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贫穷的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一个社会由多种文化群体所构成,它便是一个文化多元社会。通常认为,公正合理的社会往往会成为文化多元社会。这种观点认为,人类有权利生存在孕育了自身的文化之中,甚至于接受他所选择的任何文化。并且人们广泛认为,文  相似文献   

2.
个体--群体价值取向是一个主要的文化价值观维度,本研究根据个体-群体取向与水平-垂直取向两个维度,把个体-群体价值取向分为四类,探讨了四类价值取向与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员工的群体取向高于个体取向,水平群体取向的平均分数最高;四类个体-群体价值取向对工作业绩有不同的影响;对员工的业绩及组织的业绩最有利的价值取向是垂直群体取向, 水平群体取向与任务绩效具有反向关系。本研究结果对企业的人员选拔、员工价值观的引导及组织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个体--群体价值观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群体价值取向是一个主要的文化价值观维度,本研究根据个体—群体取向与水平—垂直取向两个维度,把个体—群体价值取向分为四类,探讨了四类价值取向与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员工的群体取向高于个体取向,水平群体取向的平均分数最高;四类个体—群体价值取向对工作业绩有不同的影响;对员工的业绩及组织的业绩最有利的价值取向是垂直群体取向,水平群体取向与任务绩效具有反向关系。本研究结果对企业的人员选拔、员工价值观的引导及组织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秦兼并巴时对巴的氏族的君长征收赋税的税额推算出了巴的氏族的纳税人口,又由这以后减免氏族赋税的条款推导出的氏族中还存在五个与群婚相适应的群体家庭①.巴的氏族中的五个群体家庭与姜寨聚落遗存中的五个房屋群落的一致,揭示了他们的社会组织结构都由对偶同居的夫妻组合构成的群体所组成,是由群婚向一夫一妻制家庭过渡的中间形式.以261个纳税人口为框架所设计的三个表,说明了群体家庭人口的蕃衍变化,以及氏族内人员的流动,揭示了这一时期所特有的氏族内五个群体间人员的自行运转与相互调节的机制,也表明了巴的氏族内五个群体家庭的推测有其真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群体文化和谐是指不同群体文化相互包容、协调运作、动态平衡、具有生机与有机统一。韦伯的群体文化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创立群体划分理论,研析群体文化关系的现实状态,奠定群体文化和谐研究的前提;开展文化现象研究,关照群体文化的研究视域,促进群体文化和谐问题的理论把握;展望现代性发展,预测群体文化的未来态势,显示群体文化和谐发展的逻辑必要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鉴于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不断出现一些流行文化现象,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于2002年组织开展“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与对策研究”的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1)试图捕捉、透视近年来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的态势,把握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7.
日本文化属于东方文化范畴,日本文化的构成是个很复杂的现象,总体上是群体文化,而日本文化的群体特征有别于东方文化圈中的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日本群体文化,即群体的地位与原则;个体的地位与作用;协调与竞争相统一。  相似文献   

8.
日本文化属于东方文化范畴 ,日本文化的构成是个很复杂的现象 ,总体上是群体文化 ,而日本文化的群体特征有别于东方文化圈中的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日本群体文化 ,即群体的地位与原则 ;个体的地位与作用 ;协调与竞争相统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关于名牌现象的研究涌现出了不少卓有新意的成果,然而,分别从经济和文化两个不同的角度,且立足于一个城市全方位名牌创建实践的研究仍不多见。由中共青岛市委党校于忠珍、盛永安两位教授所著、红旗出版社出版的《名牌战略与两个文明建设——青岛名牌现象研究》可以说是在这一领域新添的一项颇有力度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村落文化”是一个新概念。 村落,也就是村庄、村坞、村塞,概指乡人聚居之处;或曰,人类群体生活居住的一种社会区域单位。村落的出现,大抵是人类由狩猎生活走向原始农耕和牧业革命所产生的一种定居形式。村落的出现标志着耕犁文化的发展。在原始的村落中,一般都是以血缘群体为基础的。血缘关系、农耕生活、宗法组织及礼俗文化,是原始村落的主要特征。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主要是以“村落”形式延续下来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学学科的发展,文化概念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主线是文化从自足的、平衡的实体概念变成了动态的、无边界的过程概念。于是,文化在被引入组织研究之后,伴随着现代社会组织本身的变迁和对组织认识的递增,激发了不同的研究旨趣和侧重,基本上可归结为两种视角,即文化作为变量和文化作为根隐喻。文化作为独立变量或属性的视角进入组织研究,催生了组织文化研究;将文化作为根隐喻的观点,则提供了认识组织构拟与转换的新角度。近十余年来,中国人类学家一方面扩大了对多类型组织的田野剖析,探讨多样性文化根隐喻之含义,另一方面也探讨了学院派文化诠释的可能的应用性意义与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2.
大学的最深刻本质是文化:大学是一个教育组织,更是一个文化组织;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以文化人";大学是社会文化中心,是社会理性文化的策源地;大学又是一种"文化人共同体",即文化精英的组织。大学最本质的属性是文化;同时它又必然具有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  相似文献   

