斗争。例如芳官被打,龄官、藕官、葵官、蕊官等几个女孩子,“不顾别的”,一齐冲上来,“手撕头撞”赵姨娘,把主子们规定的秩序搅得乱成一团。至于鸳鸯抗婚,则是大观园里一幕震撼人心的反迫害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工作中的“角色扮演”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工作方式。工作场所经常在KTV,工作任务中包括K歌,这不是KTV的工作人员,而是目前赵雨润和他的工作团队所做的事情,为一款名为《巨星》的“演唱类”的音乐互动社区积累素材,寻找创意。领导一支“音乐社区”运营团队是赵雨润的第四次职业转型,从赵雨润的工作简历中,  相似文献   

19.
焦宝 《东方论坛》2011,(1):83-87,109
赵执信是清初山左诗人群体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其诗文、诗学理论、诗余乃至书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时期以来,赵执信研究在学界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具体有赵执信概论性研究、赵执信诗文及诗歌理论研究、赵执信与王渔洋关系及其交游行迹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举轻若重的力作──读赵齐平著《宋诗臆说》张鸣北大中文系已故赵齐平教授生前身罹绝症期间,直面死神,用生命铸成了《宋诗臆说》这本书,直到临终方才辍笔。书名虽称“臆说”,乃是自谦之词,从全书新颖的学术思路和广博严谨厚重的风格看,实际上是深思熟虑之作。著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