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体制是经济关系的具体形式,一般说来经济关系由产权关系及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所构成.在这个系统中,最终反映人们经济利益关系的是分配.虽然分配关系受产权关系和劳动关系所决定,然而它积极能动的作用于两者,从而形成一个互动的动态经济关系系统.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而急剧的变迁过程中,分配关系必然与产权关系与劳动关系互动变迁.本文着重对分配关系的机制及分配主体的个人在变迁过程中的取向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 财政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行使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工具;是社会产品分配中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反映着国家在分配社会产品中发生的一系列分配关系。国家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阶级对立的形成、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但是,国家财政一经产生,它就不仅是国家获得其所需财物的手段,而且是国家从宏观和微观经济结合上调节社会经济,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有力工具。正如列宁指出的:“任何社会制度,只有在一定阶级的财政支  相似文献   

3.
财政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对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在我国目前的经济调控体系中,财政对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所形成分配关系的国家主体性,使得人们对通过财政调控来进行治理整顿寄予厚望.但是,我国的实践表明,财政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的作用并不是无限的,它能在多大范围内发挥调节作用,并不完全取决于财政本身的特点,而且还取决于特定时期的经济形势和经济管理的组织制度.我国现在的经济运行既非属于计划经济模式,也非属于市场经济模式,而是处在两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突出抓住分配领域中的问题,正确处理分配中的各种关系,例如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企业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企业与职工的分配关系、职工与职工的分配关系等。本文试图从分配的角度谈谈体制改革中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消费基金分配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作出了全面概括,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关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交换关系。这种全面概括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将生产关系这三项制度并列为基本经济制度是理论认识的深入和发展,理论界的任务是进一步阐明这三项制度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实际作用,这有助于增强理论的可操作性。研究意在阐明它们在推动经济发展不同方面的重要作用:所有制关系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分配关系激发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论市场经济的按“劳”分配□张素芳分配关系,表现为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各利益主体所获得的收益,是人们物质利益的实现形式,成为社会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客观的生产方式派生出相应的交换方式、分配方式和消费方式,由此也就客观地形成了人们在社会的生产、交换...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的社会分配是一个范围极广的概念.它不仅仅指物质领域的利益分配,还指精神和政治领域的利益分配,它不仅仅指个人分配,还包括集体间分配,地区间分配和行业间分配.具体而言,它包括个人消费品分配、社会消费品分配、权力分配、工作分配、荣誉分配、生产资料分配和生产条件的分配等等.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平分配就是坚持在按劳分配为主体分配形式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而相对公平的标准就是看社会分配能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能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能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全社会共同富裕.从经济角度而言,社会主义社会分配的所谓相对公平,就是实现社会经济公平分配和社会伦理公平分配.社会经济公平分配.就是指在特定经济条件下最能刺激劳动者的积极性,最富有效率、最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利益分配关系.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们在社会环境下组织生产活动。在生产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利益关系,即分配关系。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是与生产力相对应的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离开分配谈生产,生产将变为生产一般;离开生产谈分配,分配将丧失存在的前提。分配关系的基本变化趋势也表明,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必然存在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分配关系则是生产关系变化的结果。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会对生产力产生推动作用。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依据生产力发展状况自觉调整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对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9.
论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的原理,具体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与多元化所有制主体相适应的分配关系也是多元的,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论文还对当前个人你收入分配上的差距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民公社的级差土地收入,有它的形成和分配两个方面。级差土地收入既是生产范畴,又是分配范畴。生产决定分配,处理好分配关系,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巩固人民公社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级差土地收入在国家、大集体与小集体之间的分配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性试作探讨。级差土地收入主要归谁所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土地收入,就其实质而言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地租。资本主义的级差地租为农业雇佣劳动者所创造,经由农业资本家而归不事生产经营的土地所有者所占有,因而它所体现的分配关系的实质,是农业资本家和地主阶级之间如何瓜分农业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问题。而社会主义的级差土地收入,则为基于互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税收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工具,它除了具有积累资金、反映和监督的职能外,还具有调节经济的职能。自1983年我国在国营企业普遍实行利改税的经济管理办法以来,税收对完善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搞活企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文教企业、尤其是出版企业要不要实行利改税的经营管理办法,如何认识和充分发挥税收在这些企业的经济杠杆作用等问题,在理论界、学术界、文化界、出版界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本文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上海出版税收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货膨胀分配刍议董长瑞一、通货膨胀是一个分配范畴通货膨胀一般表现为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但它的实质却是经济利益的分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分配关系是通过货币和货币流通来实现的、物价的上涨,货币价值的下降,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实际收入,造成利益的再分配。在...  相似文献   