13.
以往人们对一般音乐学的认识,即所谓的文化背景,就是先收集音乐演出的内容、形式,再附带解说一下创作的宗教的、政治的或经济的目的……这种错误的做法,乃是由于不了解这类“文化背景”对音乐现象有着某种“文化支点”的作用””卜越。结合梅州客家“香花”仪式音乐具体的研究实例,根据其文化局内人持有的灵魂观以及客家僧人执行仪式的“体”的整套音乐行为的具体表现,以“灵魂体”作为文化支点贯穿全文。同时,根据对梅州客家“香花”仪式“灵魂”与“体”的关系的论述,并通过对“实在”、“心灵”等深层面问题的探讨,提出全新的仪式音乐研究理论架构:以“心灵”为支点的“灵魂一体一组织”的正、反向运作模式,将隐藏在其文化局内人心灵世界的内在文化地图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性的诉求引发了三次文化高潮,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于外源性文化危机,是以少数知识精英为主体的一场文化革命;80年代"文化热"源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而近年来的"国学热"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分子与普通大众的共同选择。从新文化运动到"文化热",再到"国学热",三种文化现象显示了在文化转型过程中文化主体正从少数知识精英扩展到普通大众,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断整合过程中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岷江上游历史文化资源非常富集,其代表性历史文化资源要而言之有五:大禹文化、蜀源文化、江源文化、羌族文化以及其他文化。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这一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相对滞后,尚未形成有影响的文化旅游品牌。应该充分整合资源,加快岷江上游文化旅游发展,尽快形成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旅游品牌。基本思路是:尽早拟定区域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抓好基础研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文化旅游服务环境;精心设计特色文化旅游带,尽快形成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旅游品牌;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和形式,多渠道拓展岷江上游文化旅游空间;分层培育文化旅游消费市场和群体,夯实岷江上游文化旅游社会基础;集中组织和营销;打造大型岷江上游文化旅游集团。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诗词可视为现代文化转型进程的侧面展示。毛泽东诗词创作体现了现代文化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因素的扩展和下移趋势以及现代文化所追求的展示自我、倡导革新的文化理念,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化转型进程中所存在的文化割裂和发展不均衡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在视觉文化的影响和网络传播的推动下,网络表情符号作为网络世界独具特色的视觉文化现象之一,是考察青少年网络文化的重要文本和视点.青少年作为全球化影像最主要的消费族群,创造并倡导了网络表情符号的流行,并迅速成为他们创造和构建新的生活方式、文化态度、价值观念的新途径.他们通过网络表情符号重新构建属于他们的身份与认同,并以此进行诠释与解读.网络表情符号在青少年族群中的流行和传播,深刻反映出文化变迁、社会区分和社会整合等多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8.
试论经济文化与经济文化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文化与经济文化力是当今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文章阐述了“经济文化”的内涵及其显著特征,并进而揭示了“经济文化力”新概念的内涵,认为经济文化力是由经济力与文化力整合同构而产生的合力。文章还分别界定了经济力与文化力概念,详析了文化力的内在结构。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更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其在旅游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多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明显存在人为性与泛化性,造成了旅游文化研究的混乱局面,极大地阻碍了旅游学术研究的进步。鉴于此,亟待对旅游文化概念进行清晰的思辨。在总结分析前人对旅游、文化、文化学、文化资源、旅游文化资源、旅游文化产品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认为旅游文化的概念应以旅游活动本身为主体来界定,因此,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一切文化现象和关系都可称之为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20.
地名是复杂的社会现象,不但历史悠久、数量庞大,而且与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壮语地名是用壮族人的思维方式命名、体现壮族文化内涵的地名。从壮语地名命名的分类上,可以窥见壮族地名命名的特点及文化内涵,揭示出壮族文化的原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