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迟子建的小说,大都是表现北国小镇这一特定地域、特定环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浓郁的东北地域文化特色。在描写女性形象方面,她不仅仅关注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悲喜命运与女性私生活的隐秘描写上,而且,在独特的视角下,用唯美的述说去张扬女性对自由和爱的追求。这些描写或述说多是在一种温情的方式下进行的,用温情的力量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使迟子建的小说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张力。  相似文献   

2.
张晓燕 《齐鲁学刊》2012,(2):150-152
毕飞宇的小说刻画了一系列形象各异、命运同悲的女性人物——在空洞的政治信念中失去幸福的女干部吴曼玲、善良美丽却不幸夭折的纯情少女小青、地主后代花痴少女三丫;充满活力的年轻母亲惠嫂和旺旺、疲惫不堪的中年母亲施桂芳和沈翠珍、孤苦无依的老年母亲婶娘……她们都在不如意的生存困境中奋力抗争,最终却不能改变自己悲惨的命运。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丰富了当代文学女性形象的画廊,诠释着毕飞宇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4.
武光  李晓丹 《兰州学刊》2009,(7):165-167
《在路上》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颇受争议的,作者凯鲁亚克对于她们的刻画也远远不如小说中的男性形象那样丰满和深入。如果细细品读,我们便会发现,在这部小说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女性形象——母性/天使形象和荡妇形象。由于《在路上》中与萨尔和迪安交往的女性总是不断地以轻浮、反叛、堕落的形象出现,人们便一概对其进行道德谴责,因此也造成了一定的误读。笔者认为,只有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才能更深刻地解读她们。  相似文献   

5.
纵观新时期文学,女性形象可谓倩影翩翩,但笼统地看,大体不外几类. 第一类,是作为大写的“人”出现的,比如《人到中年》里的陆文婷,自尊、自立、自强不息;《红高梁》中的“我奶奶”,生命虽短暂,却活得洒脱,有光  相似文献   

6.
唐代舞蹈诗中的舞姬包括后宫善舞的妃嫔、士人家中的舞女姬妾以及从事歌舞表演的宫妓、营妓与市井乐妓。大多数舞蹈诗描写的舞姬,或是风情万种的尤物,或是地位卑贱的玩物,或是致祸夺宠的妖姬,或是令人同情的苦命女。此外,还有少数舞蹈诗塑造了天真欢乐的少女形象和技艺高超的艺术家形象。舞姬是唐代女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唐代女性的一种生活状态。从舞蹈诗对舞姬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唐人喜好纤柔细弱、欣赏风情愁怨的女性审美好尚。  相似文献   

7.
唐代爱情小说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典型的如敢爱敢恨的霍小玉、外冷内热的崔莺莺、熟谙世故的多情女子李娃。他们的出现意义在:展示女性美,还女人以尊严;揭示门弟罪恶,控诉不合理婚姻;谴责负心汉,鞭挞男人的虚伪丑陋;表达对纯真爱情的向往,揭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五四"新文学运动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女性解放运动,并且将此推向了一个历史高度.在这一时期,许多作家将同情的目光投向女性身上.针对中国四百年来女性备受歧视深受压迫的现实状况,以及现实生活之中她们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人生遭遇,这些作家们把自己充满感性的笔触伸向了这一片美丽苍凉的领地,为她们流泪、呐喊,发内心不平之气,并且形成一股激荡奔腾的洪流,冲击着中国封建传统坚固的堡垒.正如当时李大钊所慷慨陈词的那样:"二十世纪是妇女们彻底解放的时代,是妇女寻觅伊们自己的时代,亦是男子发现妇女的意义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走进女性——凌叔华笔下的女性世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叔华创作的女性系列形象通过反映那些“小姐们”、“太太们”、“母亲们”的现实生存状况 ,揭示了传统的性别角色对女性的强制性规定 ,以及女性自我意识、自我价值追求对女性精神成长的重要性 ,记录了女性从“女性”走向“人”、走向“女人”的最初的沉重步履。毋庸讳言 ,这些形象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了作者潜意识中的男性文化视角  相似文献   