13.
市场收入分配机制是市场经济收入的基本配置方式。市场收入分配机制的目标确立和运用,使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革。这种变革的集中表现是:效率的提高和风险的增多。一、市场收入分配机制的效率市场收入分配机制是有效率的机制,它通过收入分配变化与收入差异,直接刺激分配主体的经济行为,促进主体竞争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分配主体的多元化。市场收入分配机制引起了分配主体的多元化,特别是企业、单位分配主体形成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在再分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国家成为宏观层面最终分配…  相似文献   

14.
丛中笑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5(1):325-326
一、涉税犯罪客体的诸说述评1.涉税犯罪客体的诸说概述理论上对涉税犯罪侵害的客体的争论,概括起来存在以下三种基本学说:(1)“税收分配关系说”。该说主张,涉税犯罪是对国家税收分配关系的侵害。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是国家在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税收征纳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在它的背后隐藏的是国家税收分配关系。所以,涉税犯罪归根到底侵害的是国家的税收分配关系。[1]149(2)“税收收入说”。该说实际上是将涉税犯罪的客体界定为复杂客体,即国家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以及国家税收收入,其中税收征管制度…  相似文献   

15.
国家分配论就是国家财政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明确一个问题:我国财政主流学说——国家分配论就是关于国家财政的理论或学说,国家分配论亦即国家财政论。之所以可以这么说,是由于国家分配论对于“国家财政”这一范畴的全面把握和深刻分析,以及国家分配论对于财政本质、财政基本属性的独特论断所决定的。同时,本文还对公共财政论与国家分配论(或国家财政论)的关系进行探讨,指出:公共财政也是以政府(国家)为主体的一种分配关系,公共财政论的本质观也是国家分配论,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既有区别又统一。国家分配论是发展的财政理论。当前我国财政理论要在坚持国家分配论的基础上,对各种财政理论,尤其是以公共财政理论为核心的西方财政理论进行整合和发展,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的分配关系与劳动价值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中的分配,包括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是以经济当事人向市场提供商品为前提,通过商品的市场交换价格所实现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由于商品的市场交换价值决定于商品的价值,因此,价值规律同样是支配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的基础规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于揭示我国现实市场经济的分配关系,仍然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7.
油田“农工商经济”是在“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矿区建设方针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它与主体行业(油气勘探开发)之间及其内部各种分配关系除具有共性外,更有其特殊意义。所以,如何找到一种适应油田及农工商系统特点的分配方式,就成为十分必要研究的问题。 一、油田农工商系统与主体行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8.
审视人类历史,由于资源、财富等的配置方式不同而出现了以分配关系为主导的社会和以交换关系为主导的社会。分配关系的形成是与物质资料的匮乏和集权与权威的至上性联系在一起的。以分配关系为主导的社会是一个一体性的社会,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因素都可以成为分配的对象。当然,在这一社会中,也存在着交换活动和交换关系,但它只是作为分配关系的补充形式存在的。交换关系之所以能够取代分配关系而成为社会的主导性关系,是由于社会存在着对“自然秩序”的要求,交换主体有着独立、平等和自由的愿望,以及经济活动希望提高效率。以交换为主导的社会是一个二重化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非交换因素,这些非交换因素是交换关系健康的守护神,如果这些非交换因素被交换行为所俘获,就会导致政治的堕落和道德的沦丧。所以,要防止非交换因素成为交换对象,而最佳防线就是:“公共的是非交换的。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中,分配理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在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分配关系时,也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分配其中包括财政分配原理,对于税收、预算等财政问题的大量论述,是我们今天制定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如何根据马克思主义财政分配的基本原理,寻求国家同企业分配形式的正确途径,充分发挥分配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20.
论市场经济的按“资”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资分配,是市场经济中必然产生的一种分配方式。市场经济中的按资分配是如何进行和实现的?这是需要从市场经济活动和市场经济关系本身去探讨和说明的问题。从理论上探明了这一问题,将有助于我们自觉地认识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这一分配关系。一、市场经济的按“资”分配是通过市场机制所进行的分配我们说的按“资”分配,是市场经济的按资分配,因此它必然是由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所决定和产生的一种分配方式。要研究这种分配方式,需要首先考察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市场经济以各个独立自主的经济利益主体的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