10.
川端康成塑造了一系列独具东方意蕴的青年女性形象.作家以独到的视角去感觉她们无闻于世间的"绝美"的存在;凄美的营造着她们在困境中生存的迷茫与无奈;最终,在优美的悲剧性结局中发出了对女性权利的最悲戚的呼唤.敲击并震撼着男权社会里人们麻木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12.
张爱玲的女性书写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她和她笔下的人物都是生于“乱世”之中的女人,她用生于乱世之中的切身体验和感悟抒写了乱世之中女性的“悲”歌,她笔下的女性世界在同时代作家中是独领风骚的,她的女性书写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因而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13.
谈金庸小说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中国 ,一个人因其作品而成为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这本身就颇耐人寻味 ,更何况是在向不入高人雅士之目的通俗文学领域 ,“金庸现象”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关于金庸及其武侠小说 ,在几次“热”潮过后 ,特别是在学者文人参与讨论之后 ,分析阐释的余地似乎不大 ;而俟“热”潮消退 ,再组织这一组笔谈 ,又似有炒冷饭之嫌。不过 ,正如宋人苏轼所言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和研究 ,往往拉开一定的时空距离 ,方能避免更多的意气之争、情绪化的价值评判 ,从而更加客观、深入。组织本次笔谈的初衷便在于此。参加笔谈的多为研究古典文学且知识储备和识见又不囿于此的学者 ,故能做到从多层次、多角度审视金庸小说的价值、地位 ,更多持平之论 ,其中不乏见解深刻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碑志研究逐渐从单一的史料考证转向细腻周全的史学分析,墓志铭不仅丰富了胡族女性的形象,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夷夏观念。较之于传世文献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呈现,墓志铭刻画了更为多元的胡族女性形象,这种表达背后有着特殊的生成机制和社会意识:一方面志文模式出现程式化,内容是在两性视角下对理想女性形象的表达和建构;另一方面志文的个性书写是对传统父权制结构的补充与挑战,是女性现实形象的写照。无论是墓志铭中表现的女性形象,还是文本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意识,其所体现的夷夏观念非常淡薄。  相似文献   

15.
雷鸣  李丽 《学术探索》2012,(7):117-119
在市场主导的商业社会中,媒体塑造的女性形象尤其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反映了社会对女性价值的判断和取舍。然而,不同的文化、伦理观所引发的争议和冲突恰巧证明了女性解放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并未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意识。本文在肯定女性主体意识的进步意义前提下,透过广告中女性形象的伦理解读,进一步探寻现代女性的人性价值、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英国"短篇小说大师"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因处于社会的"他者"地位而受到关注。作者把独特而深刻的自我性别体味与确认、女性思考与现实感受、道德焦虑与生命热情贯注于作品当中,塑造了形形色色处于社会边缘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大致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作为建构男性主体力量的"他者"女性形象,另一类是颠覆男性主体的"他者"女性形象;前者是认同父权文化传统的女性形象,后者则是颠覆父权文化传统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7.
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唐代传奇中的女侠形象及其特征 ,并从文化学的角度对其审美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文学史研究工作中,存在着一种特异的自相矛盾的倾向:当人们述及某个作家的创作情况时,总不会忘记联系他的生活道路和人生态度,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一旦试图对整个时期的文学现象进行概括时,却往往忽略了这个时期的作家——文人的共同的生活方式及其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联。我们通常是就一时期的总体社会背景(经济、政治、文化等)加以一般性介绍之后,立即转入一个具体作家作品的论析。而由于中间缺少了当时代文人生活这一环,整个社会背景的介绍就好象套在具体作家作品外面的一个镜框,给人以浮泛的感觉。文学艺术作品当然是一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文人生活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眼文学创作结合最紧密的一部分。社会生活总是通过文人的生活实践而进入作品的,文人生活的宽广和狭窄、深入和浅表、文雅和粗俗,直接影响到创作过程中社会生活层面的发掘、选择与表现。因此,考察一时代的文人生活,是认识这个时代文学风貌的必要条件。鲁迅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写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正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范例,它给予我们的兴味至今不衰,是完全可理解的。我们应该追踪先人的遗迹,把这条路子充分开辟出来。本文尝试就学术界比较关心的唐代诗歌与文人生活的关系,作一点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19.
谷崎笔下的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女性,总是作家津津乐道的描写对象。然而象日本谷崎润一郎这样从一个较为独特的角度,穷毕生精力描写女性的,恐怕还不多见。虽然其作品中亦不乏男性,但大多都是匍匐女性脚下的附庸。可以说,离开了女性,谷崎笔下的文学长河难免归于干涸。一谷崎笔下的女性尽管众多,但性格并不十分复杂,大致可以将其归结为两类:一类是以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诗、词、歌、赋、散文等各类题材的作品,描写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在众多的巾帼女子当中,又以汉乐府《陌上桑》中的秦罗敷、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杨玉环以及汤显祖《牧丹亭》中的杜丽娘为典型的女性人物,作者流于笔端所抒发的对婀娜女子阴柔之美的感情,可说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是描写完美女性形象的成功之作.在我国古代社会,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妇女始终处于被压迫的低下地位,她们的聪明才智固然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她们还因美貌而最容易受到伤害,她们或者成为某些男人泄欲的工具,或者成为生儿育女的机器,甚至利用她们作为攫取财富的手段,许多美丽的女子是为了取悦男人而生存的.但是,就在她们当中,不泛才貌双全,立志投身社会,追求自由,向往忠贞的爱情,以及蕴藏着反抗精神的女性,这些女子的阴柔之美,常常成为文艺家们所着力塑造的女中俊秀.作家们十分注意作品中将她们外貌的美与心灵的美密切结合起来,赋予她们具有活生生的、有灵性、有感情的人来加以表现,从而体现了作者各自独特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